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吨和千克的换算第三单元 《千克、克、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nit 3 "Kilograms, Grams, Tons" Textbook Analysis and Teaching Suggesti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第三单元 《千克、克、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主要用途为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用数字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得在能严谨地思考,并有更多良好的解决方法,进而促进全面发展和提高。内容已根据教材主题进行配套式编写,可直接修改调整或者打印成为纸质版本进行教学使用。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这些内容安排在“有多重”和“1吨有多重”两个情境活动之中。教材结合“有多重”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1吨有多重”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千克、克、吨这几个量比较抽象,尤其是克、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千克、克、吨的具体概念,要充分利用直观操作,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使较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
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数学学习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或看到的;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千克、克、吨的认识,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及千克、克、吨的简单应用。这些内容安排在“有多重”和“1吨有多重”两个情境活动之中。教材结合“有多重”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1吨有多重”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千克、克、吨这几个量比较抽象,尤其是克、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千克、克、吨的具体概念,要充分利用直观操作,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使较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
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数学学习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举的例子尽可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或看到的;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1千克、1克、1吨多一些亲身感受。
2. 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
1千克、1克、1吨到底有多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要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等,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千克、克和吨,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教师也可以设计系列的体验活动。如逐步体验1000克、100克、10克、1克有多重。
三上第三单元学习者分析
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他们对质量和重量的最初经验是来自于他们对轻重的感觉,当物品在他们的手中有压着他们的手落向地面的趋势或者很难抬起时,他们就会体会到重量。他们逐渐就会执意到一些词汇:重、轻、更重、更轻、最重、最轻。这些远远早于学习衡量重量的时间,即便这样,这些概念仍然不像长度和大小那样直观,而且也不会出现在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在课堂中对轻与重的概念加以强化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活动达到目的。
2. 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实际操作活动
1千克、1克、1吨到底有多重?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要创造各种条件,准备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等,让学生进行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千克、克和吨,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教师也可以设计系列的体验活动。如逐步体验1000克、100克、10克、1克有多重。
三上第三单元学习者分析
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他们对质量和重量的最初经验是来自于他们对轻重的感觉,当物品在他们的手中有压着他们的手落向地面的趋势或者很难抬起时,他们就会体会到重量。他们逐渐就会执意到一些词汇:重、轻、更重、更轻、最重、最轻。这些远远早于学习衡量重量的时间,即便这样,这些概念仍然不像长度和大小那样直观,而且也不会出现在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在课堂中对轻与重的概念加以强化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活动达到目的。
有多重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安排了“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练一练”四部分教学内容。“有多重”这一教学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感知物体有轻有重,引出可以用千克和克做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目的是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一些秤和有关物体,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个弹簧秤以及一些物体(如一小袋米、一些苹果、几袋小包装食品、两个熟鸡蛋等),以便于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估一估,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安排了“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练一练”四部分教学内容。“有多重”这一教学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感知物体有轻有重,引出可以用千克和克做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称一称,掂一掂”目的是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一些秤和有关物体,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个弹簧秤以及一些物体(如一小袋米、一些苹果、几袋小包装食品、两个熟鸡蛋等),以便于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估一估,
称一称”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来实现。
(1)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2)实践体验,建立观念。①认识秤。②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重1千克;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估一估:估计一下1千克苹果大约是几个,然后再称一称;一:教师让学生一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然后以千克为单位一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质量。③建立克的质量概念(可参照千克的教学过程)。④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首先,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等活动;然后,用“kg”表示千克,用“g” 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3)巩固练习,实践活动。具体教学过程可参见前面的教学过程设计片段。
1吨有多重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来实现。
(1)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2)实践体验,建立观念。①认识秤。②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称一下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重1千克;掂一掂:小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估一估:估计一下1千克苹果大约是几个,然后再称一称;一:教师让学生一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然后以千克为单位一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的质量。③建立克的质量概念(可参照千克的教学过程)。④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首先,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等活动;然后,用“kg”表示千克,用“g” 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在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3)巩固练习,实践活动。具体教学过程可参见前面的教学过程设计片段。
1吨有多重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较少。教材首先通过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 “吨”,接着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感受1吨有多重;再通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还设计了多幅情境图,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吨有多重。
本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
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来完成。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从而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利用多媒体(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以此让学生感知1吨有多重。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的例子中,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吨”。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平时学生接触较少。教材首先通过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质量单位 “吨”,接着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感受1吨有多重;再通过练一练,联系生活实际,巩固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还设计了多幅情境图,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吨有多重。
本课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
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教学过程来完成。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从而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利用多媒体(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以此让学生感知1吨有多重。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的例子中,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