⽂⾔⽂积累:《晋书·王彪之传》
阅读下⾯⽂⾔⽂,完成下⾯⼩题。
王彪之字叔武。年⼆⼗,须鬓皓⽩。从伯导谓⽈:“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位之多少既不⾜计,⾃当任之于时,⾄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尚书左丞、廷尉。时众官渐多,⽽迁徙每速,彪之上议⽈: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谓雍容廊庙,标的⽽已。固将莅任赞时,职思其忧也。得贤之道,在于莅任。莅任之道,在于能久。久于其道,天下化成。是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不收⼀切之功,不采速成之誉。故勋格⾠极,道融四海,风流遐邈,声冠百代。凡庸之族众,贤能之才寡,才寡于世⽽官多于朝,焉得不贤鄙共贯,清浊同官。官众则阙多,阙多则迁速,前后去来,更相代补,⾮为故然,理固然⽿。所以职事未修,朝风未澄者也。职事之修,在于省官。朝风之澄,在于并职。官省则选清⽽得久,职并则吏简⽽俗静。选清则胜⼈久于其事,事久则中才犹⾜有成。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家有时疾,染易三⼈以上者,⾝虽⽆病,百⽇不得⼊宫。⾄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彪之⼜⾔疾疫之年家⽆不染若以之不复⼊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复转尚书仆射。时豫州刺史谢奕卒,简⽂遽使彪之举可以代奕者。对⽈“当今时贤,备简⾼监”简⽂⽈“⼈有举桓云者,君谓如何”彪之⽈“云不必⾮才,然温居上流,割天下之半。其弟复处西藩,兵权尽出⼀门,亦⾮深根固蒂之宜也。⼈才⾮可豫量,但当令不与殿下作异者⽿。”简⽂颔
⽈:“君⾔是也”后以彪之为会稽内史。居郡⼋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寻迁尚书令,与安共掌朝政。上疏乞骸⾻,诏不许。太元⼆年卒,年七⼗三。
(节选⾃《晋书·王彪之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彪之⼜⾔/疾疫之年/家⽆不染/若以之/不复⼊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
B. 彪之/⼜⾔疾疫之年/家⽆不染/若以之/不复⼊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
C. 彪之⼜⾔/疾疫之年/家⽆不染/若以之不复⼊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
D. 彪之⼜⾔/疾疫之年/家⽆不染/若以之不复⼊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
11. 下列对⽂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邈A. 黜陟,黜:降职或罢免;陟:晋升、进⽤。指⼈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 ⾠极,北⽃,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古以此星为最尊贵的星,⽐喻地位⾮常尊贵。
C. 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指裁减冗官,以提⾼⾂⼯作效率。
D. 豪右,指具有杰出才能的⼈。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12. 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王彪之为⼈刚正不阿,不计较职位的⾼低,不以超格提拔为愿望,他坚持在合宜的时世任职。
B. 王彪之认为选拔贤才为当务之急,他建议对官员进⾏考绩,裁减冗官,完善授官制度,澄清朝廷风⽓。
C. 王彪之屡作建⾔,意见中肯。在瘟疫之年,建议朝⾂家中有三⼈以上染病后,即使本⼈⽆病,也要百⽇告假在家,不⼊殿上朝。
D. 王彪之未举荐桓云,并⾮其⽆才,只因考虑到兵权尽为⼀门所掌,不利于巩固朝廷的政权。
13. 把⽂中画横线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谓雍容廊庙,标的⽽已。
(2)⼈才⾮可豫量,但当令不与殿下作异者⽿。
(2)⼈才⾮可豫量,但当令不与殿下作异者⽿。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为政之道,以选拔贤才为当务之急,不要认为满朝仪态温⽂的百官,仅仅是个标志⽽已。
(2)⼈的才能不可预先衡量,只是应当选拔不与殿下作对的⼈罢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意,然后利⽤句中的⼈名、地名、官职名、⽂⾔虚词、句⼦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断句类型的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求对全⽂的内容有个⼤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的主语为“彪之”,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
“以之”的“之”是“不复⼊宫”的原因,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
“空”修饰“王者宫省”,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句意:王彪之⼜进⾔道:“瘟疫之年,没有哪⼀家不传染。如果因此就不⼊宫,那恐怕连近侍也⽆⼈充当,皇宫将会空⽆⼀⼈了。”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进谏。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化知识的能⼒。此类试题解答时,⽂化常识包括古代⽂化中天⽂、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具有杰出才能的⼈”错误,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户。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章内容的能⼒。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读全读准。对题⼲中的所有要求要⼀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项,“建议朝⾂家中有三⼈以上染病后,即使本⼈⽆病,也要百⽇告假在家,不⼊殿上朝”错误。结合“旧制,朝⾂家有时疾,染易三⼈以上者,⾝虽⽆病,百⽇不得⼊宫……朝廷从之”分析,这是按照旧例的观点,不是王彪之的观点。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出专有名词,即⼈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翻译,⼀般为直译。⽂⾔⽂的翻译,最基本的⽅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以……为”,把……作为;“急”,当务之急;“雍容廊庙”,满朝仪态温⽂的百官;“⽽已”,罢了。(2)“⼈才”,⼈的才能(古今异义词);“豫”,预先;“量”,衡量;“作异”,作对的;“⽿”,兼词,相当于“⽽已”,译作“罢了”。
参考译⽂:
王彪之,字叔武。⼆⼗岁时,胡须鬓⾓都⽩了。堂伯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命你为尚书郎,你有幸可以担任诸王公的辅官朝官了!”王彪之说:“职位的⾼低本来就不值得计较,只要是在合宜的时世任职。
⾄于超格提拔,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为郎。多次升迁后任尚书左丞、廷尉。其时朝廷官员⽇渐众多,⽽且迁职频繁,王彪之上疏议论道:为政之道,以选拔贤才为当务之急,不要认为满朝仪态温⽂的百官,仅仅是个标志⽽已,百官任职要有助于时务,要尽职尽责,忧虑天下。选拔贤才,在于看他到官任事;为官任职,要能长久;百官长久尽职尽责,天下⾃会教化成功。因此三年⼀次考绩,三次考绩才予以升降,不希望⼀下⼦就有收获,不指望短期内建⽴声誉。因此⼤贤之才将会功齐北⽃,道通四海,风范流播远近,声名传颂千古。平庸之辈多,贤能之⼠少,天下贤才少⽽朝廷官多,岂能不使贤愚混杂,清浊同流!官员多则失职的也多,失职多则官吏迁职也快,前去后来,互相交换替补,并⾮故意要这样做,⽽是这样做顺理成章罢了。这是授官制度不完善,朝廷风⽓不清明的原因。完善授官制度,在于减少官员;澄清朝廷风⽓,在于合并职务。官员减少便于公正地选拔⼈才,⽽且能长久任职,职务合并可以使⼈事简易且风俗清静;公正地选拔⼈才可以使贤能之⼠长期在职位上尽⼼尽⼒,能长期在职分上尽⼼尽⼒,即使中等才⼲者也可有所成就。永和末年(356),多发传染病。按旧例,朝中⼤⾂之家有传染病,家中传染三⼈以上的,即使⾃⾝⽆病,百⽇内也不得进宫。此时,⽂武百官多称家有时疾⽽不⼊朝理事。王彪之⼜进⾔道:“瘟疫之年,没有哪⼀家不传染。如果因此就不⼊宫,那恐怕连近侍也⽆⼈充当,皇宫将会空⽆⼀⼈了。”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进谏。王彪之⼜改任尚书仆射。其时豫州刺史谢奕去世,简⽂帝就让王彪之举荐可以代替谢奕的⼈。王彪之回答说:“当今贤才,都被有鉴赏⼒的⼈选拔完了。”简⽂帝说:“有⼈举荐桓云,您以为如何?”王彪之说:“桓云未必⽆才,但桓温据守长江的上流,占有天下的⼀半,其弟⼜去镇守西藩,兵权尽为⼀门所掌,这绝不是巩固朝廷的办法。⼈的才能不可预先衡量,只是应当选拔不与殿下作对的⼈罢了。”简⽂帝
说:“您说得对。”后来朝廷以王彪之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任散骑常侍。居会稽郡⼋年,豪强不法之徒纷纷敛迹,逃亡⼈丁回归的有三万余⼝。不久王彪之升迁尚书令,与谢安共掌朝政。王彪之以年⽼为由,上疏请求退职,诏令不许。太元⼆年去世,享年七⼗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