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就业是和谐社会的民生之本
口红利期。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惟一
的在经济现代化到来之前就提前迎
来老龄化的国家。为迎接“银浪
潮”,要创造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条件,
特别要提高城市对就业的综合承载
能力。
失业
☆“十一五”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5%
“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将实现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
这是11月8日发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明确提出的。
纲要称,“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十一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3亿人、3亿人、1.2亿人、1.4亿人和8000万人以上,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步增长。[详细]
☆“摩擦性失业”成为就业难主要原因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看,目前所反映出的矛盾主要在于,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这种劳动力供求间的不匹配,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在我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劳动者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社会保障、劳动条件、工资报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用人单位在这些方面的进展却相对缓慢,不能适应求职者的要求。当然也不能排除我国局部地区过度依赖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忽视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这会直接导致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详细]
就业难题
☆就业难题关键在结构不在总量
结构问题是主要的。因为事实上,总量问题在任何国家都不是问题,因为你没有什么道理说这一个国家一定要有一批闲置出来的劳动力。人们谈到就业的总量问题时有一个常说的原因,即一个国家劳动力非
常丰富,与劳动力相匹配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则相对
稀缺。事实上,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布局,使用
什么样的技术进行生产,都是不同的。如果劳动力
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话,相应的产业结构就应该
逐步形成一个以最大化吸收劳动力的产业为主的发
展格局,就是我们常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像我
国改革以来的情形。
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使用劳
动越来越少,使用机器越来越多,而是什么能够提
高生产率,什么就是好的技术进步。而什么能够提高生产率呢?就是使用最丰富且最廉价的资源,这样的技术就是有效率的,就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仅仅是劳动生产率。现在人们衡量技术进步、衡量效率用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率,而不一定非得是劳动生产率。讲生产率的时候,要把所拥有的资源都最大化地加以利用,没有浪费。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力总量问题其实从来都不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详细]
☆女生求职仍旧“挤门缝”
一位参与过招聘的某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表示:女生处于劣势地位已成为招聘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不少用人单位即使不打出只考虑男生的要求,也会在具体操作中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平等处理。在筛选简历以及面试中的考量时,都会倾向于男生。这位负责人指出:“有些用人单位是嫌女生将来要生育,到时候还要聘用临时工接手她的一摊儿工作,为人事部门添麻烦;另一部分用人单位则戴着有眼镜,认为女生干活少或者认为女生工作质量没有男生高,实际上这是很落伍的意识,与当今的实际状况相去甚远。”[详细]
☆中国五年内将增劳动力3450万就业形势严峻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劳动力345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上,全国政协常委陈明德呼吁,通过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发展中的各种不平衡问题。当前,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今年全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总量为2500万人,预计可安排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为1400多万人。[详细]
就业政策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要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在制定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引进投资项目时,要将能否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结合。同时,要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
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是健全面向全体劳动
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培训是
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改善劳动力结构的根本出路。要整合培
训资源,完善培训制度,努力使每一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都
能够接受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愿意创业、敢于创业人员
的培训,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
就业能力和技能素质。[详细]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
☆就业政策:从积极扩大到比较充分
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于2002年,重要的标志是当年9月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再就业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就业方面规格最高的会议。当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出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确立了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基本框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当时制定这一政策的重要背景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已经基本完成,必须考虑如何帮助这批人走向工作岗位。
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自积极就业政策实施到2005年11月底,全国共有14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详细]
培训就业
☆学技术进城市中国800余万农民受惠于"阳光工程"
中国自二OO四年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以来,共计培训农村劳动力八百三十万人,转移就业七百二十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六点七。
据悉,作为一项惠民利民工程,阳光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产转岗就业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的快速发展。
阳光工程围绕当前农民工就业量大的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开展十五到九十天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等引导性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遵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