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感悟【四篇】
【篇一】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感悟
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liyugang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
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
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古老训条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坚守;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民族信仰的顶礼恪守、不悔的虔诚;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华夏文明不变的崇敬永远的守护。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传承中华魂,如沧海巫山。岁月如流,沉积万千后成不为浮华所动的傲岸。中华民族不倒,中华魂还在,将中华民族的旗帜树立于民族之林,在风雨中坚挺,于磨难中生长,成一棵巍然耸立永远不倒的柏松。【篇二】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感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际之间,圆月清辉漫下,洒落人间。四周繁星点点,恰似一家欢颜。美好的祝福,圆满的家庭,一代代传承着中秋的传统。而现在的你呢?
中秋之季,人月两圆,却也出现着不同的声音,或埋怨月饼的油腻,或埋怨回家的苦恼,更有人为节日的形式抱怨……可当你抱怨的同时可曾想过为何要过节,月圆为哪般?
月圆为哪般?千里之外,一种相思两处愁,是否想到了父母盼儿归的殷切的眼神?是否想到了父母知儿归时喜悦的笑颜。儿行千里母担忧,只一次,一次的相聚便可告慰浓重的忧思。月儿圆圆心儿暖暖,你说月圆为哪般?只为人月两相圆,只为将千里之遥的两颗心拉近,只为拂去父母念儿时的泪痕,只为看到父母见儿时的一抹微笑。
月圆为哪般?有人说是为独享一日悠闲,有人说是为大吃大喝,有人说是为公园玩个痛快……当你怡然自乐大快朵颐时,你可知父母对你的思念?时近中秋,有人却埋怨:“有什么过头?月饼腻死人。”当高档奢华的月饼在手时,你可知它满载了至亲对你无私的爱恋和祈愿。佳节代相传,真爱在心间。简单中秋,小小月饼,它不仅承载着无尽的爱,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敬爱长辈关心幼小安享天伦之乐的机会。所以,当月儿圆时请君千万不要忘了,为何“圆”!
中秋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它寄寓了古人朴素美好祝愿,而月饼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寓示丰收与亲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作为炎黄子孙的21世纪的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它是一种责任,是承传中华文化的使命赋予我们过中秋的责任。所以不要埋怨,不要曲解,挺直脊梁,伸出臂膀,承担起这份祖先交托给后人的责任。月儿圆为哪般?为纪念先人,为传承智慧,为美好的心愿。
中秋夜,月儿圆,清风徐来,观庭院落叶飞舞。长者闲卧摇椅,手捧香茗细品,笑视儿孙绕膝分食月饼,好不热闹的中秋月圆图。清辉漫下,人长久,共欢笑,千里共婵娟。
思念寄明月,愿君同畅饮,思愁倾无余,四海一家亲。
月儿圆,为哪般?只为人心圆家国圆!【篇三】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感悟
又一个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可是看起来大家并不怎么热情。吃月饼,赏圆月的传统节目已经上演了几千年,这一成不变的模式总会让人觉得单调,免不了生审美疲劳感,心理上不麻木冷漠才怪呢。
细想来怨不得国人啊。佳肴连吃三天也会厌,更何况这年复一年的重复呢。虽然不断有知名人士愤声疾呼“救救文化!”“传统文化不可流失!”可大家对于当下的节日文化连表面上的乐趣都不曾到,又何谈体会其深刻的呢?更不用说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就这样在这股冷漠大潮中渐趋凋零,我们该如何挽救它?
都说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途径,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挽救之道也在于此。唯有让中秋开出“新花”,让传统文化富有新意,才能重新焕发其魅力和生机,从而让更多国人有兴趣和热情来完成这种传承。
不要把这种创新想的太难,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实践。前几年流行乐坛上不就刮起
了一阵“中国风”么?先是陶喆把《苏三起解》这段传统曲目的元素成功地融入新歌之中,让黄梅戏在年轻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而后又有周杰伦的一首曲词清新优美的《青花瓷》,让喜欢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开始对历史久远的唐“风”宋“雨”着迷。一曲Tank的《三国恋》未终,李玉刚的《贵妃醉酒》又新
鲜出炉,经典文化成为流行歌曲和影视创作以及各类专题栏目中不可忽视的题材,被演绎得活灵活现,耳熟能详,深深地烙在80、90后的心里。
相比于乐坛上的中国风,影响更大的便是百家讲坛及孔子学院,这位影响中国五千年的圣哲终于从尘封的古籍中鲜活地走出来,用一种新颖的谈话和学院方式直观而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历诙谐幽默且具有大智慧的小老头终于揭下了那张固定在画像上的苦瓜脸,以亲切可爱的形象驻足国人的生活。不但如此,通过“大家”生动地解读和学院地不断扩办,孔子还跨出了国门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智者,如此,儒家文化还何愁不发扬光大?
近来,听说“百味书屋”举行了传统节日标识的征集活动,这着实要好好的赞一个。乐坛中国风仍是经久不衰,孔子更是快完成环球旅游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自然也不能落后。中秋、端午、七夕、春节等也要开出“新花”,这虽然仅是小小标识的征求,却是大大新意的首倡。像海尔、联想一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具有品牌意识,从而在不断探索和追求中提升文化品位,让古老文明在继承和发扬中伴我们同行,千年万代永不磨灭。
所以,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集中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时,不妨静下心来对我们传承方式和手段多加审视。如果我们能够多加创新,翻出新意,我相信传统文化的新花,定能开满神州大地。
中秋终会开出“新花”,我们期待着。【篇四】即将到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