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就能得以发展。器乐毕竟只是少数人能够接近
的,只是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伊达这样认为。歌唱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本能的音乐行为,以人的歌喉作为工具,以语言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为表现形式,抒发出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音乐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歌唱是给予人们艺术感受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普及音乐教育最切实可行,最有实可行的途径。良好的歌唱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教学大纲指出:“歌唱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有效手段。题材丰富、内容健康﹑形象鲜明的歌曲,富有表情的歌唱最能教育学生。”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那些作用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一.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歌唱教学在德育方面的作用
歌唱是对人的语言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好的表现。音乐的作用不仅在于娱乐,它还有很强的美育功
能和德育作用,音乐教育是优化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这是早已被教育家所肯定和教育实践所证实的。作为美育﹑德育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的音乐教育同青少年一代的品德﹑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通过歌唱方式的艺术形象去激发人们的美感。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伊达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强调“以母语音乐为基础”,在他构建的全面音乐教育﹑确定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首选。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历程,就像长江黄河水一般源远流长,是是激励我们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文化财富;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宝藏;
年轻一代的宝贵财富。在很早以前我国的进步人士就利用“学堂乐歌”来激励国人追求解放﹑民主,宣传爱国主义,废除封建礼教,关注国家兴亡的手段。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音乐人就利用歌唱的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斗志,这一批批与时代相符的进步歌曲成为了国人战斗﹑建设的有力思想武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为祖国的解放﹑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国家教育部也在1982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人民众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行国旗国歌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中的体现。但是,十年动乱以来,国歌不唱了,不少青少年甚至不知道歌词,不了解它的意义。国旗在人们的观念中也很淡薄。因此,我们应当利用这次人代会通过国歌决议,重新确立国旗的机会,在广大人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普遍开展热爱国旗﹑国
歌的教育。”例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首先介绍这首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并对歌词进行分析,而后听录音范唱。学生在庄严的声、器乐声中,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雄伟与号召力,
歌颂妈妈的歌曲
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教师不断的范唱的引导,让学生感知构成这首歌曲的各种音乐语言的特殊用途。整首歌曲与高潮的合理布局所产生的力量等,使学生在情绪勃发在激动中,产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学好这首歌曲的愿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不断深化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在感受作者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中,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坚强的报国之志升华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在教唱《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首歌曲时,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通过小乌鸦与乌鸦妈妈的对话,使学生受到“尊老”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我们从小懂礼貌》的歌声中,使学生受到“遵守纪律,尊敬师长,互相帮助”等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精神得以激励,心灵得到净化。
要在歌唱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师也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巧妙地把德育融入审美教育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真正的做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对学生的道德、情操、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知识,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促进学生身心健激发人的情感的直接动力。因为歌词往往是深入人心,康发展方面都有显著作用。.是教育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但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中小学音乐歌
唱教学是带有浓郁感情彩和思想倾向性的艺术,对提高学生鉴别真、善、美形成高尚的情操,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品质与纪律教育等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美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歌唱具备了旋律,节奏和声音等音乐之美,好的歌曲会给人以美感、教育和启迪。歌唱不仅能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还能使学生参与到创造音乐之美的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音乐美感。在歌声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种种美好事物,获得种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产生诗情画意的遐想;使学生在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想象中歌唱。中国传统乐论《乐记》中所说“乐者乐也”一语说出了音乐的本质。歌唱是表现音乐美的最佳途径,《乐府·传声》强调“欲求乐之本者,先从人声始。”我国古代唱论提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可见人的歌喉是最纯洁、最卓越的乐器。
二﹑歌唱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素质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的重点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基础音乐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正在达成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歌唱教学又是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歌唱教学是学
生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是直接与情感相连,与心灵相通的。歌唱本身存在着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形式﹑情感处理方法﹑分析音乐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让学生通过歌唱来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唱歌把歌曲的思想内容充分的表现出来,歌唱教学是对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音乐教育
孔子说:“兴与诗,立与礼,成与乐。”他主张教育学生把音乐和诗﹑书、礼放在一样重要的位子,把音乐也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孟子说:“仁信不如乐声之入人
深也”。他的这一见解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见解是相通的。音乐对于人的性格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应该列入学校的教育课程里,歌唱教学是适合这种教学方式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着自愿努力学习的意向。音乐的本质是令人愉快的,在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中学习,就像是一种存在于人类心灵的契合的血缘关系。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深受教育家的青睐,高度重视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因为歌唱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享受。不懂音乐的人就是不完美的人,人的高雅审美情趣是人才素质优化的必然需要,而歌唱教学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之根在于歌唱,歌唱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它是应该深受重视的。通过歌唱教学能培养学生的专
业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作为美育重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要使其真正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作用,就必须做到普及中小学音乐教育,只有普及音乐教育才能推动全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我国的音乐事业的发展。
三.歌唱教学是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就必须普及音乐教育。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待深入,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我们急需向他人借鉴成功的经验,更需要深入学习,以真正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但是要避免抓到别人一点皮毛就以为是奇货可居的幼稚病。就算全面掌握了别人的成功经验,但在与自己实际相结合,运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时也必须避免照搬套用的盲目做法,要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对症下药,防止照般套用的可笑行为。
在我国的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欠缺,教育思想落后。而且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欠缺,学生根本就不能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也只有少数人能接触到器乐教学,在我国的这种情况下,要普及音乐教育,就“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只有通过歌唱教学才能做到普及音乐教育的全面性和普及性。因为歌唱”沃土。.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活动形式。人类自古以来就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歌唱活动一直伴随着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就连儿童在语言尚未发展充分的时候,就自发的开始唱歌活动。只有歌唱活动才能充分地表达人类的情感。歌唱教学作为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是最自然的音乐学习方式。歌唱是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无需进行机械操作,最少技术负担的活动。就算进行器乐教学,也不可能抛开歌唱的基础,也要以歌唱为主。只有当歌唱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转移到乐器学习中来,人们才能在器乐上获得美妙动人的音乐。
“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有力、效的手段,富有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最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因此,唱歌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都把唱歌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即使在器乐教学领域里得到举世公认的联邦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把不唱歌的学校批评为“沉默无声的学校。”德国如果不是在几百年间系统地在学校推进歌唱教学,他们的音乐文化不会发展到现在水平。可见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想在中小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就必须采取以歌唱教学为主载的音乐教育模式。只有做到歌唱教学的完善,才能真正做到音乐教育的普及。
四.歌唱教学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育方式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歌
唱教学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育方式。现行的各项教学内容中,歌唱教学占去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其他教学领域也大都配合歌唱活动进行学习。例如,在器乐教学和欣赏教学中都可以把相关的曲调作为歌唱的内容来进行练习,将器乐教学、欣赏教学与歌唱教学结合起来。
人声是最普遍、最经济、也是人类共有的乐器。它不受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不受文化教育程度、内在修养等主观条件的影响,只要有情、在感受,就能歌唱,就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心灵呼声。而且人声还是最.
美妙、最自然的乐器。无论何时、何地以歌喉为工具,以语言和音符的有机结合为表现形式,就可以抒发出人们内心的情感。而其他音乐活动多少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例如:器乐教学需要乐器;欣赏教学需要音响设备;而歌唱教学只需要一件伴奏乐器,如一把二胡、一支笛子、一支口琴都可以进行教学。并且在歌唱中学生掌握了识谱视唱能力,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音乐知识。
因此,把歌唱教学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方式,是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达到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五、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点
在教育实习中,我发现歌唱教学课好像不太受同学们的欢迎,一节课中认真学唱
的同学寥寥无几。要不大喊大叫,课堂乱成一片;要不鸦雀无声,课堂死气沉沉。根本就谈不上是音乐歌唱课了。同时还发现学生对歌唱的方法存在着错误的理解,学生们认为音量的大小就是判断一个人歌唱得好与差的区别,觉得能喊上高音就棒。这都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到正确的歌唱方法,而使得这些学生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让学生对歌唱失去信心。从举例可以看出歌唱教学的重要性。《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上好歌唱课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教学。(一)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1.正确的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歌唱的基础。不正确的歌唱姿势直接影响学生歌唱、发声的好坏,和对歌曲情绪的表现。正确的歌唱姿势是:不论坐着还是站着,都应该保持身体的自然直立,头部要保持正直,两脚自然分开,面向前方。歌唱时应精神饱满﹑思想集中﹑表情自然﹑进入歌曲意境。
2.正确的呼吸方法
我国古代声乐理论指出:“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声乐界也有“谁懂得呼吸,之说。从这些论证里说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我们常见的呼吸”谁就会唱歌
方法有缓吸缓呼、急吸急呼两种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用较浅的呼吸方法,对于他们不能做过多的呼吸方法的要求。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指导他们逐步从胸式呼吸转向胸腹式联合式呼吸,让呼吸有一定的深度,学习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级逐步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为从本能地歌唱进入艺术的歌唱奠定基础。到中学阶段指导学生练习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可做一些力度渐强﹑渐弱与突变的练习。可以启发学生用“闻花香”、“打哈欠”、“惊讶”等生理动作来体会吸气时的腰腹部扩张感。还可以让学生用“吹蜡烛”的感觉去体会气息的控制。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体会到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学习歌唱。而要做到正确的歌唱呼吸主要是通过歌唱的实践来获得,教师就可以多组织一些合唱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打开喉咙的方法
歌唱的发声是歌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歌唱发声“打开喉咙”是获得美好声音的关键。教学中怎样打开喉咙呢?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去启发学生。比如打开喉咙﹑抬起软腭﹑下巴放松等。用“打哈欠”来体会提起软腭和打开喉咙的感觉。启发学生用“咬苹果”来体会上腭抬起时的开口状。教会学生不要追求过分的音量,更不能用“喊唱”,用自己声音的四分之一音量唱出就可以了。4.歌唱时咬字和吐字要准确清晰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否清晰,是直接关系到以词传情,以字带声的问题。所谓“字正腔圆”就是这个道理。而“字正腔圆”又是我国声乐演唱的优良传统。中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咬字、吐字训练,主要是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歌词的实例,教师可用示范﹑让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做到口型正确,唱准音,就必须按标准普通话读准字音。要纠正学生的方言音,和错误的发音。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歌唱时做到口齿伶俐﹑发音清晰。纠正学生歌唱时的发音不标准,吐字不清。
5.在歌唱教学中,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歌唱教学进行下去的前提,只有掌握到正确的歌唱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学生才能唱出放松、自然、圆润、动听、较有感情的的歌声,才能唱出学生自己理想中的声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歌唱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所谓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是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节奏与句法、连音与非连音、高潮与铺垫等方面的特点及艺术对比规律。运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机械的训练、演唱。”喜欢歌唱是大部分学生与生俱来的,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教学生正确的歌唱,并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歌唱的自信心。
(二)注重学生在“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1.“变声期”采用什么方法去保护?
“变声期”是发声器官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发声器官的生理变化特别大,应注意保护。“变声期”的孩子会发觉难以控制自己的发音,音域不稳定,发音不持久,音质粗糙,歌唱起来比较费劲,容易“跑调。”变声期间,男孩子的声带显著增厚加长,喉头突起,胸声增强,失去清脆,纯净的声音,嗓音变得低沉﹑浑浊﹑沙哑,严重时甚至会失音,歌唱中易出怪声。教师此时应正确引导,并、经常测试学生的音域变化情况。“变声期”练唱时应控制在学生的现有音域内,不可让学生勉强唱太高或太低的音。教会学生用轻声进行歌唱,告诉他们每次的歌唱时间不宜太长,达到积极保护嗓子的作用。以免学生对歌唱失去信心与兴趣。只有做到“练习保护相结合,练习中有保护,保护中有练习”,让学生顺利度过变声期,变出一条理想的好嗓子。学生才会对歌唱有兴趣,才会真正的喜欢上音乐课。
2.“变声期”从什么时候开始?
嗓音保护是一个人终身都要注意的问题,不只是“变声期”需要注意的问题,但“变声期”要特别重视。我在教育实习时就发现学生对自己“变声期”的嗓音不知该如何保护,使得许多学生造成声带水肿﹑充血等情况。而初中一、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