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顾与启示
■吴文杰杜人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和社会优势提高军队人才培养质量,以达到占领军事战略竞争制高点的目的。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模式己成为世界各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问题也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不仅研究广度不断拓展,而且研究深度逐步加大。全面回顾和梳理学界关于中国特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新时代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军队人才;军民融合;研究综述
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问题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主要集中在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历史发展进程、重大现实意义、发展路径模式、世界主要国家经验做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一、党的领导人关于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思想
党的历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依据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特点和实践需要,
对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较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的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思想。
贺永刚(2014)将我国军队人才军
民融合培养使用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思想、
“军民结合、以民养军”思想、
同志“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
想、“军民融合”思想[1]。解
飞、朱东来(2016)对我党军队人才军
民融合培养使用思想研究与贺永刚的大
致相同。在此基础上对习近平“军民融
合深度发展”培养使用军队人才思想进
行了简要归纳。李珊(2016)将我党的
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军队人才思想体系归
纳为:“军民联合”思想、邓小
平“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思想、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思想、
“军民融合”思想以及习近平“军民深
度融合”思想[2]。
通过学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党
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军队人才选
拔培养工作,并结合当时国情军情,形
成了独具该时代特的军队人才军民融
合培养使用思想。这些思想是一脉相承
的,同时又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
展的。
二、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
用的目的意义
恩格斯曾言:“当技术革命的浪
潮正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让这些
保守的偏见在军队中占统治地位,是
没有好处的。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
的头脑”[3]。推动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
养使用建设发展,需要解决思想认识
上的问题,准确理解和把握军队人才
军民融合式培养使用的目的意义。
孙爱平(2012)指岀,军队人才军
民融合培养使用是我党我军有效应对世
界军事变革、着眼军队和军队现代化建
设的重要举措,深刻回答了军队人才培
养使用带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
大问题,是对我国军队人才队伍建设内
涵意义的新概括、途径模式的新拓展,
是对我们党军队人才培养理论的与时俱
进与创新发展⑷。郭萍(2014)认为,
加强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是我
国立足于基本国情军情作岀的战略抉
择,是对信息化战争的主动适应,有利
于改善我国军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机构
和缩小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军队现代化
建设的时间差。赵菁(2017)等提岀,
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是当今世界
军事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加快我国
军民融合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提升我军
人才培养质量效益,打赢信息化战争的
必由之路。安伟(2017)认为,军队人
才军民融合式培养使用思想是根植于我
们党的中国特社会主义实践沃土,是
对我们党军事人才建设探索实践经验和
宝贵成功的继承和发展。军队人才培养
使用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有利于降低
人才培养成本、缩短培养周期、提升培
养质量,从而实现军地人力资源的优化
组合和良性互动,能够为新时代有效履
行我军使命任务,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军
队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5]。
综合上述几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看
岀,军队人才是强军兴军之本,是战争
制胜关键,抓住了军队人才这个“活要
素”,就占领了当今时代军事竞争的第
一高地,就能够在激烈的战略竞争和军
事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先发制人。军队人
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在军队人才培养使用上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
三、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历史演进
学界主要是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研究。
庞世伟、邵中印(2004)把军地并举选拔培养军事人才划分为革命战争时期的初步探索、历史转变时期的恢复与 发展、新时期培养制度建立三个阶段。马鹰(2011)将我党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思想和实践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是萌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是蓬勃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
三是完善和健全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四是深度发展和创新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冋。王珏、王巍(2012)将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吸纳地方优秀人才划分为艰难恢复阶段、探索改革阶段、深入发展阶段和完善创新阶段四个阶段。徐芳(2013)对我国军民教育融合式培养军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其对我国军民教育融合式培养军事人才的历史阶段划分与马鹰对我党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思想和实践阶段划分大致相同。李向阳(2016)认为,
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先后经历了“借鸡生蛋”“军民结合”“军民两用”“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五个阶段,各发展阶段是“融合式”培养的不同阶段叫
综上可以看岀,国内学者对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研究,虽有各有侧重,但在历史发展阶段划分上,
大多数学者也是参照中国共产党党史阶段以及我国军民融合历史发展阶段划分来进行的。
四、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体系
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是一个
复杂的系统,需要加强军队人才军民融
合培养使用建设,王瑞杰(2017)等认
为,构建完善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的落实和推动
深化改革目标实现,应从顶层设计、培
养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着手推进体系
建立完善间。
关于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
用体系建设,彭爱华(2008)认为,建
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军队人才培养使用体
系,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
事人才的关键之举,并从顶层设计、培
养模式、运行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对
军民融合式培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进行
了研究探讨。于川信(2010)等认为,
推动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体系构
建完善,要注重搞好顶层设计和体系架
构,以健全的组织领导体制和高效有序
的运行机制为基础,以法规制度为保
障,不断拓展和丰富军队人才军民融合
培养使用渠道模式。程达刚(2011)等
认为,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培
养理念目标、培养路径机制以及培养环
境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解决的。杨梅枝
(2011)等对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进
行了概念界定,梳理了当前我国构建军
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
矛盾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岀相关对策
和建议。杜人淮(2017)认为,完善军
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是推进我
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
融合的必然要求。完善体系建设,需要
从加快推动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发展体制
和政策创新、创建军事后备人才培养制
度、健全依托社会开展军事人才专业评
价制度、强化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
用的奖励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着手回。
五、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
用制度保障
主要涉及到体制机制和法治保障等
不同方面。体制机制是军队人才军民融
合培养使用需要解决的根本性、关键性
和基础性问题,改革机制体制对实现军
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高质量发展具
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必须结合我国国
情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王健(2012)
认为,要以科学化、系统化为建设目标,
完善依托培养的投入保障机制和符合军
事人才成长规律的机制,将依托培养纳
俄罗斯和中国的时差入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之中,加快依
托培养的顶层法规制定和组织管理体制
的创建,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体制机制。
王瑞杰(2017)等认为,体制政策是军
民融合育才关键。要通过健全领导管理、
沟通协调、监督管理、人才使用以及资
源共享机制,形成军地共同参与、运行
顺畅高效的体制机制,提高培养使用的
质量效益。姚琛臣、汪书轩(2018)指
岀,融合培养使用工作涉及单位多、牵
扯面广、运行协调复杂。要完善人才培
养预测规划机制、共育共享机制,监督
保障机制以及评估反馈机制,保证军队
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工作按计划顺利
高效推进。
由于我国军民融合式培养军事人才
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法律法规和规章
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立法层次不高、法
律法规制定还不够完善、法规体系尚未
成型、军地法规制度衔接配套不协调等
问题。杨梅枝(2011)等指岀,我国在
军队人才培养使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
在缺少国家层面的专门法律、规章制度
不够规范、军地法规衔接不够顺畅等问
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才培养
使用的进一步发展。姜鲁鸣(2018)等
认为,主要还存在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
善,仍然存在整体层次不高、体系涉及
面窄、个别法规制度相互矛盾等问题[10]o
孙力、王莺(2019)指岀,既有的军事
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法规的法律效力、
权威性综合性不强,没有专门国家层面的法律,军地有关部门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相关法规缺乏系统的衔接和协调。同时,针对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者有针对性地对加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衔接配套等方面提岀对策建议。
六、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模式途径
同志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岀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1]。正确的经验做法是提高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效益的有效保证。
吴志忠、崔乐业(2012)认为,要实现军队人才培养由传统的借助式向融合式的跨越发展,需要从完善
培养机制、多渠道开发培养方式以及拓展优质培养资源着手。郭菁菁(2016)认为,当前形势下军队人才军民融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内部化模式,即军队自我培养;二是市场化培养,即通过市场招聘等方式获取;三是依托化培养,即军地合育。赵菁(2017)等从观念融合、需求牵引、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制度保障五个各方面对我国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提岀了发展路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18)指岀,要加强军地教育资源统筹,创新军地合力培养模式,不断拓宽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范围[12]o付土旺(2018)认为融合培养使用时机应尽量前置、过程须优势互补、模式要不拘一格。徐北巨(2019)指岀,要以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为牵引,以提升战斗力为根本目的,积极推动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创新发展,不断拓宽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
养使用渠道。
七、我国不同领域军队人才军民融
合培养使用
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涉及到
不同领域,从人员类型看,主要有军官、
文职、军士,其中军官包括管理指挥军
官和专业技术军官、文职包括行政管理
文职和专业技术文职,另外还包括不同
军兵种、不同岗位等具体领域。各领域
的军人的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具有不同特
点和要求,因而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方
式方法和具体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
王家文(2013)以军地合育海军人
才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存在问题、国内外建设经验比较三个维
度,探讨军队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并提
岀相关对策。李秀玲、李德军(2015)
认为,文职人员制度是我军军民融合型
人才体系建设的重大体制创新,体现了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本理念。胡修文等
(2016)结合轻型高机动部队装备及人
才培养使用现状,分析了装备保障人才
培养使用走军民融合道路的重要意义,
并探讨了实现途径。王子军等(2016)
从军事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入手,以新形
势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后勤人才培养使
用的现实意义为起点,分析了保障打赢
信息化战争后勤人才建设需求,提岀了
后勤人才培养使用的对策措施。钟飞
(2017)指岀,构建军民融合后勤士官
培养使用体系,是为保障打赢信息化战
争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的必然选择。新
形势下,要发挥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巨
大潜力优势,不断提高后勤士官人才培
养使用质量。罗镇等(2017)认为,科
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科技兴军重要
途径,是我军发展取得突破所必需要完
成的关键一步。应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的基础上,坚持战斗力标准,严把质量
关,走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军民融合培
养使用之路。蔺熙民等(2020)认为军
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是新时代军校人才
培养使用的一个大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的重要助推器。要在构建多元并举的人
才模式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口,寻新发
展路径,更好推进武警院校人才队伍军
民融合式培养的内涵式深层次发展。
八、国外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
用举措和经验
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军队人才,
是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世界主
要军事强国共同做法,也是其在军队人
才建设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美国在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
方面,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己
经发展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系统
完备的军民融合军队人才培养使用体
系。ROTC(后备军官训练团)是美国
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最主要的体
现形式。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The
National Defense Act》正式确立了
ROTC,明确了军地双方在军队人才培养
使用上的权利义务、职责权限。二战期
间时任美陆军参谋长的乔治•马歇尔曾
评价说:战争中颇为关键的军官人才问
题,因ROTC培养岀的10万名后备军官
得以迎刃而解,这些军官人才是我们拥
有的宝贵财富。除美国高度重视军队人
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外,俄罗斯、英国、
法国、日本等军事强国也十分重视军队
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13]o肖占中等
(2001)指岀,俄罗斯军队人才军民
融合培养使用工作从国民青少年时期
开始。于川信等(2010)指岀,英法
日等国都注重依托本国健全完备的国
民教育体系培养军队人才。英国政府提
岀“防务之事是全民的事”构想,并把
防务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的教学内容
之中。
国外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
方面起步较早、发展程度较高、实践
进展较为快速,经过多次改革完善,提岀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具体做法。Winfried Barthums(1971)在其《Early College Military Trai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ROTC》一文中,对美国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军队人才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培养使用方法做了细致研究分析[14]。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教授William
Snyder指岀,在培养使用过程中,既要重视培养使用规模,更要注重培养使用的质量效益;既要重视对学员基本军事技能的锻炼,也要注重学员领导力的开发,确保到军队任职后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o Charles A.Goldman and Michael G.Mattock在《Allocating Scholarships for Army ROTC》中指岀,为鼓励吸引大学生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参加后备军官训练的学员提供政策优惠、提供奖学金及津贴补助费等,并对学员在军队服役年限作岀了明确规定。从世界主要军事国家军事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来看,绝大多数国家都十分注重制度保障建设,其做法对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九、推进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高质量发展启示
学界关于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历史脉络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经验举措进行全方位考察,对把握中国特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特点规律,推进新时代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首先,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军队人才思想特别是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思想,既要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关于军队人才理论与我国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具体时间相结合,也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领导人关于军队
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的思想。其次,
需要传承我们党在长期探索军队人才军
民融合培养使用中积累的优良传统和宝
贵经验。如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多渠
道培养军队人才等,要认真总结和汲取
基本经验和做法,推动新时代我军人才
建设整体提升。再次,需要紧密结合军
队建设的实际特点,大胆创新和勇于实
践军队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新模式新
方法,要在重视理想信念和荣誉激励的
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和借助各种物质手
段的有益激励作用,通过健全完善军人
的工资福利制度,设计和优化军人的津
贴补贴制度,提高军人职业在人才竞争
中的吸引力[15],推动军队人才军民融
合培养使用的高质量发展。最后,需要
坚持把战斗力作为推进军队人才军民融
合培养使用的根本标准,必须始终把战
斗力作为谋划和推进军队人才军民融合
培养使用的唯一的根本标准,通过军队
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使用加快提升军队战
斗力,特别是打赢信息化和智能化战争
的能力。另外,还有注重借鉴和吸收国
外在推进军队人才培养使用中积累的成
功经验和做法[16]o
参考文献:
[1]贺永刚.军民融合式培养军事
人才思想形成溯源[J].海军后勤学报,
2014(4):2-4.
[2]李珊.中国共产党的军民融
合培养军队人才思想探究[J].传承,
2016(12):44-4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
斯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战士
出版社,1982:489.
[4]孙爱平.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
才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12:38-51.
[5]安伟.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
战略的思考[J].国防,2017年(5):
8-13.
[6]马鹰.党的军民融合式培养军
事人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研究[J].中国
军事教育,2011(3):50.
[7]李向阳.军事人才’‘融合式”
培养浅探[J].指挥学报,2016(4):
34.
[8]王瑞杰,丁茹.推进军民融合
培养人才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国防,
2017(4):46-48.
[9]杜人淮.完善军民融合军事人
才培养使用体系的制度安排[J].军队政
工理论研究,2017(1):71-74.
[10]姜鲁鸣,罗永光.形成军民
融合深度发展格局[M].北京:国防大
学岀版社,2018:33-34.
[11].选集[M].北
京:人民岀版社,1991:139.
[12]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组•军民融合发展探论[M].北京:人
民岀版社,2018:31,87.
[13]杜人淮.日本国防工业发展
的寓军于民策略[J].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0(4):46-56.
[14]Winfried Barthums.B.S.
Early College Military Training
and the Establi shment of ROTC
[D].Columbu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71.
[15]杜人淮.科学界定功能定位
进一步规范军人津贴补贴[J].军事经
济研究,2012(9):31-34.
[16]王志佳,李建文.空军形成
军民融合培养飞行人才新格局[N].解
放军报,2017-06-26.
(作者简介:吴文杰,国防大学政治学
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杜人淮,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军民融合发展理
论与实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