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比各产业对GDP的影响来说明云南省的工业对GDP的突出贡献,再运用区位熵分析方法,以2003与2009年为考察期,以全国为参照系数,选取了14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云南省各工业行业的区位熵以及行业结构、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云南省工业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云南省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优势行业以资源支撑型为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面临竞争力衰退的压力,工业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工业结构偏重,轻工业发展不足,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特殊自然条件和资源,国家产业政策及国内外工业发展趋势,提出了调整和优化云南省工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工业结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
1、云南省工业结构变动现状
近年来,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并非一成不变,其成长过程是一个朝着合理化、协调化、高速化方向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过程。云南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一手抓抗旱保民生,
一手抓生产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综合配套,全力克服百年特大干旱和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物价总体平稳,工业企业平稳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支柱性产业2003年云南省生产总值(GDP)完成24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长8.6%,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8.95亿元,增长5%,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67.76亿元,增长10.4%,对GDP增长的贡献为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92.09亿元,增长8.6%,对GDP增长的贡献为3.1个百分点。而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616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63.9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0.3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523.93亿元,增长13.4%。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0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904.38亿元,增长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8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19.72亿元,增长9.8%。
图1 2005-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属于云南支柱产业的烟草制品业完成增加值689.82亿元,同比增长11.4%;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42.36亿元,同比增长16.6%;矿产业完成增加值670.57亿元,同比增长6.3%。6大高载能行业共完成增加值7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6%、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1%、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6%、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0.9%。
全年原煤产量8921.02万吨,比上年增长3.0%;发电量1173.82亿千瓦小时,增长12.9%;粗钢产量1049.05万吨,增长16.4%;钢材产量973.3万吨,增长16.3%;十种有金属产量215.8万吨,下降0.4%;水泥产量5046.45万吨,增长25.8%;卷烟产量691.58万箱,增长1.8%;成品糖产量223.91万吨,增长6.1%。从上述数据中总结出:从2003年到2009年,云南省主要的经济来源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其中云南省的支柱工业主要是传统制造业和少数新兴制造业。
从2003年到2009年的工业大类行业区位熵分析看,云南省的工业主要包括采矿业、传统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云南省采矿业中,主要以煤炭、黑金属、有金属和非金属等原材料的采掘为主,虽然这几项的专门水平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这种工业形势为典型的粗放型工业,它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云南省2003年和2009年工业大类行业区位熵
行业 | 2003年 | 2009年 | 行业 | 2003年 | 2009年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0.71 | 1.17 | 饮料制造业 | 0.61 | 1.12 |
黑金属矿采选业 | 0.90 | 2.70 | 烟草制品业 | 20.74 | 19.42 |
有金属矿采选业 | 3.54 | 3.61 |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 2.85 | 1.74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36 | 2.50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41 | 1.35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0.00 | 0.00 | 医药制造业 | 1.19 | 1.34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2.43 | 1.92 | 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06 | 1.43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61 | 1.15 | 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06 | 3.90 |
2、云南省工业结构存在的不足
2.1工业结构不合理,新型制造业和高新工业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少。
工业结构、工业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确定不合理,其突出表现是传统制造业比重大,新兴制造业比重小 ,工业结构各部分严重失衡。大多数工业都只停留在依靠原材料来进行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特别突出,其附加值较低。例如,云南省化学工业以基础化工原料和化肥为主体的高耗能产业格局近期难以改变,行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企业新产品开发力度不足,但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明显,大部分主要产品供过于求。高耗能产品如电石、烧碱、焦化等产业发展迅猛,促成能耗总量增长过快,由于产品生产工艺相对稳定,大规模改造需要资金和先进技术,单位产品能耗大幅度降低的难度较大。
2.2云南工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不畅、融资体制不顺,投资缺乏既严谨又宽松的法制环境。
工业的投融资体制市场化程度低,政府行为彩浓厚,导致投资者积极性不高,投资顾虑较多,所以,积累、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政府投资的资本化运作程度低,政府资金无偿划拨、周转不灵、回收不了的情况广泛存在。政府投资的引导性不足,多元投资格局
难以形成,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乏力目前129个县,90%以上的是赤字政府,一方面可用的财力减少,另一方面是引导社会投资作用不强。
2.3技术创新制度难以适应正在加速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新型工业化必须以强大的技术研究发明和转化能力作为支持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然而目前云南在技术创新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缺陷。首先,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由于产权制度的缺失,企业和企业家不能分享到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最终收益,导致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创新的原动力,主动投资兴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的企业还较少。其次,鼓励个人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企业家可以说是创新的灵魂,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企业家才会有人才的集聚、资本和技术要素的集中。但是,云南的企业家市场化程度低,鼓励企业家创业和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够完善,激励竞争的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增强。
科研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云南省由于处在高原地区,经济落后,融资渠道不畅,造成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较少,致使高新企业规模不大,发展不足。
2.4对工业产品的包装运转不足,缺乏区域形象整体宣传力度。
2.5环境保护不足,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很多城市过度开采挖掘煤炭、有金属等资源造成城市地质塌陷,地下水资源枯竭。但是,尽管各地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在实际执行中依然存在盲区和侥幸心理。
2.6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产能不断扩大,但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开始持续下降。形成了制造环节处于附加值最低端的“微笑曲线”现象。
3、推动云南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3.1以清洁生产为基础,以环境管理为核心,以资源回收利用为突破口,建设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
在工业生产中遵照“3R”原则,发展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核心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率;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3.2调整评价工业发展指标。采用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相结合,这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反映发展水平的指标,又有反映动态变化的指标,以便达到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3.3加大对工业发展的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技术创新突破区域资源环境约束的综合决策和管理协调机制。提高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的区域技术引进、吸收与扩张能力。
云南省启动了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不断采用世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烟草、电力、化工、矿产冶金等支柱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企业集团实力不断增强。今年1至8月,17户省属企业累计销售收入1756.08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利润59.19亿元,同比增长87.2%;累计完成增加值275.67亿元,同比增长 25.95%。云天化集团等5户企业资产规模超过500亿元。促使工业结构向“结构效应”与“集中效应”协调方向发展。提高工业产品的包装水平,加大特工业产品的宣传力度。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金融IT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业园区的集约功能开始凸现,40个省级工业园区和40个工业强县建设取得成效。
启动了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推进重点产业创新、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等8
大工程。全省工业企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强化创新意识,完善政府投入引导机制、企业投入激励机制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实施了工业强省战略和质量兴省战略,制定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5年行动计划等12个配套政策措施,启动工业发展“双万亿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双百工程”,实现100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100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示范项目。
3.4面临着众多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不仅加强向两端的研发和品牌环节投入而且还进一步向全新的服务领域拓展。制造型企业不再只是向客户销售实物产品,而是销售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在内的使用价值包。使用价值包中可以包含有形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支持、自助服务和知识等内容。这种从以产品为主导向以服务为主导的转变过程被称为制造业的服务化。
3.5积极扶持和发展特优势工业。
云南省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但有金属等自然资源丰富,这些特有的条件决定了云南在选择重点发展工业产业时,必须避免与其他地区雷同,必须发展其特
优势产业,要重点发展以特生物资源加工业、新兴制造业等为主的特优势工业,不断利用云南省的优势走一条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和高收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优势特产业发展迅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显著。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云南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疫苗研发和制造商;建成了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锡化工加工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基地;以民营企业云南锗业为核心的国家锗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正在推进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实效,去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44亿元,其中,制造业54.8亿元,软件服务业52.64亿元,软件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4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