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派别
类别 | 唯物主义哲学 | 唯心主义哲学 |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 | |
主要特征 |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
代表观点 |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人是机器 | 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理在事先 | |
基本评价 |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是一种采猜测 |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基本观点 |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 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即唯心辩证法(代表人物黑格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人物费尔巴哈),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具体内容 | ||
区别 | 马克思主义直接经济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
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 |
联系 | 代表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 |
马克思主义哲学VS具体科学(一般与个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具体科学 | ||
区别 | 研究对象 | 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 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 |
理论特征 | 一般性、普遍性 | 个别性、特殊性 | |
联系 | 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 |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4)辩证唯物论——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VS运动
关系 | 理解 | 误区 |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
运动VS静止
运动 | 静止 | ||
区别 | 含义 |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 两种情形:一是指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二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
性质 |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 |
联系 |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
5)辩证唯物论——意识
含义 | 本质 | 能动作用 |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从内容上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 ①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器官的机能;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 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起源: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 表明: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意识的内容是客观世界。这说明了意识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性,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制约因素:①受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②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③受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社会实践是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作用) | ||
6)唯物辩证法——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4大特性。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因在于:①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内因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是事物自身的矛盾;外因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与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二者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②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③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给。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类别 | 含义 | 联系 | 方法论 |
主要矛盾 |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
次要矛盾 |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次要作用 | ||
矛盾的主要方面 | 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
矛盾的次要方面 |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 ||
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VS质变
区别/联系 | 量变 | 质变 | |
区别 | 性质 | 事物数量地增减和组成要素次序地变动 |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
特点 | 渐进的、不显著地变化 | 根本性、显著的变化 | |
呈现状态 |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 |
结果 |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 |
联系 | 辩证关系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④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 |
9)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事物的发展呈现周期性,不同周期的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树立辩证的否定观,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
10)认识论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地社会性地物质活动。实践地基本特征包括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主要形式包含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三大特性。其中反复性: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总事收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等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变化着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前进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二者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二者在认识过程中是相比较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
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体现在:
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人的实践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11)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资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可氛围个体意识和体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 ||
区别 | 地位 | 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作用 |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依据 | |
联系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 ||
12)社会历史观——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类别 | 含义 | 二者关系 |
生产力 |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补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 |
经济基础 |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辩证统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公务员事业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经济基础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上层建筑 | 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既设施、政治组织等(政治上层建筑) | |
众史观 | 人民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人民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人民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又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