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智能建筑技术能够将多种类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与建筑施工有机融合,并合理配置施工建设方案、优化工程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在现代建筑工程要求不断提高的环境下,智能建筑技术逐渐成为优化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楼宇工程建设上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日益增强。智能化楼宇是以各种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系统的集成,它促进了建筑电子信息技术、工业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自动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
1建筑智能化工程概述
建筑智能化工程以建筑物为平台,提供信息化、通信化以及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基础结构、系统功能、服务、管理等为一体的集成体,实现建筑物的安全、高效、快捷以及节能运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开始,建筑智能化悄然在国内兴起,最早是深圳,后逐渐推广至北上广等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发展特点主要可归纳如下。(1)发展迅速,技术水平持续提高。(2)产品多样化,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3)专业水平较为落后。目前,各地在建筑智能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从建筑类型来看公共建筑在智能化工程中占比较大,住宅类建筑相对较小,未来还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建筑智能化工程与一般机电、消防工程相比,由于其属于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因此技术含量更高,具有实践性、复杂性强以及风险性大的特点,涉及专业十分广泛,如:建筑智能化系统分部工程主要有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以及电源与接地等,任一分部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均会导致整个系统存在质量隐患;同时,智能化工程作业过程中面临着施工工序交接、各个施工单位协调等问题,给施工与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点。
2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接地装置的施工
接地装置应铺设在地面以上50cm以下,人工接地体应设置在距建筑物出入口3m以上。若小于3m,应保证局部埋深大于1m或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在0.5m以上,这主要由基础实际高度、预埋设备高度等诸多因素决定。一般筏板或箱形基础和条形基础在基础底部设肋,不同类型的桩基一般设盖梁或基础拉梁,均符合基础接地体装置的配置要求。
2.2建立工作模型
本文所建立的工作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价值工程理论,具体工作体系建立过程如下。结合价值工程理论、代换公式应用、编制方案、收集成本数据,求出成本系数。依据业主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提出的建设意见,生成质量图谱。将成本数据作为确定成本系数C和施工实际成本的参照,计算出质量比重因子。比较各因素,将重要因素和非重要因素分别赋值1和0,将所有数值相加。为避免出现总和为0的情况,在原有得分基础上增加1分,保证修正值为正。计算质量影响因素系数Q,分析各质量修正值和不同因素占比情况求出价值系数,并分析各因素价值系数,选定最佳方案。
2.3物联网技术
(1)技术特点。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创新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搭建互联网络的方式,建立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物联网技术在我国近年来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推动我国重点行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现代建筑工程的角度出发,传统智能建筑依靠传感器实现信息采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建筑当中,能够通过对数据的传输和计算处理,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发展目标。(2)技术的应用原理和优势。物联网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较为简单,在感知层通过RFID、GPS以及条形码技术采集数据,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协同处理。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网络层后,由互联网、专用网、移动通信网以及无线网络等实现数据信息的网络接入、传输、定位和转化。在应用层,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海量存储和数据管理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也可以将智能建筑中的数据信息应用到城市管理、智能交通、智能家居以及环境监测等工作中,进而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物联网的技术优势。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为了保证智能建筑中的各项数据能够及时传输,需要以维持物联网节点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稳定为前提。物联网节点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需求,需要借助一套完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加以实现。在此要求下,需要考虑物联网节点向云平台通信的数据包设计方式,使数据包的设计能够符合数据传递和通信的要求。
2.4在配电设备中的应用
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工程电气应用设计中有效控制和解决各类电气问题,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气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风险,有效保障电能资源的供给,节约能源。例如,在变电所建设过程中,应通过电气监测手段对变电所的工作情况实施24h监视,以保证变电所的安全工作,保证变电所的工作质量。所以,可对变电所的设备加以更新,进行变电所设备的全计算机化,并能使用光纤通信线路,全面提高用电安全系数,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往往依赖于高灵敏度的电子监测设备,将这种装置设置于工程系统中,以保证配电装置的安全工作,使之满足工作标准。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晶闸管和直流调压功能,可随时监测电线的安全承载能力,为楼宇内电气设备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依据。
2.5运用BIM技术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是智能化、数字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技术,借助于BIM技术可以搭建数字化模型,使项目设计、模拟以及优化活动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直到方案完全成熟,是项目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关于BIM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基于BIM技术实
现虚拟建造,比如,在机电设计、结构设计、模架设计以及场地布置方面,可以基于BIM技术实现虚拟建造,以优化专项技术方案;在施工组织策划方面,可以基于BIM技术实现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布置以及资源调配的整合管理。2)基于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图和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比如,施工平面图、机电安装、模板脚手架搭建、幕墙施工以及预制构件设计等。这些工作往往复杂程度较高,利用BIM技术可以为设计活动提供精准的数据资料,有助于规避设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3)基于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利用BIM技术搭建的虚拟模型包含项目相关数据信息,在施工环节,将虚拟模型中的数据信息与施工现场进度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进行关联,可以为管理活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比如,在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关键施工节点的三维模拟与可视化技术交底,这种直观的方式更具表达力,便于施工作业人员学习掌握,无疑间接地性保障了施工质量。在施工完成后,也可以采集成品数据信息,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进行实测、实量,能够有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现质量缺陷能够及时处置。
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绿、节能、环保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主题。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环保、节能减排也是重点,因此,如何实现建筑和自然紧密融合、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均得到了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厦门建发国际大厦为例,探究了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点,并结合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关键要点提出了助力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充分发挥智能化建筑优势的建议,以期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日钊,马一琛,刘民.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管控策略[J].智能城市,2021(24):88-89.
[2]张志得,冷自洋,苏亚辉.建筑施工智能化监测预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21(02):88-9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