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台】Te se zhan tai
一、多元共生,生态共育
成都市金花中学基础条件薄弱,社区教育生态环境不够好,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较严重。学校立足区域实情,逐步建立起“教育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扩大校社教育功能,让学校与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家庭、学校、社区的“多元共治”融合为“多元共生,生态合育”的新教育思路。
多元共生
家校社不仅仅是合力育人,在城郊结合部地区更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学校为社区带来文化引领,社区为学校带来管理思路,家庭为社会、学校输送合格公民,共生共育,完美融合。
家校社共育拓宽了学生的成长途径,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德育团队、教师、家长、社区服务员、学生志愿者等全面参与。家长志愿者、社区服务员、特聘导师等团队长期参与德育活动,坚持在校园周边开展育人活动。学校与文联、妇联协会以及教育公司合作,共同参与教育,推进教育生
态发展。
家校社在资源共享、管理策略、教育方法上都可以开放互动,利用多种途径,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通过多面融通、多维结合、环境优化等方式,与家庭、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学科中渗透德育,校社联合教育,社区职业培训,让学生、教师、家长的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并向家庭传输科学的教育思想,使学校的教育力量继续在家庭传播。
家校社育人讲究多维度结合、普遍性与自主性结合、主题性与序列性结合、宣讲
性与体验性结合,如研学旅行强化体验,参
观军营注重感受等。学校致力于构建优良
的家校社共育环境,强化家校社共育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家风传承、校园文
化、亲子教育、教师榜样、社会体验、氛围营
造”等方式,优化合力育人的环境,丰富合
力育人的方式。
学生志愿服务拓展到社区、学校、家
庭。生命安全文明、生态环保教育、职业体
验服务、文化共创等都让“两耳不闻窗外
事”的学生与社会接轨。学校从不同角度,
利用不同素材,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内
容,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求知求
真、奋斗担当的态度,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
维,并加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
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学校以家委会、校社委为纽带,大力
构建“平等互助、清亲协作”的家校关系、
“共建共享共生”的校社关系,突破“教育
围墙”,整合多方资源,扩展育人平台,实现
多元合作;依托课题《多元共治社区理念
下生态性构建家校社共育模式研究》,积极
探索家校社生态共育机制。平台的搭建和
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各合作方的资源互动,
助推多元共育的进一步开展。学校改变了
过去“唯分数、唯升学、唯帽子”的评价方
式,开发多元评价体系,并逐渐引入社区评
价,结合督导评估,对师生进行量化评价、
成果评价、成绩评价、综合评价等。多途径、
多平台、多内容评价体系构建提升了学生
发展的动力,实现学生动态均衡发展。
生态共育
家校社相互依存,稳定和谐,共同发
展,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统,呈现出自主、
共生、平衡、多样性、可持续的特点。
学校努力构建了四种资源共享局面:
学习资源、活动资源、体艺资源、社会实践
资源共享。“众手绘金花”“爱心感恩”以及
篮球、乒乓球比赛活动,拉近了家校社的距
离,拉近了家校社合力育人的阵地,实现了
多阵地、多途径育人的新形式。
家校社共育以德育活动和摄影课程
开发为载体,由学校牵头,家社共担,开展
了家访、家长志愿服务、家长开放日、家风
评比、摄影综合实践、摄影外景课程等系列
活动,激发共育新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
综合素质。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开展文
化合建,如节日文化、红文化、国防文化、
孝善文化活动。学校以“孝善立行,仁达天
下”作为学校的精神载体,在传统文化、诗
词经典、美术绘图、感恩孝善等方面与社
区、家庭展开了合力教育,共同举办了经典
诵读、重阳感怀、清明缅怀等多种活动,实
现文化共建共享。
二、文化互动,至善共美
深度挖掘地方孝善文化
善文化孝善,既是金花地方历史文化的基点,
也是金花中学文化精神建设的立足点。学
校以金花桥传说中皇家娘娘回家探亲途
中,怜悯渡船人翻船而摘下金钗捐增修桥
的故事为蓝本,延伸和传承孝善文化。
孝善文化植根于校情
“孝善立行”就是树立孝善品行,践
行孝善之德,崇尚践行美德。“仁达天下”,
即做仁者之人,胸怀天下,与智者仁者同
行。践行厚生仁德,立志修身向善,培育崇
高品德,树立远大志向——这是金中传递
给每一位师生的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与使
命感。学校把孝亲、孝爱、孝善文化植根于
农民工子女教育,抓住父母为了家庭和子
女发展,抛家别土,异地“蓉漂”,为生活奋
斗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孝敬长辈、尊师亲
贤、互助友爱、知义明礼的品格。
“至善共美”的育人目标
学校以“至善共美”为育人目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至诚至真、至善至美是人生的崇高
多元共育,至善共美
◆
◆成都市金花中学◆◆◆◆◆黄长平◆◆◆◆何昌裕
12《四川教育》2020年第1期.综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