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认定,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7%,则认为这个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伴有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城乡差异大等特点。据统计,2019年,全球8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43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26亿。而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6%,预计到2045年,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老人,这意味着整个世界都“变老了”,我国也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深度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我国的人口结构,也使“银经济”应运而生。我国养老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可达13万亿元,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银经济”的催生无形之中对我国许多行业都带来变革与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金融行业,如何抓住老龄化时代的新机遇是对金融服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我国“银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老年人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线,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传统养老观念的改变,中国未来养老模式将从家庭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目前我国投资到养老产业的社会资本规模逐年增加,无论是金融机构、医疗机构还是房地产企业都希望把握住“银经济”带来的机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从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在2015-2050年间全社会用于养老、康复、医疗福利等设施方面的费用占GDP的比重间预计将从7.3%提高到26.3%;老年人消费占GDP的比重预计由5.1%提升到16.5%。这将对整个社会结构、消费结构、基础设施结构的发展都带来巨大转变。同时,根
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显示,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的家庭,金融产品的均值是总体水平的1.4倍,为23.9万元,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水平。这说明老年体接受金融服务的意愿、需求、能力等都在不断增强。2 “银经济”下我国金融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复合型人才紧缺
老龄化社会使许多行业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预期寿命的持续提升也使健康时代、财富时代随之到来,金融机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肩负着重要使命。人们期望通过专业机构完成自己的财富规划、养老规划、健康管理规划,也希望在金融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养老保障产品、医疗保险等来满足自身需求。这就使得我们金融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掌握自身领域相关技能,还要结合“银经济”特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例如客户通过金融机构就可以获得全面的健康维护和医疗保障方案、全财富周期理财服务等全方位服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大多数只有金融知识储备,专业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
2.2 居民养老规划意识淡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现象突出
我国养老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以及个人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组成。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最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政府面临压力较大。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改革尚未完成,惠及体有限。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则需要个人通过配置商业养老理财产品、储蓄产品等完成
养老规划。所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是第一支柱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第三支柱占比不断提升。但是我国大部分居民养老资产的准备尚不充足,养老规划意识十分淡薄。据统计我国家庭总资产的3%为纯粹养老资产,这无法满足人民对养老生活的需求,所以“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成为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2.3 现有金融养老产品与服务无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有关养老投资的金融产品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收益确定型产品,另一种是固定投入型产品。前者属于固定收益范畴,根据退休前几年平均收入确定退休后的每年固定收益;后者是指投资者每期投入固定资金,收益率
“银经济”背景下
我国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方向探究
李牧航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8)
[摘要]中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由此产生的“银经济”开始被大家重视并获得了加速发展。如支柱性产业
何满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开展相应服务解决老年人各种问题,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根据国外经验和国内现状显示,金融机构在养老服务方面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发展角度,在“银经济”背景下,根据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探讨我国金融机构在服务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金融服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银经济;金融服务;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842.68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9-22
[作者简介]李牧航(1989—),女,吉林桦甸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92-
由市场和通货膨胀情况来决定。但大多数的产品针对性不强,重视资金的运用而忽略了个人全生命周期特别是老年时期的特点,无法将财富管理、养老规划和医疗健康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与实际市场需求无法匹配。
2.4 市场资源有待整合
目前,我国众多金融机构如银行、商业保险、公募基金、信托机构均加入养老型金融市场,期望从中占据一席之地,抓住养老市场的红利窗口期为企业获得更多收益,迎来更好的发展。但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整体金融行业发展层面来看,各行业各机构各自为战,无法建立统一的个人账户,将各方资源汇集在一起。投资者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需要面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参考不同的行业标准、考虑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收益。市场产品的混乱,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客户不能进行有效的筛选,正确选择适合自己投资产品。这无疑加大了投资者进行金融交易的难度,降低了金融服务的体验,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2.5 农村金融养老服务市场空白
比起农村市场而言,金融机构更加擅长服务城市居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且与城市相比,农村市场具有其特殊性,例如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金融环境较为落后、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金融意识极其淡泊等。这使得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服务时成本巨大,效果一般。特别是对于养老问题而言,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养老是自家事情,与金融机构没有关系,“养儿防老”观念较为盛行。并且在面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时,农村居民更把重点关注在如何贷款、如何生产、如何脱贫等方面。所以对于农村居民而言,除了目前国家统一发放的基本养老保险外,金融机构应大力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金融养老服务及产品,弥补市场空白。
3 “银经济”下我国金融服务创新未来发展方向
3.1 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金融养老服务需求
为了满足金融养老服务需求,抓住“银经济”红利,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市场需求、老龄化社会特点等因素有计划、有方向的培养所需人才。保证金融从业者在养老型金融市场中不仅可以满足基本客户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可以进行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等方面的咨询,完美地通过金融手段完成养老所需。例如泰康保险通过建立泰康珞珈研究院启动“1+X健康财富规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和考核等工作,就是期望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使专业人才变成复合性人才,以此满足老龄化社会对金融服务创新的需求。
3.2 引导客户科学建立个人投资养老规划,推广养老金第三支柱业务
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现状,提高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的比重势在必行。金融机构在个人养老保险领域扮演着重要角,不仅是产品的研发者、服务的供给者、也是向个人客户解读国家政策、科普老龄化时代特点、提高个人养老规划意识、建立科学的个人养老规划的重要窗口和渠道。只有人们意识到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压力,自主为自身的养老规划做出行动,第三支柱才可能真正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同时第三支柱业务的显著提速也可以有效刺激养老型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养老金人也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3.3 加大金融机构养老相关产品研发,重视个性化产品设计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养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配合国家建设健全养老保障体系,金融机构在现有金融养老产品模式的基础上,应根据第三支柱养老金特点、老年人实际需求、养老规划及财富管理规划深挖养老客价值,延伸金融服务,对产品与服务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客户对养老的需求。
3.4 利用金融手段加强与医疗、护理、房地产等行业的合作发展
在“银经济”带动下,为了使金融服务更加高效和多样化,方便客户享受一站式的养老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将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个人养老账户金融服务平台。同时,考虑到老龄化时代的特点和需求,金融机构可对外整合医疗保险、养老服务以及养老地产等多个产业,并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健康医疗产业和健康养老服务的建设与开发。不同产业协同发展,将资金、资源、服务等相结合,逐渐形成以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为核心、相关养老产业金融全面渗透的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模式。
3.5 针对农村居民特点,开发养老金融服务
2017年全国农村人口数量为57661万人,占比41.48%,这意味着农村居民养老是不可忽略的市场。为了使金融服务创新更适合农村居民和市场,人们不仅要运用好现有的产品和互联网技术,也要结合目前农村特点帮助农村居民提高养老意识、拓宽资金使用渠道。同时,要重视农村养老金融专业人员的培养,一是对现有人才加强教育提高其专业性,二是聘请了解农村、生活在农村的人员当作“顾问”,加入到人才队伍中,提供人才保障,让我们的金融服务创新更接地气。
4 结语
“老龄化时代”是种社会现象,每个人都会老去,“养老”话题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何能够体面的老去、舒适的生活是需要社会、市场和个人共同努力创造和规划的。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行业具有专业的资产配置能力、安全的资产保管托管制度、前沿的科技实力、庞大的客户体等绝对优势,所以在养老体系的整体建设与完善需要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在“银经济”的带动下为我国养老事业做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文娟.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20(04).
[2] 巴曙松.银经济将成国家支柱型产业[J].支点智库,2020(09).
[3] 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构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服务“银经济”[J].
中国银行业,2019(04).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