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6期ECONOMICRESEARCHGUIDE
总第234期SerialNo.234
No.16,2014经济研究导刊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已成长为中国的支柱产业。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被列入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核心部分,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陕西、甘肃两地,南边有云南、贵州,西面直通青海省,东邻湖北、湖南,它包括四川省的15个市
(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和重庆市的31个区县(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石柱),是中国第三大城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 840.7万,GDP 总量约1.58万亿元。
在2011年通过的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成渝经济区推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八大支柱产业支撑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其中有一项就是建立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成
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的发展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
一、产业空间布局
从重庆市发展来看,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北部新区、沙坪坝、渝北、渝中、江北、北碚、南岸、万州、涪陵、江津等地。目前已经形成以西部新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和两江新区为核心的产业布局。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中西部IT 高地。
而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形成了一个中心(成都)、两个基地(成都、绵
阳)、多个园区
(乐山、广元、德阳、遂宁)的产业格局。该格局主要集中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范围内。也从地理位置来看可以认为其是成都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布局情况。
二、产业发展规模
2010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 359.14亿元,比上年增长46.27%,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高19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13.2%;实现利润总额83.70亿元,
较上年增长27.43%。其中,全年电子制造业销售收入978.68亿元,同比增长47.2%,占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72%,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1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20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380.46亿元,同比增长43.9%,占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28%,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2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7个百分点。2010年重庆市笔记本电脑产量300万台;手机产量700万步,同比增长163.8%;厚膜集成电路产量600万块,同比增长46.52%;集成电路产量14.06万块;空调器产量600万台,同比增长53.75%。在2013年,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总产值的23.7%,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与汽车产业双轮驱动推进重庆市经济的发展。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2934.67亿元,增长22.9%。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23.7%,占比达24%,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各类智能终端产量突破1.3亿台,全球每4台电脑就有1台重庆造,重庆笔记本电脑单台价值提高12.5%,
2012年成都双流工业集中区光伏光电产业园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
收稿日期:2014-03-26
作者简介:景洋(1988-),女,山西朔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王继博(1988-),男,河南登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城镇化与城市经济研究;冯颖(1989-),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现状分析
景洋,王继博,冯颖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已成长为中国的支柱产业。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被
列入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2011年通过的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更是将成渝经济区推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规划中详细描述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其中的一个产业近年来获得了明显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招商引资能力不断增强。主要通过分析研究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发展的现状,从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发展基础和特方面对其进行描述,以便于对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集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4)16-0301-03301——
园销售收入达到1 400亿元,广元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绵阳经济开发区数字家电产业园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遂宁经济开发区微电子产业园销售收入达150亿元。2013年成都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 722亿元,增长2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6.2%。计算机产量达5 916万台。双流新兴电子信息产业49家规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11.33亿元,同比增长84%;当月工业总产值42.12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6.18亿元,同比增长116.1%。主营业务收入411.83亿元,同比增长98.5 %;利润总额-12.04亿元,同比下降224.5%;利税总额-7.69亿元,同比下降378%。温江区光华片区也提出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举措。全球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装着成都生产的芯片,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是“成都制造”。在联想、仁宝、纬创和长虹、九洲等企业的带动下,成都地区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三、产业发展基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这一良好的发展背景为区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电子信息产业在由东向西的转移,成渝经济区承接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逐步凸显。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军工电子比重大,是军工电子的主要基地,具备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
从重庆地区发展来看,具有相当数量的政策来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
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设北京等3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通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市引进软件中高级人才优惠政策的规定》、《关于加快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建设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建设软件产业人才基地和培训中心的意见》均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大量著名企业如茂德科技、惠普、IBM、微软、海尔等等纷纷落户重庆市;重庆市还建成了北部新区软件园区、西永软件园区以及重庆市大学科技园等这样一些软件园区,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新建重庆软件学院等6所高等院校和应用技术研究院等3个综合性省级科研机构,以及100余个国家和市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十五”期间,重庆市信息产业行业共取得自主创新科技成果1 500余项,推出了世界上首部TD-SCDMA(LCR)手机功能样机和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 3G手机核心芯片,研发出第一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平台—SCDMA无线接入技术,为中国3G通信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做出了贡献;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完善,例如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硅材料项目、3G终端(数据卡、手机)产业链、汽车电子产业、数字医疗、自动化仪表产业中都有相应的企业在不断地落户重庆地区,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在不断的扩大和完善过程中。从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来看,也是属于不断的发展中,为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交通运输能力也同样获得大幅度改进,2013年全社会累计完成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为17.14亿人、841.78亿人公里,分别增长8.6%、11.4%;完成货
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为9.74亿吨、3 000.6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7%、13.3%。其中民航客运、公路货运增长最快。2013年民航客运量达到1 461.32万人,同比增长16.4%;公路完成货运量8.07亿吨,增长13.2%;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从资产信贷规模来讲,2013年重庆市银行存贷款增量同比实现成倍增加,仅12月末,人民币存贷款比年初新增额分别为3 258.84亿元和2 222.23亿元,分别比上年多增154.57亿元和90.33亿元。
2013年,成都市出台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成都工业经济差异化转型发展》,报告将成都的产业发展分成3个发展层级,重点推进13个产业。而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则又明确了包括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等10个重点领域的发展。目前成都拥有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
—成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四川军工目前是中国规模较大、门类齐全、装备精良、科技力量雄厚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在电子战装备、雷达及空管系统,以及若干配套元器件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13年,德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区内产业比重已达15%。德阳经开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7家,各类企业专利申请已达424件。2013年,德阳经开区落户项目84个,总到位市外资金126.09亿元,同比增长29.72%。
四、产业发展特
重庆地区和成都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上面各有侧重,为区域内的互补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重庆地区来看,两江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重点发展计算机、液晶显示、集成电路、软件等产品,旨在打造全球最大的PC整机生产基地和亚洲集成电路旗舰基地。渝中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着力打造咨询设计与数字传媒产业基地、软件及信息系统集成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空港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电子、数字医疗、PC零部件等产品,旨在打造数字医疗、汽车电子生产基地。港城工业园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数字视听和汽车电子等产品,打造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生产基地。茶园新区重点发展通信和消费类电子、物联网等产品,打造西部重要的通信设备、物联网研发生产基地。同兴工业园重点发展数字化仪器仪表、LED、医疗电子等产品,打造智能仪器仪表、LED生产基地。万州工业园重点发展LED及光伏、PC零部件等产品。打造LED及光伏生产基地。
从成都地区来看,成都市以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信息服务、汽车电子、新一代通信、计算机制造、物联网、信息安全、军事电子、电子元器件、太阳能光伏为特;德阳以大
302——
(上接280页)好地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为了使中国各个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社会会计制度能够保持同步,中国颁布了相关的一些准则和法规,来督促和监督各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能够更加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各个高校的会计制度也不可能一直都符合社会的发展,虽然
中国实行的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中国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但是中国现在实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中国各个高校的会计制度的使用仍然不能够很好的统一,这会导致中国高校会计核算口径的不同,而难以比较和测量,比较混乱。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会计的相关科目的设置仍然不够完善。虽然已经对资产类和负债类的科目进行了比较合理的丰富和发展,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我们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对会计科目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来弥补它存在的缺陷。
2.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相关研究
如何使高等学校的会计制度进一步的发展,是每个高校应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下面从几点建议是针对中国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第一个比较重要而且急迫的任务是统一各个高校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口径,这样使得各个高校之间的财务更加地具有可比性,而且对一个高校来说,不仅有横向的可比性,而且还具有纵向的可比性。第二就是对各个高校的会计核算的科目进行科目的增设,使得会计科目更加地详细和完整,使得各个高校在查相关的记录是更加的详细和清晰。
对于高等学校的会计制度的革新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问题会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相应地做出调整。
三、总结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当代各所高校的会计制度的一些改革措施,使得高校的会计制度得到很大程度的补充和改善,进一步优化了中国高校会计系统的结构和体系。高校的财务报表更加的透明化和阳光化,为以后中国高校的会计制度能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我们接下来应该做的是保证把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靳燕,郭景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探析[J].会计之友,2012,(32).[3]邵淑宁.关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修订)(征求意见稿)》相关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32).
[责任编辑陈鹤]
型装备控制系统为特;绵阳以雷达、光电子、数字视听、平板显示为特;乐山以半导体、太阳能光伏为特;攀枝花以冶金自动控制系统和装备为特;遂宁以电子元器件为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84-290.[2]李怡.中国信息产业集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38.
[3]牛旭东.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5:78.[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74.
[5]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Z].2011.
[6]刘杰,黄德林.重庆市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黄友兰,李幸漪.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现状与提升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7).
[8]李安云,翟静.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实施区域品牌运营的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9]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发展规划(2008—2017年)[EB/OL].成都市经信委网站,2008.
支柱性产业The Situ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luster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JING Yang ,WANG Ji-bo ,FENG Y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China )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now been a pillar industry in our country.In 2009,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was listed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in 2011,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regional planning has made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a new growth pole of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lanning describes the modern industry system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s development detailedly.As one of the industry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ed obviously an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The scal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has been growing ,and the capability of investment promotion has been constantly enhance.This passage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luster in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which was described in industrial space layou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cale ,found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The main point is to understand the industry.Key words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dustrial clusters
[责任编辑陈鹤]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