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思飞扬起来
作文在高考中可以说是占得了半壁江上,大有得作文者得天下之势,但是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时无从下手,打不开思路。同时,近几年高考很多的命题作文出现,更加强化了学生的审题意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和考生的高度重视。譬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愿景》等;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等;2008年江苏卷的《好奇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2010年江苏卷的《绿生活》等等。据此,我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由实入虚法
这主要是以名词形式出现的题目,虚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由实入虚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也就是探究它的寓意上升到虚的层面,可以是生存、生活、生命。
对于此类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可以写它的本义,但若想有较深刻的主题,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
寓意。再者,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创作。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这类题目的目的决不应为写物而写物,其归宿在人文性上,就是说,写物是手段,“写人”才是目的。由实入虚,精心选取物的特点中可以与某些“人品”相通的特点来写,到物性人品之间的相同点。
例如:以“心中的那座山”为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心中的那座山”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题,实体的山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山”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山有什么特征?——高大、坚强等等。那在虚的层面上,什么的特性和山有相似性呢?——父爱、困难、挫折等等。 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山”的比喻义或内涵。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
二、扩充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扩充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
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有些标题是以短语形式出现,如“谈意气”“感谢自卑”“留给明天”等。这类标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短语之间的关系:主谓式(我能)、动宾式(对镜)、偏正式(爸爸的口头禅)、并列式(人与路)等等。有效方法是:抓题眼,明限制。例如:“对镜”这个题目是动宾式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就可以这样分析:对什么镜子(以什么为镜);谁对镜;正确对镜的意义(怎么样)。这样就可以迅速打开思路。比如可以通过对镜认识你自己、激发自身的潜能、对镜反省;对生活之镜、对哈哈镜或者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
三、“类法果”提问法
此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类),为什么(果),怎么样(法)”等问题,并自问自答。 此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例如2010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绿生活》。我们便可从三个角度打开思路:一是围绕“是什么”展开,重点揭示“绿生活”的内涵;“绿”是植物的颜,有“生命和希望”的含义,“绿
”又指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绿生活”即低碳、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活;“今天,绿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绿”,便有“健康”之意,“绿生活”即健康生活,包括物质上的和思想、行为上的;“绿”象征“和平”,而和平生活又可以令人展开无限思绪;总之,“绿生活”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人们的一种生命的理念、生活的方式和宁静的心灵。
二是围绕“为什么”展开,重点揭示“绿生活”的意义;三是围绕“怎么样”展开,重点阐释如何才能“绿生活”。至此,我们的写作思路也就打开了。
四、化抽为具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
例如:2006年高考作文(湖南卷)题目:“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
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意气”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题目中的提示已经给出了三个义项,但考生依然较难把握其立意。是肯定还是否定“意气”呢?我们可采用“化抽为具法”进行审题立意,将“意气”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例如: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意气,勇斗歹徒是意气;苏武牧羊是意气,张骞出使西域是意气,项羽乌江自刎是意气;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意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意气,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是意气等。如此,我们下笔就有了方向。
五、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
例如:2008年高考作文(江苏卷)
题目: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为什么cf打不开总之,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见“探究寓意法”)双关义、特指义等。再者,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同时在运用以上方法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