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艺术魅力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领域中儿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儿歌诵读使幼儿充分获得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性格,增添生活乐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幼儿的语言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儿歌还是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文学艺术样式,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自有它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儿歌可以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儿歌是以听觉为感知的语言艺术,其特点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句式简短、形象性强、朗朗上口,这对于识字不多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十分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极适合幼儿念诵传唱。幼儿听赏的材料一定要篇幅短小,有趣易懂,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在听赏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集中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幼儿听话的习惯,提高了倾听的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语言感觉能力和理解能力。幼儿在听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其中的意思,思维能力之门也打开了,并逐渐形成自己想象的世界,更能学到丰富的词汇、句子,对训练幼儿的语言有着得天独厚的功能。
二、儿歌能陶冶幼儿的性情,丰富幼儿的情感,幼儿的思维
语言得到训练
婴幼儿时期,妈妈用温柔的声音吟唱富有韵律的儿歌,可以使正在哭闹的孩子得到安慰,让幼儿感受到亲人的爱抚,得到情感上的满足;随着幼儿的成?L,理解能力的增强,能够大致听懂儿歌的内容,这对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开朗的个性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审美情趣都有积极的作用。柯岩的《钓鱼》这样写“天黑啦!天黑了!钓鱼的,回家吧!你的妈妈在等你,鱼儿的妈妈在等它”由幼儿的妈妈盼儿回家联想到鱼儿的妈妈也在
等鱼娃娃,使得幼儿的思维语言得到训练。读这样的诗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得到情感与心灵的净化。
三、诵读儿歌能有效纠正幼儿的发音
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是幼儿提高口语的先决条件。儿歌具有优美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容易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也高。特别是儿歌中的绕口令,它有意识地把一些发音相近、容易读混淆的字词组成诙谐风趣的儿歌,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诵读出来。而在快速的诵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发音吐字的错误而引人发笑。天生好奇、好学、好乐的幼儿就会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这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学习的过程可以使幼儿思维敏捷、口齿伶俐、清楚吐字。如传统儿歌《墙上挂面鼓》:“墙上挂面鼓,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拿块布来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鼓补布。”鼓、虎二字的声母同为舌根音,韵母又都一样极易混淆;布和补同音不同调,稍不留意也会读错。这些儿歌不仅对幼儿,就是对成人和青少年,
虎二
也都是常用的训练材料。
四、诵读儿歌能愉悦幼儿的生活乐趣,培养幼儿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说:“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唱过儿歌的孩子能快乐地成长起来。”儿歌是学龄前的孩子边学边唱、寓教于乐、反复吟诵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多读自然了解文章的意思,揭示了帮助幼儿感知语言的金钥匙――读。诵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感训练,儿歌里的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等形式,游戏性娱乐性都很强,并且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拟人、顶针、夸张、排比、反复、对偶……等等。通过诵读儿歌,让幼儿在愉悦的美感中培养幼儿的语感,使幼儿充分感受祖国文学语言的丰富与优美,接受其审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力,启迪心智,增长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如《虎、鹿、猪、兔、鼠》里“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只猪,草间一只兔,洞里一只鼠。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幼儿通过学习诵读,不但熟练掌握了“上、中、边、间、里”这些方位副词,而且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山与上”“林与边”“路与边”“草与间”“洞与里”的搭配。幼儿对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熟记于心,需要表达时,就会脱口而出。日积月累,无形间就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儿歌能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语言教育作用
儿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
常生活中随机的语言交往是幼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最佳方式,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差,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所参加的活动,因而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比日常的语言活动相对来说时间要少得多。利用儿歌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语言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而且起到对幼儿的语言教育作用。
幼儿语言教育者可以根据幼儿好动、爱模仿、爱唱爱画、喜欢游戏等天性,将儿歌与游戏、儿歌与体育、儿歌与数学等联系起来,比如《拍手歌》《朋友》《丢手绢》《编花篮》等等,就是一首首充满儿童情趣魅力的儿歌。作为游戏的载体,儿歌使孩子在赏中学、玩中学、悟中学,让幼儿在玩乐之中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儿歌就像一盏长明灯指引着孩子在文学的殿堂中自在玩耍,启迪着孩子的智慧和人生,陪伴孩子度过欢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