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经济学缩写
1、CPI(英文全称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CPI的计算公式是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2006年我国某个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7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我国2007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2006年为基期)=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 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 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我国CPI增长率从07年5月开始一直高于3%,一直到08年2月创高峰8.7%(有不少人认为雪灾与春节等因素是导致2月份CPI继续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下,今年下半年CPI增长率逐步降低,11月为2.4%,
也就是表示,生活成本比之前前平均上升2.4%。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2、PPI(英文全称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者物价指数
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上涨反映了生产者价格的提高,相应地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的增加必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CPI的上涨。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潜在性指标。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
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
3、GDP(英文全称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该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生产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其核算结果相同。
第一、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一国国内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劳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全部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其计算公
式为: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都是按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分组统计和计算的。物质生产部门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和
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是指上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以外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因此,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中间投入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货物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消耗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各种货物和劳务。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货物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反映了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和营业盈余四个项目。
第二、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活动创造并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进行初次分配的收入总和。其计算公式为: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补偿生产活动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包括基本折旧基金和大修理基金,性质上属于转移价值。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货币性收入、实物性收入和劳动者个人的社会福利费用,系劳动者提供有效劳动的收入。生产税净值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支付给常住单位的生产补贴相
抵后的余额。营业盈余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益。
第三、按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与净出口之和。其计算公式为:GDP=总消费+总投资
+出口-进口
总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个人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对货物和劳务的最终消费支出的总和,包括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组成部分。总投资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和流动资产库存增加额的总称,固定资产的投资等于固定资产净投资加折旧。净出口是指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出口是指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总值;进口是指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和无偿得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总值。
4、GNP(英文全称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货币价值总和。常住居民包括:①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居民;②暂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③常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居民。其他类型居民在国外或国内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则不计入本国的GNP 中。
GNP= GDP+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居民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动的收入,减去外国居民投在本国的资
本和劳动的收入,包括投资收入、为国外提供劳务所得到的收入以及租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后者则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前者是一个收入概念,后者是一个生产概念。也即,GNP是一国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GDP则是一国境内的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总产出量。例如,中国GDP的一部分是由美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
11月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