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        )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
  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        D.家庭保姆
2.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 
A.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B.美国的《劳资关系法》
C.德国的《疾病保险法》  D.1906年在瑞士通过的《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
3.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 
A.10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4. 我国《劳动法》发生效力的时间是(        ) 
A.1995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5年7月5日
5. 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的,劳动部门除了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外,还可责令支付( ) 
A 赔偿金  B 违约金  C 滞纳金  D 罚金
6. 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A .12个月  B .10个月  C .6个月D .3个月
7. 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A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
B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
C .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D .事件
8. 下列人员中不能够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是(      ) 
A.外勤人员                      B.出租车司机
C.电脑公司软件设计人员          D.铁路巡检工
9.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5  B.4  C.3  D.2
10.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支出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
A .计时工资B .计件工资C .加班工资D .职工福利费用
11.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年
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5  B.4  C.3  D.2
12.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规定
A 企业规章制度 B 劳动合同  C 法律法规  D 集体合同
13. 下列福利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新加坡
14. 在1997年《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其个人缴费年限累计应当满(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15. 集体合同生效的标志是(      ) 
A.合同文书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B.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书上签字
C.集体合同文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
16. 地方总工会是(        ) 
A.无独立法人资格          B.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D.受地方政府领导
17.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监察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        ) 
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 A.劳动检查机构          B.劳动督查机构
C.劳动监察机构          D.劳动检察机构
18. 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
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
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
19.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有权协调处理该争议的机构是(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人民法院                                  D.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 劳动保障法包括()
A、促进就业法B、职业培训法C、社会保险法D、劳动福利法
2.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
A、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  B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C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  D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
3. 国际劳动立法既有来源于()
A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联合国的有关文件
C、区域性有关文件                D有关双边条约
4.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的因素有(        )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                  D.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5. 以下哪些属于劳动法具有独特的基本原则()
A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B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C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险的权利的原则
D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
6. 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
A、参加劳动的权利  B、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7. 不属于劳动法中所规定的劳动者范围的有()
A公务员;B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C现役军人 D、家庭保姆
8.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C.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9. 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的用人单位包括(        ) 
A.文艺单位    B.体育单位    C.特种工艺单位    D.兵工厂
10. 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权在 ()
A 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B 企业劳动争议委员会
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 人民法院
11.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C.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2. 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A 谈判代表的选任B 确定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
C 交换资料            D 进行协商
13.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A当事人不同B、目的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
14. 劳动者在()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A 生育 B 负伤 C 升学 D 失业
15. 按照工资的确定方式,可将工资分为()工资
A 计时工资  B 实际工资 C 名义工资 D 计件工资
16. 缩短工作日主要适用于()工作。
A.有毒有害B.条件艰苦C.过度紧张D.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17. 在劳动法的体系结构中,属于劳动关系协调法的有(    )
A.工资法  B.劳动合同  C.集体协商  D.集体合同
18. 社会保险具有(  )的特征
A互助互济性    B自愿性    C营利性  D待遇差别性
19. 下列属于我国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的是(  )。
A某饭店雇佣服务员  B某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机关工作
C家庭雇佣保姆    D某学校食堂雇佣临时工
20. 社会保险具有的特征是()。
A 自愿性  B 社会性  C 强制性 D 互济性
21. 按照工资的确定方式,可将工资分为()。 
  A 计时工资  B 实际工资 C 名义工资 D 计件工资
三、判断题
1. 劳动法虽然有一部分也涉及财产关系如工资报酬和人身关系如职业安全,但这些关系是基于双方主体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
2. 劳动法中劳动的具有有偿性的特点。()
3.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是劳动立法的开端。( )
4. 我国现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
5. 劳动者的权利有参加劳动的权利和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6. 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
7. 劳动合同双方主体同时变更,意味着原合同关系消灭。( )
8. 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参加国民经济中某个部门的社会劳动,从而获得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作为其生活主要来源的状况。()
9. 书面劳动合同是法定形式。()
10. 即时解除合同是指劳动者依据法律规定以法定方式提前告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1.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但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12. 邮电部门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
13. 最低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劳动报酬,夜班津贴也应列入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
14. 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规定应当培训的,在上岗前应予以培训。()
15. 虽然缩短工时是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但用人单位无权自行决定缩短工作时间。(  )
16.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实施虽然具有强制性,但具体标准则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  )
17. 一般认为,当今世界的社会保障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福利型、保险型、强制储蓄型
18. 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年,本单位并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19.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包括调解、仲裁、诉讼三个主要程序。()
20. 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有,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依法处理原则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