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习俗满分作文5篇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佳时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重阳节的习俗满分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的习俗满分作文1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
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喝什么酒?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
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
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阳节的习俗满分作文2
九月初九重阳节,既是登高赏菊的时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节日。
重阳节这天,妈妈因为要上班,爸爸就一个人带我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一见到他们,我就赶紧呈上精心制作的节日贺卡,祝他们节日快乐,奶奶见了脸上笑成了一朵花,直搂着我不停地说“心肝宝贝真乖,真懂事啊!”爸爸则是一到家就到厨房帮忙,一会儿洗菜、一会儿扫地,忙得不亦乐乎,嘴里还不停地和奶奶聊着家长里短。吃饭时,他吃了一碗就不吃,奶奶忙说:“怎么吃这么少?你刚才干了那么多活,再多吃点吧!”可爸爸却说:“我饱了,你们慢慢吃吧。”说完又到厨房忙了起来。
爸爸并不是只重阳节这一天才孝敬爷爷奶奶,平时,他不论工作多忙,事情多繁杂,都坚持每个周末回老家一趟。每次爷爷奶奶都高兴地叫我们坐着看电视就好了,不要忙这忙那的,好像只要我们回家就是最大的满足了。我们觉得“孝敬”老人就要常回家看看,帮长辈捶捶腰、倒到水、做做家务,可爷爷奶奶却认为只要听他们说说话就行,他们还总是反过来帮我倒水,对我嘘寒问暖,我一流汗他们就赶紧帮汗,一打喷嚏就赶紧给我添衣,对此我有时会感到厌烦,可他们却依然如故。
归根结底,孝敬长辈就是要理解他们、尊敬他们,可现实中却有不少孩子成了老人要孝敬的“长辈”,即使已长大成人,还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成文名副其实的“啃老族”。老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我们可能没有能力实现老人所有的愿望,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给他们更多关爱。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是老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满分作文3
还有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我趁10.1假期期间想亲手为爷爷奶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陪他们过个快乐的重阳节。
做点什么呢?我思前想后,后来爸爸说做重阳糕啊,不过有点复杂的,你最好去小区卖早点的叔叔那学下。吃完午饭我就立马去店里学习,只见糕点店的师傅正在忙着,还有几天就重阳节了,他们家重阳糕的卖得很好,我就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一道道工序我看花了眼。这时一位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这个太难做了,你还是做点简单的吧,这个要技术的”。
我回到了家,爸爸问怎么了?"叔叔说重阳糕难学的。”妈妈听到了说:“做饼好了,简单又美
味”。这主意好,因为之前妈妈在做饼的时候我有这一旁看过,我倒挺感兴趣的。妈妈很快帮我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米粉,南瓜,紫薯,白糖。我按照之前她做的方法先把南瓜和紫薯洗净放锅里蒸,15分钟蒸熟了,先把南瓜泥白糖和米粉搅拌均匀,那颜黄黄的真好看,然后再把紫薯糖和米粉搅拌均匀,紫是我最喜欢的颜。全部拌好我开始学妈妈的样子做小饼了,捏来捏去就是不圆,也学妈妈在紫的饼上加上黄的眼睛和嘴巴,黄的饼上加上紫的眼睛和嘴巴,做成了笑脸的形状。全部做好下来开煎饼了。这时妈妈说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牙不大好,最好蒸着他们吃。妈妈的心真细,不是她提醒估计这饼爷爷奶奶也吃不了了,10分钟后爱心饼热腾腾的出锅了,我把它们装进盒子里迫不及待的给爷爷奶奶送去。
爷爷奶奶听说饼是我亲手做的,一人拿起一块品尝了起来,连连夸赞我:“小乐乐你做的爱心饼既好吃又好看,棒极了!”只见他俩笑得合不拢嘴,我在一旁也自得其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以后我要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经常陪他们出去走走玩玩。
最后衷心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重阳节的习俗满分作文4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妈妈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我问妈妈,重阳节是谁的节日,妈妈告诉我,这是老人的节日。我想,今天我一定要表现乖一点,让家里的老人们都开心,所以早上吃完饭,我就告诉妈妈,今天我要包干家里的家务活,妈妈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安排我去洗碗,我小心翼翼的将每一个碗仔仔细细地洗的干干净净,妈妈看到亮晶晶的碗,夸我是个乖孩子,我心里也高兴的不得了。
很快,我就将所有的碗筷都洗刷完毕,看见爷爷和婆婆都坐在沙发上,我想,爷爷和婆婆经常会说腰疼,腿疼,自己还经常捶腿,于是,我给他们说:“您们辛苦了,让我来给你们做个全身按摩吧,让您们也试试我的手艺怎么样?”爷爷和婆婆听到我这么一说高兴的不得了,我站在他们的背后,学着大人按摩模样,在他们的背上按了又按,敲了又敲,爷爷和婆婆闭着眼睛,非常享受的模样,嘴里还不断地说:“哎呀,真舒服呀,我的孙子真有孝心!”连爸爸妈妈都夸我长大了,弟弟也跑过来模仿我的样子给他们按摩,听到大人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我下定决心不管是不是重阳节,以后我都要为他们按摩,为他们分担家务活,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重阳节的习俗满分作文5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农历九月九日,便是“重九”日,因为“九”是八卦中的阳爻,所以又称“重阳节”。同时,九九也称为长久之意。所以这天也是“老人节”。
重阳节有些习俗,比如要看望老人,节日通常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踏秋;传统食物为重阳糕、菊花酒;节日重在敬祖、敬老、感恩。
这一天,是我外公的生日。
早晨,为外公生日做准备,拿出我的零花钱,出门去了。我小跑着,去了文具店,买来彩纸和笔,又跑去蛋糕店,买来一块小蛋糕,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把蛋糕放在桌子上,拿出彩卡纸,开始写贺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