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产业结构状况
摘要:陕西经济结构的基本框架,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形成的。“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伴随全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以及战备的要求,陕西成为我国内地重要的机械、电子、纺织等加工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在能源、化工、医药、有、建材、冶金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电子、机械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方面的进步也是很显著的。但是陕西的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同时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行业为主,缺乏新兴的行业带动。
关键词:陕西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一.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定义
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它不仅包括生产部门,还包括流通部门,一般服务行业、文化教育和行政服务业等。产业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属于中观经济。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相互联系和比例关系以及由这些比例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广义来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产业在
生产上的比例关系即各产业相互协调、平衡的发展问题,如三次产业之间、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二是产业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反映各产业相互影响的结果。因而产业结构是经济总体中的产业多层次的组合,质的特征是产业的地位与作用,量的特征是产业所占的份额,即比重。
二.陕西产业结构总体概况
陕西省依据资源分布特点,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了四大建设基地,陕北以化工能源为发展重点,陕南利用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是绿产业基地,而关中则以先进制造业为建设重点。另外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及能源化工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能源化工和国防科技工业六大特产业和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现代物流业三大特现代服务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是陕西工业的主体产业,现代物流业是陕西省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三.陕西产业结构现状
(一)三次产业分类结构现状
陕西的三次产业结构总体来说是趋向优化。改革开放初期,陕西国民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比重过低,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为30.5:51.9:17.6,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落后。改革开放后,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提升第三次产业。经过三十年努力,陕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比重大幅度提高,二产比重稳定上升,一产比重下降,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能源、机械、化工、建筑业为主体的二产和以交通、电信、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到2008年为止,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6:52.7:37.7 。预计“十二五”时期,陕西第一产业的比重还将继续下降,但农业化进程将加快;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将继续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工业结构以劳动——资源密集型、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业将继续呈现重工业化的产业特征;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增长,随着工业化需求的增长,现代服务业将加速发展。
表1  三次产业在全省GDP总量中所占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总量
数值(亿元)
支柱性产业
753.72
3842.08
2255.52
6851.32
比例(%)
11.0
56.1
32.9
100
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09  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
图1  2008年陕西省三次产业产值比较
图2  2007年陕西省三次产业所占的比例
(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
陕西省的产业内部结构趋向重型化,从第一、二、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看,2009年陕西的农业产值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所占的比例为61.6%,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仍是陕西第一产业的主题,轻重工业比重为1:4。工业八大支柱产业大多是重化工,其中能源化工
、装备制造、有金属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成为绝对的产业力量引领并支撑着陕西工业的增长。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低,仍旧以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