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初探
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通过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实现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浪潮的不断推进,产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地选择好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盐城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盐城市产业经济前所未有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品牌响、质量好、市场份额大的特产业和特产品,一批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区域生产集中度高的特加工体系,一批依托人力、技能、智力优势形成的特产品生产企业体,形成了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支撑着盐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农村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
  截至2003年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7个,进入超市的农产品已达到648个,其中部分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家乐福等国际知名的大超市.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7个.经市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已达60个.全年新办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43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两家.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二工业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新趋势
  工业对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批特产业呈现出集化发展的新趋势,全市20多个产业集初具规模,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皮鞋、油田机械、制鞋机械等10多个产业集规模达5 亿元以上.重点企业支撑力量增强,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过十亿元的规模企业6家.悦达、森达、马佐里、磊达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工业快速增长的支撑力量.积极探索盐城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2003年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610个,省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1个;新产品销售率达26%;累计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3家;
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三新兴服务业发展初见端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服务业总体呈加快发展态势.2003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其中通讯、住房等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活跃,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新型流通业态迅速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和现代物流企业不断增加,全市成交额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达16个.全市共新建、续建和扩建景点项目24个,完成投资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初步形成了独具特的生态旅游业.
  四区域协作取得新进展
  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出口产品结构进-步优化,形成了以玻璃工艺品、长毛绒玩具、纺织服装、机械和汽配等产品为龙头的一批具有地方特的出口产品.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所占出口额的比重达29%.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全市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70%集中在各类园区.区域经济合作取得较大进展,积极实施全面接轨上海战略,加强盐常
挂钩合作,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步伐,积极接受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辐射,区域合作项目进展较快,上海工业园建设开始启动.
  二、盐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盐城市现阶段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整体产业结构仍处于低层次的演进阶段
  盐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实现了一次飞跃,由一、二、三的排序升格为二、一、三的序列,2000年实现再次飞跃,提升到二、三、一序列.到2003年,全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为::,全省为::,而盐城市为:44:.虽然盐城市也和全国、全省一样进入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社会阶段,但盐城市"浓厚"的农业经济氛围和二、三产业连续多年缓步前行的格局,则表明了盐城市与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有实质性的差距.
  二产业经济总量偏小
  盐城经济总量在全省中的比重一直偏小,各行业规模不大.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盐城GDP
占全省GDP比重为%,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在按营业收入排名的全省五十强大型企业集团中,盐城市只有悦达集团于去年入榜,全市百户大企业集团营收超十亿的只有8家,并且悦达集团营收总量接近于其他七家企业集团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