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比《士兵突击》更值得被铭记
    撰文:孔鲤
姜文主演的电视剧2006年,一部被认为极有可能成为炮灰的电视剧悄然播出。就在众人对该剧不抱什么期待时,没想到它居然从一众婆媳剧中杀了出来,成为当年的现象级作品。
没错,就是那部轰动一时的《士兵突击》。今年是2016年,距离该剧播出整整十年。
十年来,对这部剧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息,各大网站在今年也都纷纷推出十周年纪念文章。
这样的盛况,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只此一家。
但观众也许已经忘记,《士兵突击》播出两年后,由其原班人马共同打造的另一部战争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筹备。
2009年,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电视剧终于开播。评价却毁誉参半,最终惨淡收场。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
然而在一些剧迷心中,这部剧无论是精湛的表演还是生动的人物,抑或是深刻的思想,都超越了《士兵突击》,成为他们心中的No.1。
这部剧不受大家关注是有其本身原因的。
但随着时间流逝,大浪淘沙,该剧必将回归其应有的位置,成为战争剧史上一座移不开的丰碑。一 、从兰晓龙躺在墓碑旁的那个下午说起
《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的“灵魂人物”,不是主演段奕宏、张译、张国强,也不是执导《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而是那个没有跟组宣传,写完剧后生了一场大病的编剧——兰晓龙。
兰晓龙1973年生于湖南邵阳。与他合作过《生死线》的孔笙导演曾说过:“我接触过两个湖南编剧,一个是兰晓龙,一个是刘和平,湖南人身上敢闯、敢担、敢干的特点,在他俩身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孔笙导演说的这两位编剧,是国产电视剧编剧中的两尊大神,每一尊出山都会引起巨大关注。
而他们的共同点也极多,比如文化底蕴深厚。
刘和平是国内写历史剧的好手,文化底蕴自不必说。
兰晓龙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毕业于中戏的他,并非打小就立志进军影视圈、写出好作品,而是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那些小人物一样,误打误撞、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这条路。
这是一个特别实诚的人,在接受访谈时,他曾直言不讳地说:“谁会主动去漂呢?因为考不上学呗。我成绩差得要命,因为艺术类院校相对来说文化分数线要低一些,所以才去考这个。按正经录取,我是绝对考不上的。我高中能拿到毕业证,我们老师都非常欣慰。”兰晓龙的母亲是医科学校老师。由于成绩不好,兰晓龙原本打算安安稳稳地在母亲学校的门诊部抓药过一辈子,没想到母亲学校的图书馆,改变了他的一生。过去十多年中,从未认真看过什么书的兰晓龙,把图书馆里的书借来一鼓作气地看完了,成了身边朋友中阅读量最大的那个。
郭沫若、老舍、曹禺、莎士比亚、尤金·奥尼尔等,这些剧作家的书他都如数家珍。正是这段阅读经历,让他肚子里的墨水越来越多。
从《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和《生死线》中不难看出,兰晓龙对文字的敏锐度极高、极准,这和童年时代受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正因如此,这个丝毫不隐瞒自己过去的实诚人一路走来,先是在业内口碑慢慢提高,再是《士兵突击》一举突击,进入公众视野。
兰晓龙的直言不讳处处可见。
一次接受媒体访谈时,主持人问他对康洪雷导演的其他电视剧有何看法,他直言自己没看过:“我了解他人就好了,为什么要了解他以前的作品?我又不给他投资。我想我和老康做戏的原动力都是我们觉得很多东西是值得敬重的,我们想把这些告诉别人。”
敬重,就是这样的敬重,诞生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士兵突击》成功后,很多人都期待着原班人马再度合作。
2007年,兰晓龙和康洪雷来到位于滇缅边境的松山。在山上,兰晓龙发现了一座无名墓碑。打听后才知道,这儿是中国远征军参加松山战役的遗址,山下埋葬着八千人的骸骨。
松山战役也叫“松山血战”。战争期间,日军伤亡1250人,国军伤亡7763人,极其惨烈。这时兰晓龙了一个树丛,直接往后一躺,双手紧扣,闭着眼睛,周遭特别安静,只有康洪雷以烟代香坐在墓碑旁看着他。
而兰晓龙在沉思……不,不是沉思。
后来兰晓龙自己说,他也不知道那时他在想什么,非常混乱、非常复杂的情绪,根本无法用一两个词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