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思想全景(上)
⽂:恒⼤研究院任泽平罗志恒马家进马图南
贺晨孙婉莹华炎雪梁颖
导读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领域的最⾼荣誉,获奖者的理论贡献对学界、商界和公共政策均产⽣了重⼤影响。例如,涉及经济增长的教科书⽆法绕开罗伯特·索洛(1987年获奖)和保罗·罗默(2018年获奖)的增长模型,资本市场中的衍⽣品交易离不开罗伯特·默顿和迈伦·斯科尔斯(1997年获奖)的B-S期权定价公式,各国中央银⾏的货币政策制定也深受⽶尔顿·弗⾥德曼(1976年获奖)货币理论的影响。本⽂共分上中下三篇,将全景式回顾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平和主要思想贡献,51年84⼈,梳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演进脉络,本篇为上篇,将系统介绍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1969-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摘要
1、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于1968年其成⽴300周年之际设⽴。美国是获奖最多的国家,芝加哥⼤学是获奖最多的⾼校。1969年⾸次颁奖,⾄今已共计颁奖51届,获奖84⼈。其中,共有48位得主⽣于
美国,远⾼于英国(8位)、法国(4位)、俄罗斯(4位)、加拿⼤(3位)和挪威(3位)。若根据求学经历、任职机构和现有国籍统计,美国的得主⼈数更⾼。按照获奖时的任职机构统计,芝加哥⼤学是拥有得主最多的⾼校,共计13位,其次是哈佛⼤学和⿇省理⼯学院,均为7位。得主⼈数在2位以上的11所⾼校中,9所为美国⾼校,合计拥有51位得主;⾮美国⾼校仅有剑桥⼤学(4位,英国)和奥斯陆⼤学(2位,挪威)。美国⼤学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垄断⼀⽅⾯反映美国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中⼼地位,另⼀⽅⾯与评选机制有关,提名者通常依据⾃⼰的学术研究经历进⾏提名,因此对有共同⼯作经历或有师⽣关系的经济学家更为熟悉。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多⼈存在师⽣或共事关系,例如1987年得主索洛是1973年得主列昂惕夫的学⽣,1997年得主默顿是1976年得主弗⾥德曼的学⽣等。诺奖得主的学术⽣涯符合⽐尔德定律(30-40岁区间的产出最⾼,70%的⼯作在45岁前完成,80%的⼯作在50岁前完成):28岁获博⼠学历,此后进⼊学术成果的⾼产期,39岁出版最重要的学术作品,达到学术⽣涯的巅峰,约67岁获得诺贝尔奖,获奖后学术创造会有⼩幅上升,但1-2年后再次下降。最年轻的得主是2019年获奖的埃丝特·迪弗洛,时年46岁;最年长的得主是2007年获奖的莱昂尼德·赫维奇,时年90岁。
2、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许多相对“⼩众”的经济学分⽀,宏观经济学获奖频率居⾸。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法被应⽤于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领域当中,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同时,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和⽅法的引⼊也促进了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
例如,1992年获奖的加⾥·贝克尔将经济学的研究视⾓延伸进种族歧视、道德伦理、婚姻家庭、后代养育等⾮市场⾏为。1986年获奖的⼩詹姆斯·布坎南将经济学与公共事务相结合,创⽴了公共选择理论,⽤于分析宪法制定、投票选举、议会游说、官员寻租等传统上属于政治学范畴的问题。2002年获奖的丹尼尔·卡尼曼和2017年获奖的理查德·塞勒则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假设”提出质疑,开辟了⾏为经济学领域。上述理论都经历了从被排斥到被认可、从边缘到主流的历程。
3、经济学是经世致⽤之学,以解释、解决时代的重⼤问题为使命。回顾百年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宏观经济学⾮常伟⼤,因为它数次试图拯救世界。
1929年“⼤萧条”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次分野。此前,世界信奉古典主义,市场这只“⽆形之⼿”和谐地进⾏资源配置,政府应仅充当“守夜⼈”。但是⼤萧条却打破了这个神话,全球经济陷⼊长期的深度衰退,更为严重的是世界各国采取关税、竞争性贬值等以邻为壑的⼿段加重了危机,并从⾦融危机蔓延到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最终到军事危机,爆发了第⼆次世界⼤战的毁灭性灾难。经济学家普遍反思,如果能够避免⼤萧条或许就能够避免⼆战。因此,研究⼤萧条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在这⼀时代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崛起,建议政府这只“有形之⼿”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预经济,以弥补有效需求不⾜。
1970年代的“⼤滞胀”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次分野。经济学家把滞胀归因于政府⼲预过多⽽⾮成本冲
击,凯恩斯主义⾯临挑战,货币主义、新⾃由主义、新古典主义、供给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兴起,古典主义精神复兴。
2008年全球⾦融危机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三次分野。全球对放任⾃由进⾏反思,新凯恩斯主义再度兴盛,全球普遍采⽤QE、负利率、积极财政政策等⼿段。过去⼗年全球把货币宽松发挥到极致,QE、零利率甚⾄负利率,虽然避免了⼤萧条,但货币超发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全球⾦融风险、贫富收⼊差距⼤幅拉⼤。虽然货币宽松有利于刺激短期需求,但长期依赖货币放⽔增加了结构性改⾰的困难:延缓出清、⿎励投机⽽⾮创新、利率过低导致资源错配扭曲经济结构、推升⾦融杠杆风险等。同时,长期货币超发也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以及收⼊分配不平衡的进⼀步加剧,底层沉默的⼤多数被剥夺感加深,导致了当前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公众对政府信任感下降,全球政治局势动荡,中美贸易摩擦
被剥夺感加深,导致了当前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公众对政府信任感下降,全球政治局势动荡,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成果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因此往往滞后于学术思想发展的时间曲线,但奖励顺序⼤体符合宏观经济学的思想脉络。1970年代,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诺奖主要颁给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者,包括萨缪尔森(1970)、希克斯(1972)和缪达尔(1974)等⼈。1980年代以后,芝加哥学派
的获奖⼈数逐渐增加,呈现出与凯恩斯主义者平分秋⾊的格局,其中芝加哥学派的代表⼈物有斯蒂格勒(1982)、布坎南(1986)等,凯恩斯主义的代表⼈物有克莱因(1980)、索洛(1987)等。1990年代以后,以卢卡斯(1995)获奖为标志,新古典主义开始得到诺奖承认,真实经济周期的代表⼈物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也于2004年获得诺奖。进⼊21世纪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的获奖⼈数逐渐增加,斯蒂格利茨(2001)、菲尔普斯(2006)以及迪顿(2015)均是重要代表。沿此脉络,未来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获奖⽅向极可能颁给能够解释此次全球⾦融危机的经济理论。其中,将⾦融部门纳⼊宏观经济分析的清泷信宏和伯南克等候选⼈呼声较⾼。
4、诺贝尔经济学奖缺乏对中国问题的应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及学术规范进步或催⽣出属于中国的诺奖。四⼗年改⾰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的伟⼤成就,成功跃升为世界第⼆⼤经济体,并将在未来⼗年左右超过美国,跻⾝世界第⼀。但是⽬前中国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分遥远。在诺奖竞猜的热门候选⼈中,不到中国⼈的⾝影,中国的现代经济学发展时间⾮常短暂,还没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在经济学领域话语权很弱。展望未来,中国作为快速变⾰的最⼤发展中国家,能够提供诸多重要的研究选题,例如2018年获奖的内⽣增长理论对应“⾼质量发展”、环境经济学对
应“污染防治”,2019年获奖的发展经济学对应“精准脱贫”,未来极有可能获奖的宏观-⾦融联系对应“防范化解重⼤风险”。⽤科学规范的研究⽅法,讲述中国故事,阐释普遍的经济学规律。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应当秉承国际视野,⽴⾜中国实际,为现代经济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复兴,
⼆三⼗年后,中国或将迎来属于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正⽂
1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全称是“瑞典中央银⾏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中央银⾏于1968年其成⽴300周年之际设⽴,以表彰为经济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1969年⾸次颁奖,⾄今共计颁奖51届,获奖84⼈。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领域的最⾼荣誉,获奖者的理论贡献对学术界、商业界和政策界均产⽣了重⼤影响。例如,涉及经济增长的教科书⽆法绕开罗伯特·索洛(1987年获奖)和保罗·罗默(2018年获奖)的增长模型,资本市场中的衍⽣品交易离不开罗伯特·默顿和迈伦·斯科尔斯(1997年获奖)的B-S期权定价公式,各国中央银⾏的货币政策制定也深受⽶尔顿·弗⾥德曼(1976年获奖)货币理论的影响。
1.1 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统计
1)1969-2019年,共计51届84位获奖者中,有25届由⼀位得主独享,有19届由两位得主共享,有7届由三位得主分享。
2)最年轻的得主是2019年获奖的埃丝特·迪弗洛,时年46岁;最年长的得主是2007年获奖的莱昂尼德·赫维奇,时年90岁。
3)有两位⼥性得主,第⼀位是2009年获奖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第⼆位是2019年获奖的埃丝特·迪弗洛。
4)有四位得主,他们的家⼈也获过诺奖:1969年获奖的简·丁伯根,弟弟尼古拉斯·丁伯根获得1973年的⽣理学或医学奖;1974年获奖的纲纳·缪达尔,妻⼦阿尔⽡·缪达尔获得1982年的和平奖;2019年获奖的阿⽐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是夫妻。
5)按照得主的出⽣地进⾏统计,美国是拥有得主最多的国家,共计48位,其次是英国,共计8位。若根据得主的求学经历、任职机构和现有国籍进⾏统计,美国的得主⼈数将会更⾼,例如2019年获奖的阿⽐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分别出⽣于印度和法国,但是分别在哈佛⼤学和⿇省理⼯学院获得博⼠学位,现均就职于⿇省理⼯学院。美国培养了最多最优秀的经济学⼈才,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处于中⼼地位。
6)按照获奖时的任职机构进⾏统计,芝加哥⼤学是拥有得主最多的⾼校,共计13位,其次是哈佛⼤学和⿇省理⼯学院,均为7位。得主⼈数在2位以上的11所⾼校中,仅有剑桥⼤学(4位,英国)和奥斯陆⼤学(2位,挪威)为⾮美国⾼校,其他9所美国⾼校合计拥有51位得主,再次反映了美国在培养和
吸引优秀经济学⼈才⽅⾯的统治⼒。
⾼校,其他9所美国⾼校合计拥有51位得主,再次反映了美国在培养和吸引优秀经济学⼈才⽅⾯的统治⼒。
1.2 诺贝尔经济学的获奖领域逐步扩⼤,反映出现代经济学的包容进步
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领域中,除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以外,还有许多相对“⼩众”的经济学分⽀。经济学思想和分析⽅法被应⽤于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领域当中,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与此同时,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和⽅法的引⼊也促进了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
1992年获奖的加⾥·贝克尔将经济学的分析⽅法应⽤到种族歧视、道德伦理、婚姻家庭、后代养育等⾮市场⾏为。他认为:“今天,经济研究的领域业已囊括⼈类的全部⾏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经济学的特点在于,它研究问题的本质,⽽不是该问题是否具有商业性或物质性。因此,凡是以多种⽤途为特征的资源稀缺情况下产⽣的资源配置与选择问题,均可以纳⼊经济学的范围,均可以⽤经济分析加以研究。”
1986年获奖的⼩詹姆斯·布坎南将经济学与公共事务相结合,创⽴了公共选择理论,⽤于分析宪法制定、投票选举、议会游说、官员寻租等传统上属于政治学范畴的问题。他开创性地提出“政治市场”的概念,认为⼈类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都是基于利益关系的⾏为,完全可以纳⼊同⼀个理论框架。
2002年获奖的丹尼尔·卡尼曼和2017年获奖的理查德·塞勒则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假设”提出质疑,开辟了⾏为经济学新领域。⼈们在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损失厌恶、禀赋效应、框架效应、锚定效应等违背了理性假设中的偏好⼀致性公理,⼈们在最后通牒博弈中的拒绝⾏为、在独裁者博弈中的给予⾏为、在信任博弈中的信任⾏为、在礼物交换博弈中的报答⾏为、在第三⽅制裁博弈中的利他惩罚⾏为等违背了理性假设中的⾃利原则。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
上述例⼦中的理论都经历了从被排斥到被认可、从边缘到主流的艰⾟历程,但最终均荣获诺奖对其贡献予以肯定。经济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也是⼀门开放包容的学科,⼀直在不断向前探索,从未⽌步。
1.3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担当及三次思想分野,诺奖获奖时间顺序⼤体符合宏观经济学的思想脉络
经济学是经世致⽤之学,以解释、解决时代的重⼤问题为使命。回顾百年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宏观经济学⾮常伟⼤,因为它数次试图拯救世界。
1929年“⼤萧条”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次分野。在此之前,世界信奉古典主义,市场这只“⽆形之⼿”和谐地进⾏资源配置,政府应仅充当“守夜⼈”。但是⼤萧条却打破了这个神话,全球经济陷⼊长期的深度衰退,更为严重的是世界各国采取关税、竞争性贬值等以邻为壑的⼿段加重了危机,并从⾦融危机蔓延到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最终到军事危机,爆发了第⼆次世界⼤战的毁灭性灾难。经济学
家普遍反思,如果能够避免⼤萧条或许就能够避免⼆战。因此,研究⼤萧条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在这⼀时代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崛起,建议政府这只“有形之⼿”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预经济,以弥补有效需求不⾜。
1970年代的“⼤滞胀”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次分野。经济学家把滞胀归因于政府⼲预过多⽽⾮成本冲击,凯恩斯主义⾯临挑战,货币主义、新⾃由主义、新古典主义、供给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兴起,古典主义精神复兴。
2008年全球⾦融危机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三次分野。全球对放任⾃由进⾏反思,新凯恩斯主义再度兴盛,全球普遍采⽤QE、负利率、积极财政政策等⼿段。过去⼗年全球把货币宽松发挥到极致,QE、零利率甚⾄负利率,虽然避免了⼤萧条,但货币超发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全球⾦融风险、贫富收⼊差距⼤幅拉⼤。虽然货币宽松有利于刺激短期需求,但长期依赖货币放⽔增加了结构性改⾰的困难:延缓出清、⿎励投机⽽⾮创新、利率过低导致资源错配扭曲经济结构、推升⾦融杠杆风险等。同时,长期货币超发也带来了资产价格泡沫以及收⼊分配不平衡的进⼀步加剧,底层沉默的⼤多数被剥夺感加深,导致了当前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公众对政府信任感下降,全球政治局势动荡,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成果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因此往往滞后于学术思想发展的时间曲线,但奖励
顺序⼤体符合宏观经济学的思想脉络。1970年代,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诺奖主要颁给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者,包括萨缪尔森(1970)、希克斯(1972)和缪达尔(1974)等⼈。1980年代以后,芝加哥学派的获奖⼈数逐渐增加,呈现出与凯恩斯主义者平分秋⾊的格局,其中芝加哥学派的代表⼈物有斯蒂格勒(1982)、布坎南(1986)等,凯恩斯主义的代表⼈物有克莱因(1980)、索洛(1987)等。1990年代以后,以卢卡斯(1995)获奖为标志,新古典主义开始得到诺奖承认,真实经济周期的代表⼈物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也于2004年获得诺奖。进⼊21世纪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的获奖⼈数逐渐增加,斯蒂格利茨(2001)、菲尔普斯(2006)以及迪顿(2015)均是重要代表。
沿此脉络,未来宏观经济学领域的获奖⽅向极可能颁给能够解释此次全球⾦融危机的经济理论。其中,将⾦融部门纳⼊宏观经济分析的清泷信宏和伯南克等候选⼈呼声较⾼。
宏观经济分析的清泷信宏和伯南克等候选⼈呼声较⾼。
1.4 诺贝尔经济学奖缺乏对中国问题的应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及学术规范进步或催⽣出属于中国的诺奖
40年改⾰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的伟⼤成就,成功跃升为世界第⼆⼤经济体,并将在未来⼗年左右超过美国,跻⾝世界第⼀。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平也与国际快速接轨,⼀⼤批优秀学者回国任教,国际顶级期刊论⽂发表数量持续增加。
但是⽬前中国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分遥远。在诺奖竞猜的热门候选⼈中,不到中国⼈的⾝影,中国的现代经济学发展时间⾮常短暂,还没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在经济学领域话语权很弱。
此外,国际上经济学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相对较少,也在⼀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与国际的沟通交流,制约了中国原创性经济理论的发展。中国作为快速变⾰的最⼤发展中国家,能够提供⽆数重要的研究选题,例如2018年获奖的内⽣增长理论对应“⾼质量发展”、环境经济学对应“污染防治”,2019年获奖的发展经济学对应“精准脱贫”,未来极有可能获奖的宏
观-⾦融联系对应“防范化解重⼤风险”。
⽤科学规范的研究⽅法,讲述中国故事,阐释普遍的经济学规律。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应当秉承国际视野,⽴⾜中国实际,为现代经济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复兴,⼆三⼗年后,中国或将迎来属于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介绍:1969-2019
我们将全景式回顾1969-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共计51届84位得主的⽣平及其主要思想贡献。
2.1 1969年:拉格纳·弗⾥希和简·丁伯根
⾸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挪威经济学家拉格纳·弗⾥希(Ragnar Frisch)和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共同获得,表彰他们利⽤动态模型分析经济过程。
2.1.1 拉格纳·弗⾥希
弗⾥希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他于1895年⽣于挪威奥斯陆,1919年毕业于奥斯陆⼤学经济学专业,1926年获得奥斯陆⼤学的数理统计学博⼠学位。1925年,他开始担任奥斯陆⼤学助理教授。1927年,弗⾥希获得洛克菲勒基⾦会的资助,前往美国访学。在那⾥,他与其他对经济学中数学与统计的应⽤感兴趣的经济学家合作,其合作者包括欧⽂·费雪(Irving Fisher)。1930年,弗⾥希与欧⽂·费雪发起成⽴了世界计量经济学会。
弗⾥希的学术成果涵盖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尤其以动态经济学研究著称。主要包括4个⽅⾯:其⼀,他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提出了⼀系列新术语,例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他⾸先在经济计量学建⽴“三合⼀”理论,即把经济理论、数理⽅法与统计学应⽤到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中,这为他后来的深⼊研究奠定了基础。其三,他⾸先建⽴宏观经济的动态分析模型。他指出经济周期需要⽤⼀个完整的动态系统来解释,他建议是⼀种熊彼特式的模型,即以科学技术推动的经济长波周期模型。该模型与凯恩斯的经济周期和宏观动态分析有部分相似之处。1936年他发表的《论均衡与⾮均衡概念》为动态经济学⽅法论和术语体系的建⽴作出重要贡献。其四,他对⽣产理论和效⽤理论的发展做
出了杰出贡献。弗⾥希早期研究中论述了效⽤理论和指数理论的基本原则,也对⽣产理论进⾏了拓展。他探讨了消费者偏好商品切换中的有序性,推导出⼀众适合递增线性转换的效⽤函数。
2.1.2 简·丁伯根
简·丁伯根是将经济学研究与数学结合起来的先驱者。他1903年出⽣于荷兰海⽛,1922年丁伯根考⼊了荷兰莱顿⼤学,师从保罗·埃伦费斯特学习数学和物理并获得博⼠学位,后期转向经济学。1929-1945年间,他在荷兰中央统计局担任统计员,1933年同时担任⿅特丹伊拉斯谟⼤学教授。1956年,他与亨利·泰尔(Henri Theil)创办了⿅特丹伊拉斯谟⼤学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所。
简·丁伯根主要专注于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他核⼼的学术贡献主要是:其⼀,他创⽴了国家宏观经济模型。早在1936年,丁伯根就创⽴了含24个联⽴⽅程式的经济模型,以此反映各类不同经济活动⽔平相互依存的关系。他创⽴的模型包括与凯恩斯学派⼀致的收⼊与消费⽅程式。在他的模型中,消费是可⽀配收⼊的函数,并把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作为经济活动总⽔平的核⼼因素。此外,他的模型还包括出⼝与进⼝、货币流通、经济滞后等因素。尽管该宏观经济模型的预测仍不够精确,但仍对宏观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提出了现代动态经济分析和“蛛⽹理论”。蛛⽹理论引⼊时间因素来进⾏价格与产量的动态分析。其基本假设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单个⽣产商和消费者⽆法改变商品价格,但可以改变商品产量,
故本期的市场价格由本期产量决定,但本期的产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蛛⽹理论主要⽤于农产品市场的分析,旨在说明在市场机制作⽤下,农产品市场存在蛛⽹型的波动,因此需要政府实⾏经济政策来⼲预或者引⼊期货市场调节。我国的猪⾁价格波动即是“蛛⽹周期”的典型反映。
其三,他提出丁伯根法则指导经济政策制定。丁伯根法则,即为达到⼀个经济⽬标,政府⾄少要运⽤⼀种有效的政策,⽽要达到多个⽬标,政府必须⾄少应⽤多个独⽴且有效的经济政策。该法则告诉我们,如果试图⽤⼀种政策⼯具实现多个经济⽬标,则会因为⽬标之间的冲突⽽降低政策效率。这⼀思想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了理论⽀持,也对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提供了解释。
2.2 1970年:保罗·萨缪尔森
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由于其建⽴了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到新的⽔平。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创始者之⼀,他是凯恩斯学派在美国推⼴的重要学界领导者。萨缪尔森在美国政界拥有巨⼤影响⼒,其著作《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经典教材之⼀。
萨缪尔森于16岁时进⼊芝加哥⼤学,之后在哈佛⼤学取得博⼠学位。25岁时成为⿇省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32岁时成为正教授。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经济学》,它是美国第⼆本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教科书,也是第⼀本成功推⼴凯恩斯主义的教科书。出版后风靡全球,成为了史上最畅销的经
济学教科书,⽬前已更新到第19版,译成40种语⾔。萨缪尔森使⿇省理⼯学院的经济学系成为全美经济学重镇,培育出多位杰出经济学者,包括保罗·克曼、罗伯特·默顿、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其中多⼈在⽇后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的研究成果涵盖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其⼀,他擅⽤数学⼯具对经济问题进⾏静态和动态过程的分析。在⼀般均衡论⽅⾯,他补充和发展了希克斯关于静态⼀般均衡稳定条件;在福利经济学领域他建⽴起⾃⼰的新福利经济学。其⼆,他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的乘数论,以数量分析进⼀步研究了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投资乘数论”与“就业乘数论”,⾸创经济波动模型,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其三,他提出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指出某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的⽣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另⼀种⽣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这与国际贸易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化是相互联系的,国际贸易促使本国的充裕要素报酬上升,⽽进⼝产品的⽣产要素价格下降,从⽽实现不同国家⽣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趋势。
2.3 1971年:西蒙·库兹涅茨
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俄籍美国⼈,在研究⼈⼝发展趋势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分配关系⽅⾯做出了巨⼤贡献,获得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实证经济学的代表⼈物,强调实际经济数据分析,把统计学与经济学相融合。
1901年,库兹涅茨出⽣在俄罗斯帝国的平斯克(现属⽩俄罗斯),⼤学学习始于俄罗斯,但在1922年转学到美国哥伦⽐亚⼤学,先后取得学⼠、硕⼠和博⼠学位。1931年起,库兹涅茨在宾⼣法尼亚⼤学任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兼职教
授,1936年成为全职教授。1960年起,加盟哈佛⼤学,直到1971年退休。
库兹涅茨的研究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其⼀,他是实证经济学派的创始⼈,强调真实数据对问题实质的反映。1927年他在纽约全国经济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收集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20世纪的历史资料,对国民收⼊进⾏研究,对各国历史⽣产⼒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其⼆,他提出的“库兹涅茨周期”与⼈⼝增长分析是长波经济研究的重⼤突破。1930年,库兹涅茨到宾⼣法尼亚⼤学任经济学、统计学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并发表了《⽣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的论⽂。该论⽂整理了美、英、法等国50年间的⽣产⽔平与经济增长情况。他在充分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国经济增长周期平均为20年的观点,并认为这种周期很⼤程度上与⼈⼝增长率相关。
其三,库兹涅茨还深⼊研究了国民收⼊核算问题,被称为“GNP之⽗”。1941年,他发表了《国民收⼊及其构成》⼀⽂,把国民收⼊的核算系统理论化,详细阐述了国民收⼊的含义及核算的具体⽅法。他还在经济增长研究中建⽴起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