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蜗牛
教学目的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历,读课文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生活经历,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蜗牛的行动方式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王字旁,是以前学过的“王〞字变化而来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拟字变成偏旁前后的差异。如“王〞变成王字旁后,长横变成了提。“玩〞字的左右两局部要相让。
为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本课局部生字标注了拼音。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语气词,要读轻声;“全、变〞是三拼音节,要把音节拼读完好;“吧、发、芽、爬、呀〞都有一样的韵母,可以比照着读一读。
学生初读课文,会遇到一些没有注音的生字。对于这些不认识的字,要充分发挥连环画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猜读。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中的生字,图画已做了明显的提示,联络生活经历,学生就能猜出是什么字。受方言的影响,有的学生猜出的字与生字的读音可能有差异,老师可安排互动交流的环节,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此外,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如:结合语境和生活经历、借助形声字等,不要孤立地去认。
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可以借助生字与熟字的联络,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2)写字。
本课4个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对、妈〞是左右构造,左窄右宽,要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全〞是上下构造;“回〞是全包围构造。要提示学生注意不同的字形构造,每个偏旁的书写是不一样的:左右构造的字,偏旁显长、显瘦;上下构造、全包围构造的字,偏旁显宽、显扁。让学生知道,写合体字要有左右、上下、里外互相协调的意识。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与熟字组成新词,如“不对、比照、上回、下回、回来、回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朗读指导
本课的学习要防止一上来就是老师的示范朗读或者播放录音。要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借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方法猜一猜。在学生能正确识读生字的根底上,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再进展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课文主要由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组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如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温和的语气,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天真、得意的感觉来。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蜗牛妈妈或小蜗牛,分角来进展对话。
还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读出感受。比方通过“已经〞一词,可以强调小蜗牛错过了原来的季节,分别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本课轻声词语比拟多,如“妈妈、孩子、叶子〞。结合平时的口语表达,注意“吧、呀、呢〞等语气词的轻声和“着、了、的〞等助词的轻声。轻声词语的朗读,可以在句子中随语流细心体会。
理解运用
本文理解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对于蜗牛爬行速度的理解。假如学生对蜗牛完全不熟悉,不知道蜗牛是一种爬行非常缓慢的动物,那么就很难理解课文内容。老师可以在课前出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理解蜗牛及其行动方式,从而扫清这个潜在的认知难点。
本文粗浅易懂,教学时不必分析讲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能理解课文内容即可。可以借助图片或表格等直观形式,让学生梳理课文信息,弄清楚四季代表性的事物,尤其是树叶的变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络生活经历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然的好习惯。
积累运用
积累描写颜的叠词“碧绿碧绿〞。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以及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查介绍四季的特点的资料,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的
1.认识“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能借助图画,猜读“蜗、芽、莓〞等字,正确书写“对、妈〞2个字。
2.能对照插图、联络生活读懂课文,理解春、夏季自然的变化,感受童话阅读的乐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1播放歌曲,话题交流
1.导入: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的歌词写的是哪两种小动
物。
2.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觉得这首歌中唱的小蜗牛有什么特点?
活动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蜗牛 歌词课件出示蜗牛图片)
3.过渡: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答案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板块二 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活动1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zhù hái wán bɑ    yɑ jiǔ huí quán biàn
课件出示 住  孩  玩 吧 发 芽 爬 呀  久 回   全 
(1)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
(2)老师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学生汇报交流识字方法,老师相机用课件展示、指导、点拨,帮助学生强化识记。
(1)动作识记:爬。
(2)加一加识记:住、孩、玩、吧、芽、呀、回、全。相机学习王字旁。
(3)数笔画识记:久。
活动2再次读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2.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