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在颁奖状中称,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这种化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例如,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程度的碳基分子。碳基(有机)化学是生命的基础,它是无数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的原因:花朵的颜、蛇的毒性、诸如青霉素这样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有机化学使人们能够模仿大自然的化学,利用碳能力来为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这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药物和诸如塑料这样的革命性材料。
为了创造这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化学家需要能够将碳原子联接在一起。不过,碳是稳定的,碳原子之间并不能够轻易发生反应。因此,科学家们将碳原子联系在一起的首批方法就
是基于使碳更为活跃的技术。这样的方法在创造简单的分子时起到了效果,但是在对更为复杂的分子进行合成时,科学家们在他们的试管里发现了太多并不需要的副产品。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解决了这一问题,向化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和更为有效的工作工具。在海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中,碳原子遇到了钯原子,它们之间的接近性启动了化学反应。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被用于全球各地的研究工作,也被用于制药等商业生产、制造供电子行业使用的分子。
79岁的理查德-海克是美国公民,他1931年出生在美国的麻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他1954年从洛杉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德拉华大学荣誉教授。
75岁的根岸英一是日本公民,他1935年出生在中国长春,1963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得博士学位,是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杰出教授。80岁的铃木彰是日本公民,他1930年出生在鹉川町,1959年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海道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 、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3人因“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中约纳特是自1964年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拉马克里希南、施泰茨和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伊内和评委莫恩斯·艾伦贝里通过投影仪图片展示,分别详细地介绍了3名获奖者的成就。他们介绍说,生物体每个细胞中都含有脱氧核糖核酸(
DNA),基于DNA上携带的信息,核糖体便能合成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免疫系统的抗体、胰岛素、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在生命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它们在化学层面上组成并控制着生命。因此,有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能够被迅速应用到实际中,没有核糖体存在,病菌就无法存活,当今医学上很多抗生素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病菌的核糖体来达到目的的。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
以下是2000年至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 表面化学 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贡献而
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做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他们因为在细胞膜通道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 耕一 和 瑞士 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著名化学家 :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Lavoisier)
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
玛丽·居里(Marie Curie)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
汉弗莱·戴维(Humphry Davy)
罗伯特·玻意耳(Robert Boyle)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
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Jons Jakob Berzelius)
约翰·鲁道夫·格劳伯(Johann Rudolf Glauber)
卡尔·威廉·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卡尔•肖莱马(Carl Schorlemmer)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
李远哲(Yuan Tseh Lee)
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
下村修(Osamu Shimomura )
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
万卡特拉曼·拉玛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
托马斯·斯泰茨(Thomas A.Steitz)
阿达·约纳什(Ada E.Yonath)
葛洪
卢嘉锡
侯德榜
黄鸣龙
张青莲
袁翰青
李方训
柳大纲
黄宪
蒋明谦
杨承宗
王琎
高济宇
勒夏特列(Henri Louis Le Chatelier)
迈克尔·格兰泽尔(Michael Gratzel)
杰奎琳·巴顿(Jacqueline K. Barton)
贝恩德·吉斯(Bernd Giese)
加里·舒斯特(Gary B. Schuster)
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
杰弗里·伯德
Zinin
林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
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傅鹰
海特勒(Walter Heinrich Heitler)
欧仁·舒莱尔
拉斯-贝克那登
曾昭抡
Barry Martin Trost
孟鸿
理查德·施罗克
卡西来尔·芬克
特拉维斯·麦克林
D.基林
著名化学研究机构和杂志: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简称化学所)
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我国最重要的化学研究机构之一。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我国在煤炭能源领域从事战略性高科技研究发展的重要科研机构。拥有煤转化国家定点实验室,化工研究开发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炭材料研究室以及气化室、液化室、设计室和工程咨询中心等设置,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过程开发的较为完备的科研
著名化学期刊简介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1. Science (Impact factor:24.380)
1880年,电灯的发明人、 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 托马斯·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创办了Science 周刊。 如今, Science 周刊已成为世界上订户最多的综合性科学刊物。 Science 周刊每星期都以高超的编辑手段, 向世界各地的16万订户提供两种不同的科学信息:该星期有关科学和科学政策的最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报告全球科学研究最显著突破的精选论文。 在这个意义上, Science 周刊既是一个传统的学术刊物也是一个新闻杂志。
2. Nature(Impact factor:28.830)
一共有十一种刊物在Nature 这个大家族里:周刊Nature(1869年创刊);月刊Nature Genetics(1992创刊);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1994创刊);Nature Medicine (1995创刊); Nature Biotechnology(1996创刊);Nature Neuroscience (1998创刊);Nature Cell Biology (1999创刊);Nature Immunology (2000创刊);及另外三份综述性期刊Nature Reviews Genetics,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0创刊)。创办这些期刊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发表业界内最高质量的科学论文---任何有很大潜力的科学领域的文章。同时也发表一些评论性文章,新故事,简述等。投稿形式也可以是信件,新闻,综述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