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单元测试
1.刚诞生的时候,电影只是()的短篇。
A:几分钟
B:几十秒
C:几小时
D:几秒
答案:A
2.电影是()世纪当之无愧的伟大艺术。
A:十九
B:二十
C:十六
D:十八
答案:B
3.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电影大师()就曾经总结过,“电影越来越多地到文学和戏剧宝库中取材。”
A:吕克•戈达尔
B:贝纳克思
C:罗伯特•布列松
D:安德烈•巴赞
答案:D
4.曾经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这就是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A:普列汉诺夫
B:马克思
C:普希金
D:托尔斯泰
答案:A
5.现代艺术家()曾经说过:“每门艺术都不得不通过自己特有的东西来确定非它莫属的效果。”
A:克里斯托弗
B:格林伯格
C:波洛克
D:迪佛
答案:B
6.文学形象与电影形象的相通之处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A:图像性
B:虚构性
C:现实性
D:隐喻性
答案:ABC
7.以下对电影形象视觉表达过程描述正确的说法是()这几个方面。
A:这长出来的十分之一秒足以填满画格之间的空隙,形成类似于现场观看物象运动的视觉效果。
B:电影胶片的标准放映速度是每秒24个画格。
C:观众眼膜对物象的保持时间要比实际接触的时间长十分之一秒。
D:电影形象视觉表达的基础是视觉暂留的光学原理。
答案:ABCD
8.以下对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区别归纳正确的说法是()。
A:文学语言可以无限延长,而电影语言则必须考虑到电影的容量限度。
B文学语言多以时间叙述完成空间构造,而电影语言则是以空间构造带动时间叙述。
陈凯歌旧照
C:文学语言是诉诸想象的,而电影语言则是诉诸感官的。
D:文学语言富于隐喻性,电影语言没有隐喻性。
答案:ABC
9.摄影机可以代替某一个人物的眼睛,将周围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变化都按照他的所见所感加以表现。()
A:
B:
答案:B
10.如果以超过每秒24个画格的频率拍摄,就会形成高速摄影,表现出比拍摄对象现场运动速度更快的银幕效果。()
A:
B:
答案:B
第一章测试
1.城南旧事》是台湾作家()创作的小说。
A:龙应台
B:林海音
C:白先勇
D:林清玄
答案:B
2.1980年代初,最先将小说《城南旧事》改编为剧本的是()。
A:林海音
B:伊明
C:谢晋
D:吴贻弓
答案:B
3.在小说《城南旧事》中,兰姨娘和()相爱之后,离开了北京,双双奔赴新的生活。
A:思康
B:邱大哥
C:一涵叔
D:德先叔答案:D
4.()曾经对电影《城南旧事》做过这样的评价:“感伤的故事沁着温馨,消逝的人物留下笑周,凋敝的胡同别有情趣,这种/上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的情愫,赋予了《城南旧事》一种神圣感,淡淡后面透着凝重。”
A:郑洞天
B:戴锦华
C:吴贻弓
D:林海音
答案:A
5.()是“驴打滚儿”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A:宋妈
B:小偷
U林老师
D:小桂子
答案:A
6.惠安馆传奇中,年幼的英子有两个朋友,这两个朋友是()。
A:兰姨娘
B:秀贞
C:宋妈
D:妞儿
答案:BD
7.1980年代上映的电影《城南旧事》对小说《城南旧事》中的故事进行了删减和改编,着重表现了()
A:爸爸的花儿落了
B:我们看海去
C:兰姨娘
D:惠安馆传奇
E:驴打滚儿
答案:ABDE
8.对电影《城南旧事》和小说《城南旧事》之间区别归纳正确的说法是()。A:小说中的小偷是为了弟弟读书才去偷东西的,电影中的小偷是为了自己挥霍才去偷东西的。
B:小说中的秀贞和穷苦的大学生思康相爱,电影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点。
C:小说开头描述的是典型的冬日居家场景,所用叙述口吻是童年英子的口吻;电影开头则采用了一组空镜头,配合画外音,着力表现了一种老年人思念故土的情愫。
D:为了强化“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这种情绪积累所
构成的特殊味道,影片格外突出了骊歌的作用。
答案:CD
9.《城南旧事》的故事背景就是北京的城南,林海音的童年居住地。()
A:
B:
答案:B
10.电影《城南旧事》中为了强化观众的感受,直接安排了思康出场的镜头。
()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