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工作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2021年秋季开学以来,学校严格按照“双减”工作要求,本着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个性发展的原则,在课程供给、作业监控、学生弹性需求满足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一、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课后服务需求
校区结合实际制定本校区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教学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整体实施。做到“三覆盖”,即学生全覆盖、每周五天全覆盖, 各类育人活动面向所有学生全面平等开放。各校区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为97%以上。
统筹三个校区师资,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涵盖音、技术和学科拓展类课程87门。振兴路校区小学部3-6年级开设公共选修课32门,同时1-6年级开设年级选修课,涉及音、体、美、语文阅读、数学思维、班级合唱、珠心算等多方面内容。郝庄校区(小学部)利用三个校区师资,并利用校外师资力量,开设34种活动课、兴趣班和社团。
各个校区根据家长的需求,设置弹性离校时间。郝庄校区和永安路校区初中部设置课后服务
3个时段,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孩子的时间,振兴路校区学生离校的时间更具弹性:从15:30起,16:15、17:00、17:30根据学生、家长需求陆续安排放学时间。为17:30 放学不能按时接的、有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对个别确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托管,最晚到18:20。
永安路校区初中部的课后服务安排为三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15:55—16:20: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全体学生参加。活动主要内容是全体学生到操场集体跑步(十一之前实施,十一之后取消)。
第二时间段16:20—17:00(十一之后变为16:05-16:45)周一至周三、周五:课业辅导答疑,全体学生参加。学生在本班教室书写作业。每天安排学科教师到教室,指导学生书写各科作业,辅导学生完成本学科作业并进行辅导、答疑。当天有课的其他学科教师包括骨干教师进班巡视辅导答疑。周四:初一、初二年级公共选修课,两个年级所有学生都要参加。19门课程,22位教师承担,包括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劳技等学科。学校统一安排上课地点,学生走班上课。上课地点在各专业教室、操场和部分教室。
第三时间段17:10—17:50(十一之后变为16:55-17:35):周一至周三、周五:初一、初二
年级学科实践兴趣课,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参与。以教研组为单位开设课程,教师可以跨年级授课。初一年级已开设语文名著阅读、英语趣味阅读、史地融合课等课程;初二年级已开设语文名著阅读、数学的故事、趣味英语、趣味物理等课程。上课地点为各班教室。周四:课业辅导答疑,全体学生参加。初三年级安排分层辅导,全体学生参加。年级统一安排每班每天1-2名教师进班进行分层辅导。
二、注重过程性管理,加强质量监控
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各校区建立以年级组为单位的作业周公示制度,要求各学科组长每周一提前将一周的书面作业(包括课内和课外)统计汇总,并在年级教师内部公示,便于协调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但是要有课内的书面练习。这一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年级教师同头备课,提前做好单元作业设计。
我们还建立了教师教学设计周检查制度,每周一由年级组长审核签字,保证教学设计数量,教学干部听推门课,确保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学生笔记本、学生作业的相关项目保持一致。
注重分层辅导,关注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学科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走进各班教室,对学生进行个别学业、思想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