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模拟检测专题训练6
大气环流(提升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气河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其水汽含量与气温成正相关。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下图示意(北半球盛行西风)垂直于大气河水汽运动方向的垂直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图中M、N的走向为(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东—西    D.南—北
2.受全球气候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大气河的强度可能会(     
A.先增强后减弱    B.先减弱后增强    C.增强    D.减弱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陆地面积最大的省)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4.因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云瀑是云体顺着风向翻过山岭后,向低处倾泻成瀑布状的天气现象。日玛那雪山处在珠穆朗玛峰和干城章嘉峰之间(如图甲),从岗巴县可以看到日玛那雪山上壮阔的云瀑。图乙为某摄影爱好者6月22日拍摄的日玛那雪山“日出云瀑”美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形成日玛那雪山上云瀑的主要动力是(     
A.东南季风    B.盛行西风    C.东北信风    D.西南季风
6.日玛那雪山云瀑于山腰处消失不见,其主要原因是山腰处(     
A.水汽较少    B.气压较低    C.气温较高    D.风力减小
7.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云瀑”的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亚马孙河流域降水丰沛,雨林广布,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季时会被河水长时间淹没,成为洪泛森林(下图)。洪泛森林与陆地雨林生态系统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一般年份,亚马孙河干流的洪泛森林淹没区范围最大的时段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9—10月
9.与洪泛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陆地雨林生态系统(     
A.水土流失较轻    B.生物种类更丰富
C.土壤有机质较少    D.物种传播较迅速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产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高)对我国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与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强弱、进退和移动同台风生成以及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等关系极为密切。下图为一般年份副高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2020年6月至7月,南方遭遇多轮强降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超长“待机”,说明副高异常。副高此异常主要表现为(     
A.势力强,移动慢    B.势力强,移动快    C.势力弱,移动慢    D.势力弱,移动快
11.2020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地区出现了史上少有的7月“空台”(无台风登陆)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无台风生成    B.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无台风登陆
C.副高一直控制我国东南沿海,高温天气多    D.西北太平洋洋面受副高控制,台风势力弱
12.气象观测发现我国台风和梅雨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即“梅雨强则台风弱,台风来则梅雨消”。形成2020年7月我国梅雨强、台风弱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冷空气东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北
B.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南
C.南方暖空气北移迅速,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西
D.南方暖空气北移缓慢,副高位置较正常年份偏东
赤道附近印度洋东西海区存在海表温度东西振荡的现象。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平均海温的差值)。受气候异常影响,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澳大利亚山火不断,持续了4个多月,过火面积超过5.25万km2(下左图)。右图为近年来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仅考虑风向,左图中甲区域山火的主要蔓延方向是(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14.研究表明,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的变化对南亚季风会产生影响。推测2019年7月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对南亚季风的影响是(     
A.增强西南季风    B.减弱西南季风
C.增强东北季风    D.减弱东北季风
2021年6月,因罕见的¨高温穹顶”现象,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地区遭遇炼狱式的高温灾难。正常年份,“高温穹顶”现象主要影响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32°N~42°N)。下图示意“高温穹顶”现象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此次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地区“高温穹顶”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蒙古高压    B.极地高气压带    C.亚速尔高压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6.此次高温灾难可能造成(     
①水稻减产②供电压力增大③森林大火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雷打雪”发生时当地一般会出现逆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雷打雪”发生时(     
A.暖湿空气被迫下沉    B.强冷空气被迫抬升
C.大气水平运动显著    D.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18.“雷打雪”的闪电、打雷现象主要发生在(     
A.逆温层之上    B.逆温层之下
C.逆温层顶部    D.逆温层底部
19.“雷打雪” 发生前,当地(     
A.气温偏高、湿度偏大    B.气温偏低、湿度偏大
C.气温偏高、湿度偏小    D.气温偏低、湿度偏小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最近的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与现今差异较大,同一个时期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较少。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图示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盛期时的陆地面积与现在相比偏小
B.③自然带的位置与现在相比偏东偏南
C.多年冻土的南界位置与现在相比偏北
D.山地雪线的位置与现在相比海拔更高
21.末次冰盛期时
A.亚洲高压势力弱,夏季风弱    B.亚洲高压势力强,夏季风强
C.亚洲低压势力弱,夏季风弱    D.亚洲低压势力强,夏季风强
22.末次冰盛期时大地湾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较少表明
A.单位面积内生活的人口减少    B.自然带的数量明显减少
C.采集和渔猎活动的距离变短    D.环境承载力明显增大
下图是亚欧大陆 38°N~48°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四地自然带最相似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③地气候类型最不适合发展的是(     
A.园艺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地中海式农业
25.假设①地因相同的原因与②地形成相同的气候类型,则其夏季和冬季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北风、西南风    B.东南风、西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北风、东南风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
下列左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右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简述纳米布沙漠沿海形成东南大西洋大范围渔场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