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超速扣分会计102 陈沁文 100624222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自古就与我国交流甚密受我国影响深远。日本文化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存在很大差异。怀着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我选修了“日本国家概况”这门课,认识了形形的东瀛文化。
注册机械工程师大一期间我选修过中日文化对比这门课,与日本国家概况的课程内容稍有重复。但是坐下来静静地听老师讲日本文化,欣赏PPT,偶尔看动漫,下课听听日文歌,实在是一件享受的事。
如果忽略政治的因素,单单用心去了解和感受日本文化,是一件有趣又令人着迷的事。说起日本,大家都不忘樱花,富士山,寿司,和服。对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日本的文化还包括宫崎骏的动漫,久石让的音乐,岩井俊二的电影,以及柏原崇,中孝介,山下智久等很多优秀的日星。但是也会有人不忘提起日本火热的情娱乐产业,恐怖电影等等。有点又纯真又变态的意味。
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 但是,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记得开学第一节课,老师的最后几张PPT提到了日本的武士道,还有一本标题为《Bushido,the soul of Japan》的书。武士道尚武,但也与一些儒家的道德仁义相结合,这使得武士道的存在在道德上得到支持,同时又不妨碍武士们在认为需要的场合用暴力解决问题,更理直气壮地成为社会所崇尚的榜样之一。追求平和与崇尚暴力既各自存在,则
必有相关联的层面。它们的结合导致了一种日本所特有的瞬间暴力的审美情趣。
我特意去图书馆搜索了这本书,没见,但是借到了另一本对于日本文化研究很深刻,颇有名气的书,《菊花与刀》,是1944年,美国著名人类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所著。这本书在日本和世界引起广泛关注,被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的必读书。
李菲儿男友
菊花与刀,在书名上,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揭示了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暧昧”表象之下,无以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菊花”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
日本当代最著名的文化学者加藤周一认为日本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性”。历史上,日本深受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洗礼,工业文明时代,却深深浸染了西方文明的精髓。但它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却是既不同于东方也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2000年末加藤周一接
受环球时报的采访,他提到,日本人吸收外来文化,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是走过曲折的道路的。我觉得出现过两种极端的文化模式,一是“冲突—拒斥”模式,一是“冲突—认同”模式,最后总结经验教训,完成了“冲突—并存—融合”,其中“并存”的过程,就是模仿的过程,能不能总结成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模式,就是“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在并存的过程中加以模仿和消化,然后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质。
日本文化的两重性表现出的方面是极为多样的。我用百度搜索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内容。日本的秩序文明有双重性(由2011年的海啸和核危机展开说明),就连丰田汽车也有它的菊花与刀(由2010年的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展开)。
例如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包括性格……
以下举几点简要来说说。sagitar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平假名、片假名体系的最终确立,从罗马字的出现到罗马字体系的最终确立,经过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的适应、消化、创造、选择到最终确立的过程这段期间,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作为文字书写体系的地位得以确立,日本民族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文字体系,而且在运用过程中进行了创新。
在性格上,日本人有着大相扑和小一休的独特双重性。日本民族既崇尚虽小不弱的“扩大”,又追求精微细致的“缩小”,并形成了在“缩小”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扩大”的轨迹。在世界各民族中,日本人可谓是比较独特,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其中矛盾的双重性格是其典型体现。作为双重性格之一的扩大性格与缩小性格可谓其典型代表。“扩大”与“缩小”这两种性格,在其性质、定义等方面各自不同,特点迥异,甚至是完全对立。在观察分析日本民族特点时,人们更多地注意其微小或者缩小的性格特点,而忽视扩大性格的特及作用,而且,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也缺少必要的关注。对于日本民族来说,无论是扩大性格还是缩小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其对于自身民族的认识倾向(自卑自弱的劣等意识)和逆反心理。首先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危机意识,而这种强烈的自卑感和危机意识是建立在对自身微小、弱势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从历史上看,日本民族古代主要向中国学习,近现代主要向西方学习,缺少一个民族独立的主体意识和哲学体系。从世界范围来讲,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诸多大国相邻,西面邻近中国,北面为俄罗斯,东面隔洋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大国,日本孤悬东海,与其他民族交流困难,有天然的孤立感。地理上的隔绝,造成日本民族不善与其他民族沟通。
我本想撇除政治因素单单从文化上来谈日本的双重性,但是发现,政治和文化是相辅相成
的,所以还是不由得要说到政治。而一说到政治,作为一个中国人,批判的成分必定要多余肯定。
每年八月,都是日本民众参拜的日子,也是是国际社会认识日本的最佳时机。通过观察参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日本对战争的真正态度及其“双重性”。
    很多日本人在谈到参拜时说这是“日本的一种文化”、“对先烈的缅怀心情”。这种论调看起来堂而皇之、很难驳斥,但每年8月15日国会议员、右翼团体、黑社会组织成员全部都会来到的现场——日本“文化”在这一天能够融合在这样复杂的结合体中,背后原因值得探寻。
日本在战争和战后阶段都着力突出“凝聚国家认同”和“激发民族情绪”这两点。但这种行为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可以使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甚至能重回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但弄不好也会使日本剑走偏锋、对外发动战争,在国际社会中重新陷入孤立。民主本来是为了广开言路而设计的,政治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目前的日本,民主沦为消耗战的手段,政治本身成为解决不了的问题——民主了民生,政治拖累了经济。日本的政治已不是国民性两重构造中积极因素的激发和引领力量,相反成为消极因素的大成和总汇,颇有讽刺意义。    
就像《菊花与刀》中表现的那样,“双重性”根植于日本人的思想之中。日本人一方面作为受害者诉求和平,另一方面没有责怪加害者、反而悼念他们,不去反省。在这短时间,日本人的双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碧晨华晨宇综艺节目
但是无论如何,我更愿意以理性和欣赏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文化,世界原本就是丰盛而多样化的。日本文化在这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显得尤其特别,所以更值得我们给予关注。菊花与刀,柔顺与残暴,大相扑和小一休等等这些,多样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