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7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向上向善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向上向善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博大的情怀。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围绕着介绍“向上向善”的文化而展开,可分三层。第一层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蕴藏着丰富的“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第二层指出了“向上向善”的文化的意义: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又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催人上进,让人崇德向善。第三层则指出了其本质:是一种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
题干设置的写作情境是,写一篇文章参加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的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复兴中学”“团委”等词,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隐性提醒考生,要把对“向上向善”文化的弘扬,与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
写作的时候,论点可以定为提倡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先指出向上向善文化的精神内核: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然后指出其在历史上以及当今社会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弘扬此种文化的必要性:它能让个体奋进,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繁荣,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下来,可以联系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强调在生活中既要做到奋发向上、追求进步有,又要做到明德惟馨、择善而从,从而让自身实现成长。最后,可以拓展到民族复兴的事业上去,呼吁每一个个体都向上向善,让整个社会充满着奋进的精神、向善的氛围,从而让中华民族更富活力,更兴旺发达。
参考立意:
1.人人向上向善,社会兴旺发达。
2.向上有路径,向善无止境。
3.追求向上的功业,修炼向善的心灵。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坚持变法除弊,苏洵通过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来警示当朝:他们胸怀天下,勇于担当,拳拳之心见于字里行间。鲁迅为唤醒国民而“呐喊”,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奋斗一生,屠呦呦为研究抗疟疾药物而攻坚克难:他们心系百姓,肩负使命,家国情怀令人无比感佩。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选择“躺平”,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信条,将“关我什么事”变成了口头禅。
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材料第一段阐述魏征、王安石、苏洵胸怀天下,勇于担当,拳拳之心见于字里行间,还指出鲁迅、袁隆平、屠呦呦心系百姓,肩负使命,家国情怀令人无比感佩。材料第二段讲述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选择“躺平”,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信条,将“关我什么事”变成了口头禅。材料引导广大青年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摒弃躺平思想,勇于担当,胸怀天下,肩负使命,将个人梦想、前途命运与国家梦想、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写作任务是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参考立意:
①摒弃躺平思想,勇于担当;
②胸怀天下,肩负使命;
③将个人梦想、前途命运与国家梦想、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等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至今为止,世界上真正实现过建筑设计标准化的只有中国的传统建筑。”建筑要标准化,基本上是要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的步骤有透彻的了解,汇集各种不同的技术,制订出一套大家都认为最合适可行的办法。不止建筑业,其他行业也有各自的“标准化”。
对于“标准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话为学者梁思成的观点,由此引出关键词“标准化”。第二句话阐述建筑行业的标准化如何产生。这句话对考生了解“标准化”有启发作用。“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的步骤有透彻的了解”,强调在制定“标准化”之前需要对建筑业的规律等有深刻的认知;“汇集各种不同的技术”,强调制定“标准化”需要参考不同的技术等,从不同层面衡量比较;“大家都认为最合适可行的办法”,强调制定的“标准化”适合行业大多数人,能让大多数人更好地发挥才能。第三句话由建筑行业引申到其他行业,强调各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化”。
考生首先需要明确“标准化”的概念。所谓“标准化”就是行业或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标准化意味着规范性、可复制性等。其次,考生可以思考“标准化”的积极意义,如“标准化”可以起到规范作用,可以提高效率,让行业内大多数人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再次,考生可以从材料第二句话得到启发,思考如何制定“标准化”。如对行业的特点、存在的规律有清晰的认知,也可以集思广益,借鉴不同的意见等。当然,考生也可以进一步思考。例如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标准化”就有可能成为“桎梏”。“标准化”能让行业大多数人有“抓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有才能的人的限制。“标准化”是“死”的,执行“标准化”的人是“活”的。
参考立意:
1.集思广益,让“标准”更精准。
2.让标准提升质量、让质量铸就辉煌。
3.“标准化”是规范,不是束缚。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于1923年10月,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作为创刊的第一篇文章,陈独秀的《青年应当怎样做》一文指出,“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第二,要明白他力量微弱,而不可自恃”。
《新时代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今年是《中国青年》创刊100周年,学校团委将召开以“青年·人生·时代”为主题的交流会,并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个人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借《中国青年》杂志创刊的宗旨及陈独秀的《青年应当怎样做》一文中“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第二,要明白他力量微弱,而不可自恃”的言论,来引出青年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及个人对国家的依赖关系。而材料第二段,由第一段中“个人”与“国家”的思辨关系,引申出个人奋斗中的“小”与“大”的思辨关系,并要求新时代中国青
年思考,如何才能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更好地融入进民族国家事业的“大蓝图”。
由此看来,立意时,要立足于个人与家国的关系,认识到民族梦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只有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将个人理想与民族梦想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责任担当,才能既实现个人的梦想,又能助力于民族复兴的大业。另外,要注意题干中“写一篇发言稿”的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除开篇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结束语和致谢。同时,要注意发言稿的语言,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热忱和使命感。
参考立意:
1.汇聚青年抱负,成就时代功业。
2.积小流成江海,实现精彩人生。
3.以“小我”之心,成就“大我”之功。
4.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成长与时代同频共振。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孟子》
材料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是孔子、孟子、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描摹,你如何看待他们描摹的理想社会状态?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善文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第一则材料是孔子以一个安和、愉悦、惬意、自由的生活场景描摹理想的社会状态,是孔子“仁”的思想、“礼乐教化”之下的和乐的人生状态,是物质充足基础上的精神文明的写照。关注民生民乐,这里有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第二则材料是孟子衣食无忧,百姓吃得饱穿得暖的基础上的连弱势体都穿得好吃得好的具体表现,物质丰富之后还要办教育,教学内容是“孝悌之义”,教化的结果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物质的充裕,精神的和乐,小康社会的愿景。
第三则材料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状态,没有阶级没有压迫,自由平等,怡然自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则材料都关乎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只要围绕百姓的生活、生命立意就可以。具体涉及人生境界和人生态度的思考,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三个材料都是生活故事,都是生活态度,都是人生。认知生命境界,达成更高的文化境界——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