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第四单元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 2015.4.13 | 中心发言人 | 马宏 | 主持人 | 马宏 | ||||||
主题内容 | 地点 | 教师阅览室 | |||||||||
参加人员 | 马宏 李同涛 侯永志 | ||||||||||
中心发言人发言记录 | |||||||||||
一、单元整体分析 | |||||||||||
单元目标 |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4、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 ||||||||||
单元教材分析 |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 ||||||||||
单元重难点 | 教学重点: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41个生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 2、鸦雀无声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教学难点: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 ||||||||||
学情分析 |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
单元教学建议 |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 ||||||||||
课堂教学 实施策略 |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 ||||||||||
教学进度 | 《和时间赛跑》 1课时 《检阅》 2课时 《争吵》 2课时 《绝招》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4-5课时 | ||||||||||
主要练习 | 《语文配套练习册》、每课一练练习题、随堂练习 | ||||||||||
课外辅导 与活动 | (1)、辅导对象和形式 (2)对象:本班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 (3)形式: 1、利用课外时间辅导 2、利用学校午休时间 3、老师、家长相配合 (二)、辅导内容: 1、辅导差生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2、辅导中等生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3、辅导优等生内容:阅读能力方面和写话的训练。 (三)、辅导方法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 | ||||||||||
重点帮助的学生名单 | 李颖平 唐佳琪 李双平 | ||||||||||
二、单元课时教案 | |||||||||||
课题 | 14、检阅 | 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 |||||||||
过程与方法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情感态度 价值观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 |||||||||
难点 |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和“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 ||||||||||
措施与方法 | |||||||||||
课前准备 | 波兰的国庆节相关资料,备读课文,课件。 | ||||||||||
教学预设 | 教师 | 学生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检阅,看老师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吗? 3、师:老师带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的阅兵资料。这是当时检阅的情景。(画面定格,配上字幕:阅兵——国家民族的盛典)提问:——现在你对“检阅”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场面庄严、盛大、隆重,队伍整齐,精神面貌好…… 4、师:(让我们来看这幅图)这是波兰首都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都要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幸福、激动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在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你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这次检阅中,在这一队孩子身上,还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课文都已经预习了,相信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出示词语)自由读,生读,齐读。 仔细辨认这两个字:博截 搏栽指导:慕下面不能写成小 2、过渡:看来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相信通过学习课文你会有新的收获。 3、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围绕检阅讲了几件事?生说。(讨论准备参加国庆检阅的事;参加国庆检阅的事) 过渡:说的好的同学:同学们真会读书,能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说的啰嗦: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语言再简练些就更好了。 过渡:让我们走进这所学校的俱乐部,听听他们正在讨论什么事? 三、走进故事,深入感知。出示2-6自然段, (一)请同学们自己读读2-6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科左腿截肢了,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相信博莱克会理解的,为什么这么为难? 3、师: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啊!怎么办?谁打破了这沉默的局面,出示队长的话,指名读。指导读,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自信,再生读。 4、师: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 (二)、过渡:师:国庆节到了!广场上人山人海!街道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轮到儿童队员了,博莱克怎么表现的? 1、师:出示图。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你认为该读出什么语气?(自信) 2、引:同学们,博莱克不是普通的队员,他的左腿——(已经截肢),必须靠——(拄拐走路),现在却和全队——(保持一致)。在这4个多月的训练中,你能想象博莱克比别的队员付出了多少心血吗?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结合感情朗读): 师小结过渡: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的成绩。——再读12自然段。 4、出示特写画面,引导写话: 师继续引导: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同队伍保持一致。你们看,他高扬的头,他挺起的胸脯,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5、师:此时博莱克是什么心情? 6、师: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那就让我们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 7、师:你不仅看到了,而且还听到了他们在说话。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他们说了些什么? 这些小伙子真棒!小组中讨论他们为什么这样说。 8、师:博莱克得到这样的称赞是当之无愧的,为什么队员们也得到了表扬? 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师: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四、走出文本,升华认识。 师: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一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检阅,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 有一个拄拐的男孩走在队伍的第一排。 1、生:游行检阅时,把博莱克放在哪里?板书:博莱克 你还知道什么? 生:博莱克左腿截肢了,靠柱拐走路。 生:儿童队员们正在讨论博莱克要不要参加,正为此事感到难办。你从哪体会到的? 生:俱乐部里鸦雀无声。(停顿,无声)鸦雀无声什么意思?为什么? “棘手的事”。“棘手”什么意思? 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为什么?出示句子朗读。 生:第六自然段。师:连用了5个问号,多为难啊!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指导朗读:生读,谈感受;带着理解再来读;读的不到位,师范读,生读,齐读。领会大家的为难。为理解孩子的美好心灵做铺垫。 生说:如果告诉他,会很伤心的 ………… 体会孩子的善良。 生:队长的主意真高! 生:不愧是队长。博莱克一定会很高兴。 生: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 生: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 生: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学生自由写话(配乐)——交流汇报 生: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生: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 生: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生:骄傲、自豪 生齐读。 生齐读:出示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 生: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 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本学期的阅读目标,检查目标的落实情况。 检阅仪式理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不了解。通过检阅资料的出示,使学生更加了解检阅场面的庄严和隆重。 理解鸦雀无声,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棘手的意思。抓住关键词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通过文本补白,体会队长主意的高明,不歧视残疾人,让博莱克和普通的队员一样,给他自信。 通过文本补白,理解博莱克的自尊、自强和自信。 | |||||||||
作业与练习配置 |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 ||||||||||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 | |||||||||||
侯永志:《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对于“检阅”三年级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为此在上本课之前,我让学生看了“有关阅兵的仪式”,让学生对检阅有了直观的感受,也做了深入的了解。课前让学生结合收集的波兰的国庆资料,感受到在波兰举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的检阅,对博莱克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左腿截肢生活有哪些不便),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有了很好的铺垫。因为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观众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确是一个难点,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儿童队员在做决定时的矛盾心理来理解“这些小伙子”对残疾孩子的信任与关爱。我觉得“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我本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 在导入本课时,由于检阅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通过播放检阅的情境,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检阅场面的隆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文本的学习。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各位观众,现在像大家走来的是儿童队员。看,走在队伍第一排的是……你看到了什么?二是让学生想象博莱克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会博莱克的自尊、自强和自信。一个连走路都拄拐的男孩,在队伍中竟然走得那么出,此时,你想对他说什么;二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充分地与儿童队员对话,如:理解词语“棘手”,联系上下文,通过朗读体会这件事确实很难办。感悟他们的人文精神,不歧视残疾人,让他和普通的儿童队员一样参加检阅。三是通过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想象思考,从而获得情感的共鸣。因而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棘手的事情终于解决了,谁愿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博莱克呢?”“此时博莱克会说些什么?”像这样语言作品中存在的一些空白,需要学生在阅读中转换、补充、生成,这转换补充生成的过程,正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所以,补白想象,移情入境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马宏:感受人物心理活动 在让学生体会“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大胆想象、移情体验、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心理,从而感悟到人物的高尚品质。在教学到“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时,就让学生读12自然段,说说博莱克棒在哪里?有的同学说:“他虽然拄着拐杖,可还是走得非常认真,和全队保持一致,很自信。”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读出博莱克的自信,他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里面好几个同学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博莱克的坚强与勇敢,我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着此时的博莱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博莱克摔倒了,但还是坚强地爬起来”;“他比其他的儿童队员练得更刻苦,更认真”“早晨天刚亮,伙伴们还在梦乡中,他已经起床开始练习”……通过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博莱克的坚强与自信,体会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时,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那讨论时儿童队员矛盾的心理。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些小伙子棒是因为他们也走得整齐。”可见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入,于是我就追问:“难道观众这么说,仅仅是因为他们走得整齐吗?”于是又有同学说是因为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地决定:让博莱克一个拄拐的男孩走在队伍的第一排。可见学生感受到儿童队员对残疾儿童的关心与尊重,让学生明白“这些儿童队员棒在孩子对同伴的关心和尊重等”。 李同涛:读写结合,深化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理解了“这些小伙子”和“这个小伙子”分别棒在哪里后,让学生再看博莱克的表现,来感受他当时的心情,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关爱,让学生明白博莱克的表现离不开儿童队员对他的信任与鼓励。也让学生感受到这次检阅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整齐的队伍,更让观众看到了儿童队员美好的心灵。在最后设计了小练笔“检阅完后,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虽然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让学生写,但是当我在后来收到孩子们的练笔,我觉得学生在这堂语文课中确实体会到了儿童队员高尚的心灵,学生写得非常精彩。我把学生的一些精彩的句子摘录了下来:“‘队长对他可真信任,让他排在第一排,他也没有辜负队长对他的信任啊!’一名观众说。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存在了一些的问题:比如学生读书的时间比较少,在让学生感受“这些小伙子棒在哪里”前,可以让学生先静下心来先读一读前面的课文,再谈感受,也许学生会说得更好。另外朗读的层次不是很明显,特别是最后的三次引读效果不是最好,可能还可以调整一下。整节课的问题感觉有点琐碎,可能与紧张有关系,设计时没有的问题随口就说出来了,连自己也不清楚。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 曾有教育专家说过:“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一定不是一堂好课。”本节课我也在努力实践这一句话。可是由于本文篇幅较长,虽然也让学生们进行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师泛读、齐读等,但是,描写队员们为难的段落,让学生出来了,也进行了指导朗读,没有让学生多读几遍,感觉读得不到位,这是本节课很失败的地方,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觉得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的这节课虽然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之处,但是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了并为之而付出了,在探索教改的路中就又向前迈了一步!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