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自查报告
根据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紧缺的情况,于20XX 年向广东省教育厅呈报拟新增设“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更名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按照省厅下发的“20XX年高职院校新增、新办专业自查报告基本要求”,我院在专业需求、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专业招生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建设与教学条件基本情况、课程建设基本情况、教学管理基本情况、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岗位人才需求
在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及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节能化和多样化管理等最新建筑智能化高科技成果在各种大型建筑、大型商场、会展中心、高档宾馆、智能小区的广泛应用,建筑智能化技术不断向系统集成化、功能多元化以及管理综合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过程涉及的环节很多,岗位很多,它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还有灵活性都很强,该领域技术高、工艺精、难度大,不是一般的普通工人能完成的,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要懂得相应的法律法规、工程规范和技术要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未来的服务领域主要是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监控、运行维护、楼宇智能化工程设计、管理、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去向主要是建筑智能化工程公司,从事楼控、综合布线、闭路电
视监控等弱电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等工作;智能建筑检测公司,从事弱电系统的检测及咨询工作;消防施工或消防检测公司,从事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检测及咨询工作;建筑智能化产品销售公司的技术代表或办公室高级职员,从事建筑智能化产品的硬件、软件销售、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工作;建筑机电设备公司,从事电梯或空调设备的安装及维修,建筑机电设备的技术标准推广、实施、检查、电梯消防供配电设备等的年度安全检查工作,建筑机电设备产品推介、市场开拓与产品售后服务或国内外厂家销售公司的技术代表等;物业管理公司,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和建筑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物业管理等工作。
二、明确专业定位,做好专业建设规划
1.专业定位
我院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目标明确,从20XX年开始对建筑智能专业的进行详细的调研工作,经过对行业和区域人才需求的深入调研以及专家的充分论证,认为建筑智能化是近年来我国建筑中发展较快的技术领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方案,加大了教学基础设施和软硬件投入和建设力度。目前,这类专业的人才极其匮乏,基本上由电气、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人员充当,急需大量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设置不仅符合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定位方向,更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要,结合我院20XX年至20XX年发展规划纲要,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智能建筑和家居智能控制的发展需要,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智能工程制图、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通讯技术、工程施工与管理、自控设备和智能产品的安装与维护等知识,能从事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建筑自控设备和智能产品的生产、安装与维护;建筑智能系统的集成与规划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可行,措施得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院的条件,计划五年内建设一个在省内同类院校中领先、具有明显特和示范作用的专业。按照“以质取胜,稳步发展”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跟踪珠三角地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的动态变化,把握智能建筑设计、实施与管理岗位的关键职业能力,构建岗位职业能力体系,建立专业模块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行工学结合,培养高度对接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体目标与实施时间如下: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1)知识结构:掌握智能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电力电子、电气自动化和必需的程序设计与开发、通信网络技术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具有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智能系统的综合布线与集成、建筑智能设备和智能产品的安装与维护、电梯自动控制技术、安全与消防技术,工程概预算编制和建筑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专业能力:具有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建筑自控设备和智能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能力;具有将暖通、给排水、供配电和安防等系统进行集成控制的能力;具有电梯安装与调控、电梯电路的故障分析和检修的基本能力;具备自动控制、系统集成、通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具备家居智能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和应用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智能系统管理和物业管理的能力。
(3)素质结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懂法守法,诚恳务实,行为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敬业、合作和创新精神,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企业文化知识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在工作中懂得一定的社交与合作,能适应各种环境。
三、正确定位,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科学合理,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定位,符合专业基本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能力、知识、素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质结构表述清楚,就业岗位与相关证书具体明了。教学总学时中理论课程学时和实践教学学分分配均衡,理论课程比例为50.2%,实践课程比例为49.8%,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约为1:1。在课程的设置上根据市场需要求和参考涉足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等专业,设置了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建筑智能设备安装与维护》、《智能系统集成控制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PLC控制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电梯自动控制技术》、《家居智能机器人技术》、《通信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和《物业管理》等课程。重点让学生掌握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智能工程制图、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通讯技术、工程施工与管理、自控设备和智能产品的安装与维护等知识。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或设计三个大环节。实践在校内和企业进行,校内实习主要让学生掌握电子电工实训操作,自动控制,综合布线,智能系统集成等技能。企业实习,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通过让学生到企业一线工作或参与企业项目工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学校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制定了一些的教学文件,使得专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招生情况与今后招生计划
我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设置,适应珠三角地区智能建筑行业的现实和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早在20XX年,以楼宇智能化方向的通信工程专业中已经招生在读学生XX人,于20XX年计划作为独立专业开始招生,第一年在读人数为XX人,第二年已上升至XX人,现在校生XX人左右,规模与珠三角地区智能建筑行业发展要求相匹配。
五、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专业教师XX名,外聘专业教师XX名。在学历结构上,3人具有硕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为XX%;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为50%;在职称结构上,具有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技师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2%。外聘教师由具有中级职称,来自企业的行业专家担任。校内有实训指导教学人员3人,均达到本科学历,并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按照2017年专业招生计划和2017年的教师招聘计划,师生比满足教育部要求。
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我院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利用假期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选派2~3名教师到企业锻炼。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互派访问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重视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校际、厂校交流,引进和实践先进教育理念。争取未来几年将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更高的教师队伍。
五、教学建设与教学条件
1.图书资料与教室情况
学院图书馆现有图书和电子图书藏量为XX多万册,期刊近XX种,专业纸质图书XXX多册,可以较好地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参考图书,同时由于人数的增加,将尽快投入专项资金,购买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图书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我院有多媒体教室XX间。每个专业班级都配备有一个固定的多媒体教室,教室充足,完全能满足教学场所需求。
2.校内外实训基地情况
到20XX年3月,已建设电工基础实训室、中级维修电工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实训室、通讯实训室等,校外实习基地数达到6个。按照“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的原则,从培养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一个体现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019年计划按建筑智能化技术大类及功能设置实训室,扩充完善与相关专业可通用的实训室,增建筑电气控制实训室、中央空调、安防监控、恒压给排水实验实训室。为进一步能满足该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今后还需建立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等实验室。
在重视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除了较具规模的XX市中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一校外实习基地之外,再建设2-3个更具实力的校外实习基地并设置和建设建筑智能化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为教师科研创新创造条件,为本行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积极推动与相关企业建立校企一体化办学体制,建立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深层次地开展实际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教学基地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