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6期
总第755
期
姻李晓燕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下的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德州市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德州市;建议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发
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就必须发展新能源产业。山东省德州市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率先走上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城市。
一、德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德州市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德州市先后荣获“低碳中国”突出贡献城市、中国、中国中央空调城、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德州市拥有规模以上新能源企业148家,2013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8.81亿元,同比增长23.5%,利税48.36亿元,同比增长
19.6%,利润27.56亿元,同比增长18.4%。
1.太阳能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1)骨干企业体不断壮大
近年来,德州市太阳能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集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电池组件、光热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空调和照明系统、节能玻璃、太阳能一体化建筑综合开发等较为完整的光热利用和光电产业链,产值占全国太阳能行业的10%。目前德州市光热行业以每年约30%的速度递增,主要企业有皇明集团、亿家能等大型太阳能热利用生产企业;光伏行业的硅棒、太阳能电池及
太阳能发电终端产品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主要企业有腾龙、奥德新能源等。
(2)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德州在太阳能开发利用尤其是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皇明集团被批准为中国专利产品化示范基地,拥有全球首个太阳能顶级科研机构—国际太阳能技术科学院和全国唯一的国家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研发涵盖了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高温热发电、节能玻璃、太阳能空调、海水淡化等领域,拥有专利1083项,其中“三靶干涉镀膜工艺”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属国际领先水平;“无机高效热管”技术,散热性能超过传统产品150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依托皇明集团与亿家能公司建设了国家太阳能专利产业化(德州)试点基地与全国专利技术德州展示交易中心,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检测项目最全、标准最细的太阳能检测中心,自主知识产权率达95%以上。
(3)太阳能利用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德州在太阳能的综合应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主城区新建住宅楼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95%以上,城镇达到50%
以上,近20%的村庄建起了太阳能浴室。主要交通路口、主干道路、部分住宅小区和景区安装各类太阳能灯达12000余盏。被国家财政部、建设部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
2.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德州已形成以十三局风电塔筒、通裕集团、华业风能设备、世纪威能等为代表的风电设备产业集。中国水电十三局机械厂已形成年产1万吨风力发电机塔筒生产能力。德州世纪威能风电公司风电配套设备生产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通裕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1.5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主轴,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地源热泵产业快速发展
从2009年开始,德州市地源热泵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亚太、中大贝莱特、格瑞德等中央空调为代表的地源热泵机组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10%,稳居全国前三位。亚太集团生产技术力量雄厚,空调设备产品品种齐全,拥有四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大型电制冷中央空调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大贝莱特集团自主研发的环保节能型低温高效能地源热泵机组项目,涵盖了当今地源热泵7大主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4.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宝雅和富路车业的带动下发展迅猛。德州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展国际高端市场的发展路线,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有多个产品获得欧洲认证,同欧美多家公司建
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宝雅电动轿车远销美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富路车业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拥有全数控模具的三轮摩托棚车、低速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富路车业先后获得国内外各项质量检测认证,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知名企业。
5.生物质能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德州市生物质能产业在新园热电、禹城贺友集团、武城昊源油业、宁津鹏程生物科技等生物质能企业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依托禹城龙力、禹城福田、武城古贝春、夏津三融、宁津百奥等企业,加快实现非粮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的规模化生产。德州市支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市农村沼气用户达到16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达到65处。支柱性产业
二、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具有政策支持的外部发展环境
新能源产业是德州市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得到了德州
186. All Rights Reserved.
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德州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德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太阳能战略推进委员会,制定了《关于推进建筑领域应用太阳能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实施“中国”战略的意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大幅度的提升了德州市的经济收入,优化了德州市经济增长的结构,推动了德州市经济的发展。
(2)具有较强的新能源产业基础
第一,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德州市形成了以皇明集团、亿家能、通裕集团、华业风能设备、世纪威能、中大贝莱特、亚太、格瑞德等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其中皇明集团是集产品研发检测、制造、营销推广于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集,被批准为中国专利产品化示范基地,拥有专利1083项,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制造基地和清洁能源供应商。
第二,产业集优势明显。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皇明太阳能集团为龙头,亿家能太阳能、中立新能源、国强热能、旭日光电等为骨干的光热、光电产业集;以通裕集团、华业风能设备、株丕特风力材料等为代表迅速崛起的风电设备产业集和以太阳能热泵机组、地源热泵机组、污水热泵机组等为发展方向的中央空调产业集。
(3)具有便利的交通环境
德州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北依京津,南靠济南,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京沪、德石、济邯和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5条
国道、14条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环境为德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2.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德州市新能源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1)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表
2013年德州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德州市统计局网站
如上表所示,2013年德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0.59亿元,增速为1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
值273.5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1.67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5.38亿元,增长11.2%。2013年,德州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0%,比全国(46.1%)低10.1个百分点,比全省(41.2%)低5.2个百分点。从德州市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这导致了德州市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重化工产业为主,以至于能源消耗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因此限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新能源产业属于新兴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资金
短缺成为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目前,德州市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新能源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原材料还不能自主化,导致产品关键部件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严重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人才缺少,阻碍了新能源产业发展
人才资源是新能源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目前,德州市新能源企业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缺少。人才缺少已成为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三、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调整德州市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对第二产业的依赖,逐步向第二、三产业并重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机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新能源倾斜政策,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向该产业。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可以通过优质企业上市,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使用各类新型金融产品等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战略投资者等来德州投资新能源产业。
3.加强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培育和发展新能源研发基地,使德州市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国内外新能源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应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素质。德州市高等院校应开设新能源相关专业课程,为当地培养新能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代桂兰,魏冉.德州:“中国”战略助推低碳城市建设[J].城市观察,2010,(05):58—59.
[2]杨明文.德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经济研究,2010,(12):60—62.[3]刘军.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经验及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2):62—63.
[4]杨旭辉,于学亮,杨美松,曹亚宏.“节能减排”背景下中型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调查研究——
—以山东德州为例[J].河南科学,2012,(04):485—487.[5]王福军,杨公进.德州: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3,(02):73-74
[6]刘勇,陈洁.新能源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山东德州市为例[J].职业时空,2011,(09):170—171.
作者简介:李晓燕(1974.02-)女,汉族,
山东陵县人
187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