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与儒家传统文化渊源宣传稿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文明民族,长期生活在黄河与长江流域,聚族而居,先人依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种族的生存与繁衍,即使夏商周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封君制度,也是以血缘关系为底谱的。这种社会形态,注重人际关系,由血亲关系而推及社会,由家族而推及国家(天下),形成了中华文明道德构建的一条鲜明脉络。在这一脉络中,留有“友善”的印记,它是由家庭/家族亲情而推广到社会与国家中去的一种道德范畴,体现为一种为人之道。
从语义形态分析,“友善”是一个联合/并列结构的词语,换言之,“友”和“善”这两个道德关键词有着词性相同、词义相类的关系。“友”是善良、善和的表征;“善”是友情、友爱的灵魂。《论语*学而》第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充分体现了这种以友善为人生乐趣,孔子是将“友善”作为君子的标志,作为君子之交的徽识。
善文化其实,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友”居于重要的位置,诸如“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友天下”,最为著名的是其“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一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显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是反对将“友”建立在不分是非的基础之上,而是强调“友”必须具备正直(直)、宽恕(谅)、博学(多闻)等仁义素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