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
(1)公共财政具有哪些职能?
(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
(3)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4)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5)什么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什么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二者有哪些区别?
(6)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或服务是怎样供给的?
(7)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官员)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特点。
(8)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9)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10)什么是机会成本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11)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12)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说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
(13)什么是公债?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4)试述不同历史时期税收原则的主要思想。
(15)税制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安排?
(16)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具体各有什么影响?
(17)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商品课税的税负归宿进行分析。
(18)试述负债有害论和公债新哲学论的基本观点.
(19)简要说明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
(20)阐述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21)分析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协调配合运用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22)简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论点。
(23)什么是财政乘数?它由哪几个方面的乘数组成?分别对GDP的均衡水平有什么影响?
(24)自动变化的政府支出包括哪些项目?简述它们的作用机制.
(25)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划分的经济学基础是什么?
(26)论述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答案:
(1)公共财政具有哪些职能?
答: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首先,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公共物品具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即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企业或个人享用;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个人、企业对某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并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的数量或质量;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任何个人或企业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正因为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上述三个特性,市场的生产或提供才成为失效的方式,出现了“免费搭车者”这类“公共悲剧”,不能指望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会保证公共物品或服务或劳务的供给。公共财政的职能之一,就是在个人之间以及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其二,外部效应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关键方面是相互影响而又没有相应的补偿。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如果某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企业因此而受益,可称为正的外部效应,或称作外部效益。反之,如果某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企业因此而受损,可称为负的外部效应,或称作外部成本.无论是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如果不能予以纠正或抵消,其结果都将是资源配置的失效。即具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不可能实现具有效率的均衡.这时,就不能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解决问题了,而必须由政府部门以包括公共财政手段在内的非市场方式来解决了。
其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主要是由垄断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行业的存在造成的,在不完全竞争的状态下,生产者按照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法则决定的产量水平,低于帕累托资源配置效率所要求的水平。按此决定的价格水平,高于社会边际成本的水平。由此势必造成一种净效益的损失,或说是资源配置的失效。为了使产量增加到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的水平,并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公共财政必须进行干预.
其次,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收入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公共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移转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
最后,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稳定经济的职能,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是完美无缺的,必须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公共财政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方面具有无法被替代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公共财政上的制度性安排,如累进所得税制,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
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SB)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MSC)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佳产量可以通过比较其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上的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来决定。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为增加消费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超过了生产者为补偿因增加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要素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同时其境况又未因此而较前变坏。只要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至少会有一人会随该种物品或服务产量的增加而使自己的境况较前变好,同时又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较前变坏.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为获得消费而愿付出的货币数额将不足以补偿生产者因增加生产而需消耗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消费者便不能在不使生产者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自己的境况变好。
因此,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即为:MSB=MSC。
(3)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答: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在一点相交,这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D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供给曲线S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的边际成本。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MEC,社会边际成本MSC=MPC+MEC。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不加干预的纸张市场的均衡在MPC=MSB点实现,这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不是最佳的,因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应是MSC=MSB。有效的均衡应当在包括了私人边际成本和外部边际成本在内的社会边际成本恰好同社会边际效益相等这一点实现,即MSC=MPC+MEC=MSB。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
正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就是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接种疫苗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一点。需求曲线D所反映的仅是消费者自身可从接种疫苗中获得的边际效益。消费者的决策所依据的仅仅是私人边际效益,而未包括外部边际效益.这样一来,在D与代表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S(为简化起见,这一例子假设提供疫苗接种的私人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相交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上,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效益超过了私人边际效益,依据私人边际效益做出的产量决策是不具有效率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可通过将私人边际效益(MPB)同外部边际效益(MEB)相加而求出。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小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4)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答:矫正性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物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物品的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物品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企业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将负的外部效应带来的损失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能减少至零)。
矫正性财政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可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并降低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至社会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5)什么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什么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二者有哪些区别?
答: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指的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指的是那种只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很容易将未为其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不能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由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享用。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效用则具有可分割性,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谁付款谁受益。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它的享用,不排斥、不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这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即某一个人或企业对某种一定数量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享用,实际上就排除了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在受益上是必须具有排他性的,只有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人们才愿意为之付款,生产者也才会通过市场来提供。
(6)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或服务是怎样供给的?
答: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或服务多是居于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这两个极点之间的,它们既具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被称作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包括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和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这即是说,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者的人数达到拥挤点之后,消费者人数再增加,其边际成本不为零。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类物品或服务的特点是:一方面,它的效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另一方面,它在受益上却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
这两类混合物品和服务既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采取由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可在技术上实现排他,但其生产或消费很可能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公共财政给予补贴,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供给不足。如果由政府部门直接出资经营,往往也需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在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量之前,拥挤性的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对于通过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市场的供给和政府的供给便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实践中是以政府的供给为主,还是以市场的供给为主,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
(7)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官员)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特点。
答:投票者是否参与投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二是其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参加投票的效益,来自于投票者行使公民权利获得的满足和利益。参加投票的成本,则是指投票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在参加投票有净效益的情况下,投票者才会乐于参加投票.很多人因确信其投票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而不愿意参加投票,这通常出现于投票人数相当多的社会.投票者选择弃权的策略是合乎理性的,但是如果所有投票者都选择这种行为方式,其结果也就不会有以投票为特征的公共选择过程了.为了防止在投票活动上的“免费搭车者"现象的出现,一些国家将参加投票视为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投票过程中,在有关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问题上意见一致或相似的人们,往往会组合成一个势力集团,形成政党。政党不仅对交付投票者表决的提案的形成施加影响,而且当有关提案的信息相对稀缺时,他们的政治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政党的纲领通常由一系列分别迎合少数投票利益的项目所组成,通过将这些项目巧妙地进行组合,并将其成本分散到多数人身上,政党就可以赢得选票。可以用追求选票极大化来解释政党的行为,选票极大化往往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获得政治权利的先决条件。政党的提案只有满足中间投票者的意愿,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实现其自我利益。
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其效率会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将公共权力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同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存在很大差别。政府部门之间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竞争;政府部门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公共物品或服务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极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因此,公共部门权力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极大化,这会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高于其最佳水平。
政府部门通常拥有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垄断权,只有政府部门本身能够掌握有关这些物品或服务的信息,这使得官员们将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效益人为夸大,从而使得通过投票过程所决定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进一步增加。
特殊利益集团是指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它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压或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常常左右税收负担的水平及其分布、政府财政补贴的去向、政府支出项目的设置,并对政治均衡的最终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8)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第一,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消耗性支出,首先影响到物品或服务的销售市场。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品或服务必须通过市场销售后才能被使用;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销售才能实现.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耗性需求构成的。政府雇员、军事人员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政府部门本身的消耗性需求都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通过政府的消耗性支出实现的,显然它们对于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投资需求,主要是资本品的投资。私人部门只有在市场情况对它们有利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这种投资,而只有在政府大量订货的刺激诱导下,市场情况才能满足其追求最大利润的欲望。所以,没有相应的政府消耗性支出,私人部门的生产投资必然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至于政府部门本身的消耗性需求,更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增减变动会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在此不必赘述。简言之,政府的消耗性支出是各种物品或服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二,消耗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消耗性支出,既然能够影响流通,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政府消耗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和减少。
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即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导致市场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上升,企业扩大生产,所需资本品和劳动力增加.同样的道理,在各部门企业之间出现连锁反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社会生产普遍增加。随之,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亦将有相应的反响:在资本市场方面,由于投资的利润率有所提高,原来不愿投资的市场游资会转向生产,或者个人将储蓄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失业者会被吸收到生产中去,或者新生劳动力获得就业的机会.资本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均为继续扩大社会生产提供了所需的物质条件。于是,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当消耗性支出减少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企业利润率下降,企业收缩生产,所需资本品和劳动力减少。同样的道理,在各部门企业之间出现连锁反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减少可能导致社会生产普遍萎缩。随之,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亦将有相应的反响,一方面出现游离的闲散资本,另一方面出现失业的劳动力。由此而引起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减少,都会导致社会生产的继续萎缩。于是,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萎缩,形成经济衰退的局面。
第三,消耗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如果政府消耗性支出的总额不变,而只是所消耗的物品或服务的种类发生变动,那么,为政府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各个企业分别从政府消耗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便会因此而发生变动,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消耗性支出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
如果政府的消耗性支出不是在结构上发生变化,而是普遍增加或普遍减少,那么,为政府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各个企业或部门从政府消耗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也会随之增减,从而引起GDP分配状况的相应变动。
(9)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第一,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是通过其对社会总需求构成中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作用来实现的。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由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和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所构成的。这些支出的结果,是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注入私人部门之中.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这些支出会直接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依这些个人或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而形成消费需求;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这些支出会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投资支出,另一部分则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的报酬的途径而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进一步形成消费需求。这就是说,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的相当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第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对生产的影响,视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而有所不同。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居民,如居民生活补贴,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它是通过受补贴的居民将所受领的补贴用于购买物品或服务之后才实现的。当享受补贴的居民领到补贴金时,就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力,从而会增加对大众消费品的需求,并导致这类物品或服务的产量的相应增加。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如企业生产补贴,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向企业发放补贴的目的,就是保障其所得利润不低于应有的水平,以鼓励私人企业对利润较低或风险较大的行业进行投资,或者,使有亏损的私人企业得以维持其原有的生产规模,继续经营.所以,企业生产补贴通过对一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给予支持,帮助其克服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可以在促进生产发展或遏制生产规模萎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转移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有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就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如居民生活补贴来说,它实质上是在GDP已经完成了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转移性支出的资金来源于各种纳税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各种收入,如利润、利息、地租和工资.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又是特定的,且主要限于那些收入低于维持通常生活标准所应有的水平(即在所谓贫困线或收入保障线以下)的居民。于是,通过转移性支出这一渠道,收入的分配格局会发生有利于享受居民生活补贴的个人或家庭的变化。
就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如企业生产补贴来说,其资金来源当然也是政府的税收收入,而税收收入又是政府取自各种纳税人在GDP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收入。通过课税和转移性支出的过程,收入中的一部分便会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纳税人和享受补贴企业在GDP分配中所占份额的相应变化。很显然,这种变化不利于前者,而有利于后者.
(10)什么是机会成本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答:对公共预算决策所作的机会成本分析,是从宏观的角度,就整体的公共预算决策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的分析.只有当资源集中在政府部门能够比在非政府部门发挥更大的效益时,政府占用资源才是对社会有效力的,或说是具有效率的。因而,可以用“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来评价公共预算决策的效率。这里所说的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指的是因这样一笔资金由非政府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非政府部门的效益损失。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者说是大于其机会成本),那么有关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小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者说是小于其机会成本),那么有关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缺乏效率的;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恰恰等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者说是等于其机会成本),那么,这时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如图1所示(见书),假定公共物品或服务和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支出效益曲线M和N均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当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OA,而用于私人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OB,且OA和OB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即OC=OD时,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这时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仅为OA′,而且于私人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OB′,OA′的边际效益大于OB′的边际效益,即OC′〉OD′,且OA+OB=OA′+OB′=全国可用资源时,增加公共部门支出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具有效率的。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整个社会的总效益可望获得增加。沿着这个方向调整,最终将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即每一货币单位无论花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还是花在私人物品或服务上,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由此,可将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备件用公式表示为
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支出=私人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支出
一旦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满足了上述条件,则不仅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与此有关的公共预算决策也是最优的。
(11)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答:对公共预算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劣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
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假定某一地区洪水经常泛滥,给该地区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治理洪水,政府拟建设一座防洪设施。其成本和效益如表1所示。
 
第一步,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
该防洪工程的效益和成本的计算表中的效益B、成本C栏所列。
第二步,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的比率。
如果对每个项目或方案都核算出效益和成本的总金额,那就可以随之计算出成本和效益的比率。通常使用的是两种比率:
其一,B/C(即效益/成本)比率。其值的最低限是1,凡低于1的项目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
其二,(B—C)/C[即(效益—成本)/成本]比率。其值的最低限应是0,凡是低于0,即为负值的项目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
本例的效益和成本比率的计算如表中的 B/C 和 (B—C)/C 栏所列。
第三步,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
计算出效益和成本的比率之后,就可以据此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无论 B/C 比率还是 (B-C)/C 比率,都是值越大越好,因而优劣次序的确定可以按照数值的大小进行。在本例中,项目“A4”最优,“A1”次之,……,“A7"最劣(见表中次序栏)。
第四步,进行各个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选择和决策,要以上列次序作为一种根据,并要看限制条件的情况而定。以本例来说,如果有七个不同的项目,如何选择就要看公共支出总额是既定的,还是可变的。公共支出总额既定,如既定不得超过7亿元,那就是一个限制条件。在此情况下,就应选定项目“A4”、“A1"、“A5”和“A2”。因为这四个项目的成本之和刚好是7亿元,效益之和为11。7亿元,效益和成本之差∑B—∑C为4.7亿元。而这是在那样的限制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可能的值,因而这样的选择也是最佳的。
如果公共支出的总额不是不变的,可以扩大,那么实际的选择面就较广,项目实施的“边际”可以推广。以本例来说,除“A4"、“A1"、“A5”、“A2”四个项目外,“A3”也可以选定,因为采用这个项目也还是可以使∑B-∑C的值有所增长;项目“A6”就是所谓边际项目,即得失相等;项目“A7"则是不应选定的。
以上便是成本—效益分析应用的实例。
(12)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说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
答: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取得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公共收入,但税收是最有效或最佳的形式。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共收入。政府拥有货币发行权,它完全可以视财政需要而印发相应数量的货币。但是,凭空增发货币会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极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还可能诱发社会动乱。
政府也可以通过举借公债来取得公共收入,政府可以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向国内外发行政府债券来取得相应公共收入.但是,举债取得的收入终究是要偿还的,而且除偿还本金之外,还要加付利息。所以,以举债形式取得公共收入是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的。
政府还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按照特定标准收取相应的费用,以所收费用来满足政府用款的需要.但是政府收费总要依据“受益原则”,向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收取,未使用者或不使用者是无须交费的。这就决定了政府以收费形式取得的资金数额不可能较大,显然是无法抵付政府支出的需要的。
政府通过课征税收的办法取得的公共收入,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收入的一部分无偿的转移给政府支配。这一来不会凭空扩大社会购买力,引起无度通货膨胀;二来政府不负任何偿还责任,也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会给政府带来额外负担;三来税收是强制征收的,政府一般可以制定法律向其管辖范围的任何人或任何行为课征任何数额的税款,故可为政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13)什么是公债?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最基本的功能。
增加税收,可使政府公共收入增加到与公共支出相当的水平,因而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但税收的增加客观上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如果因强行提高税率或增设税种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财源枯竭,结果将是得不偿失.同时,改变税制也要受立法程序的制约,不仅不能保证短期内迅速地筹得所需的资金,而且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遭到纳税人的强烈反抗。通过中央银行增发通货,也是增加公共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形式。但通货虚增的结果是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的凭空扩大,很可能出现无度的通货膨胀。
相比之下,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只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既不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又不会无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迅速地取得所需资金。此外,公债的发行或认购通常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公债筹集的社会资金,基本上是资金持有者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归政府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14)试述不同历史时期税收原则的主要思想。
答:考察税收原则的历史演变,税收原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各个不同时期的税收原则与其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时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税收原则。当时的英国处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封建的经济结构体制仍根深蒂固。配第认为当时的英国税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紊乱、复杂、负担过重且极不公平.由此,他在其著名代表作《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条标准。他认为“公平”是税收要对任何人、任何东西“无所偏袒”,税负也不能过重;“简便”是指征税手续不能过于烦琐,方法要简明,尽量给纳税人以便利;“节省"是指征税费用不能过多,应尽量注意节约.
继配第之后,德国新官房派的代表任务攸士第在其代表作《国家经济论》中以征收赋税必须注意不得妨碍纳税的经济活动为出发点,就征收赋税的方法提出了六大原则:(1)促进主动纳税的征税方法(即赋税应当自愿缴纳);(2)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不得增加对产业的压迫;(3)平等课税;(4)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正之处;(5)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6)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
第一次将税收原则提到理论高度,明确而系统地加以阐述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所处的时代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政治上社会契约说思潮甚为流行,个人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也正风行当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斯密极力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政府要少干预经济,政府的职能应仅限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以这种思想为主导,斯密在其经济学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税收的四项原则:(1)平等原则,即公民应根据自己的纳税能力来承担政府的经费开支,按照其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收入的多少来确定缴纳税收的额度;(2)确实原则,即课税必须以法律为依据;(3)便利原则,即税收的征纳手续应尽量从简;(4)最少征收费原则,即在征税过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所征税收尽量归入国库,使国库收入同人民缴纳的差额最小,征收费用最少.
处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时期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认为,政府征税就是向私人征收一部分财产,充作公共需要之用,课征后不再返还给纳税人.由于政府支出不具生产性,所以最好的财政预算是尽量少花费,最好的税收是税负最轻的税收。据此,他提出了税收的五原则:(1)税率适度原则;(2)节约征收费用原则;(3)各阶层人民负担公平原则;(4)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5)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是前人税收原则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处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化和形成的阶段。当时资本日益集中,社会财富分配日益悬殊,社会矛盾甚为激烈.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新历史学派倡导社会改良,主张国家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一切政府权力,调节社会生产。他提出了著名的“四项九端”原则:第一项为财政政策原则(又称公共收入原则),即税收要以供给公共支出,满足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经费需要为主要目的,具体又分为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入弹性原则。第二项为国民经济原则,即政府征税不应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更不能危及税源。在可能的范围内,还应尽可能有助于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体地,他又提出了慎选税源和慎选税种两条原则。第三项为社会正义原则。税收可以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以至影响个人相互间的社会地位和阶级间的相互地位,因而税收的负担应当在各个人和各个阶级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即要通过政府征税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的流弊,从而缓和阶级矛盾,达到用税收政策实行社会改革的目的。这一原则又分为普遍和平等两个具体原则。第四项为税务行政原则。这一原则是对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第二至第四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确实、便利和节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理论,主要渊源于凯恩斯主义以及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且基本上围绕税收的职能作用来立论。据此而提出的税收原则虽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带有倾向性的说法是两大原则,即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原则。
(15)税制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安排?
答: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位。税制结构的设计应当体现税收原则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税制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税种配置、税源选择和税率安排三大问题.
在税种的配置上,应研究各个税种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选择好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形成一个由各个税种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
在税源的选择上,应区分税本和税源,研究如何保护税本,尽可能不使税收侵及税本。
在税率的安排上,应使税率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上,并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需要选择好税率的形式。在税率水平的控制方面,美国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拉弗(Arther Laffer)把税率和税收的关系用一条曲线来说明,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
(16)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具体各有什么影响?
答: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主要由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决定.在政府征税的条件下,投资收益是税后投资收益;投资成本包括折旧因素,而折旧是受税收制度影响的。因而,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主要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
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所得税的课征上。这就是,政府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并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发生变动,从而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产生方向相反的两种效应:一种是替代效应,即投资收益率的下降,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其他行为-—如消费-—替代投资.另一种是收入效应,即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
税收通过折旧率的规定对私人投资产生影响。折旧提取的数额、时间和方法,也就是折旧率的高低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等于实际折旧率,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中性的;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高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刺激性的,其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增加私人投资;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低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抑制性的,其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减少私人投资.
可举例说明税收通过折旧率的规定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假设某纳税人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本为1 000元。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那么,这笔固定资产的实际折旧额应为每年100元,即实际折旧率为10%.再假定该纳税人在固定资产服役的第一年取得的利润也为1 000元,其所处的税率等级为50%。对这个纳税人来说,如果公司所得税制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10%(即采用直线折旧法),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元-100元)×50%=450元,税收挡避额为:100元×50%=50元;如果公司所得税制上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20%(即采取加速折旧法),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元-200元)×50%=400元,税收挡避额为:200元×50%=100元;如果公司所得税制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5%,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元—50元)×50%=475元,税收挡避额为:50元×50%=25元。很明显,在第一种情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不会发生多少影响,他仍会依原定模式安排投资;在第二种情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会发生刺激作用,他会倾向于增加投资;在第三种情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会发生抑制作用,他会倾向于减少投资。
(17)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商品课税的税负归宿进行分析。
答:商品课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可分为从量计征商品税和从价计征商品税两类.
    (1)从量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
假定政府征收的商品税,如消费税,是从量计征,并以购买者(即消费者)为纳税人.因政府征收从量消费税而对课税消费品市场的均衡的影响如图3所示(见课本)。D和S分别为课税消费品的税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D和S的交点E决定了税前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和Q*。政府对每单位消费品征收t额税款,这时购买者面临的价格水平由P*上升至PD.由于价格上升,需求曲线从原来的D向左下移动而为D′,D′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为t。D′和S在新的均衡点E′相交,由此决定了生产者税后面临的价格水平从P*下降至PS,均衡产量由Q*减少至Q。而t成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PD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PS之间的差额.
再分析以生产者为消费税的纳税人的情形。如图4所示(见课本),政府对每单位消费品征收的税额仍为t.这时,t就成为生产者标出的市场价格与其所保留的净价格之间的一个楔子。生产者为了保住他们的净价格PS,必然要提高市场售价以弥补成本,供给曲线因而从S上升至S′,两条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t.购买者的需求量因价格上升至PD而减少至D和S′的交点E′所决定的Q点。同样出于产出和成本之间关系的原因,生产者所得到的净价格也从原来的P*下跌至PS.这样,t同样成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PD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PS之间的差额.
比较图3和图4可知,在征税额度均为t的条件下,价格上升的幅度和需求减少的幅度是一样的。政府若对购买者征税,需求曲线会从D向左下按垂直距离t移动至D′。政府若对生产者征税,供给曲线会从S向左上按垂直距离t移动至S′,两者的实际影响完全一样。
由图5(见课本)可以直观地看出,政府征得的税收为PSPDFE′(FEE′为额外税收负担),这部分税收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大约各负担一半。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税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大体一致。
    (2)从价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
在从价计征情况下,所征税额t同样成为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或市场价格与生产者实际得到的净价格之间的楔子。与从量计征有所不同的是,在从价计征下,消费品的价格成为决定征收税额大小的一个因素,价格越高,纳税越多。因而征税后需求曲线的斜率会较税前发生变化,而由D转向D′.D′与供给曲线S在新的均衡点E′相交。由此决定了购买者支付的价格为PD,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PS,PD和PS之间的差额,亦为政府的税收t(税率为FE′/FQ)。
从图6(见课本)也可以直观地看出,政府征得的税收为PSPDFE′,这部分税收同样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只不过因为从价计征会改变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于从量计征而言,税负在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的分配会有所变化.
    (3)关于商品课税归宿的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商品的课税,不论是以生产者作为法定纳税人,还是以购买者(消费者)作为法定纳税人,也不论是采取从量计征形式,还是采取从价计征形式,都不会改变依供求弹性决定的税负的分配格局。换句话说,决定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关键因素是课税商品的供求弹性,法定纳税人是谁以及采取何种形式计征等因素与此无关。
具体来讲: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易替代产品、用途狭窄产品或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奢侈品、易于被替代产品、用途广泛产品或非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那么,由于对这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动较难,其供给弹性因之较小,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那么,由于对这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动容易,其供给弹性因之较大,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的身上。
(18)试述负债有害论和公债新哲学论的基本观点。
答:在公债的运用问题上,19世纪的主流经济学观点和20世纪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是截然相反的,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而公债理论的演进,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由否定公债到肯定公债、由负债有害论到有债必要论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前者可称为古典的正统公债理论,后者则称作现代的公债新理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反对公债的发行,其论点不外乎下列几个方面:政府举债必使民间生产资金移充财政用途,妨碍工商业的发展;用公债来弥补政府公共收支的赤字,会使政府形成一种不负责任的开支风气;政府在公债上须作两度的支付,一次付息,一次还本,颇为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债的发行会引起市场利率上涨,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债的大量增长会造成国力的衰弱。
因此,古典经济学家从负债有害论出发,提出了较为谨慎的公债运用原则.他们认为只有当政府财政面临一次性的、超常规的社会需求,且这种需求对于公共支出的要求是暂时性的时,或者当政府是为真正的生产性资本项目筹措资金,且这种生产性资本项目是超常规时,才可以付诸发行公债。
公债新哲学论或公债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以公债支持赤字财政的实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扩大社会需求,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公债是经济危机时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必需条件,公债的利与弊应当从刺激经济增长的角度去考察、评价;公债具有生产性,它可以促使物质财富的增加.因而,所发行的巨额公债,不但不是政府之债务,反而应视同国家的资产;公债的还本付息非但不会增加下一代的负担,而且还可通过促使更大数量资本的形成和消费的增加,为下一代增加可继承的遗产;公债可作为政府调节、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其作用不仅在于吸收通货膨胀时期的剩余购买力,增加经济衰退时期的需求,以稳定经济,还在于通过公债利率的恰当确定,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从公债新哲学论出发,凯恩斯之后的现代经济学家所崇尚的公债运用原则较为积极.当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衰退时,政府应当以举债作为弥补因实施刺激需求措施而引发的财政赤字的手段.公债应否偿还或偿还多少,应视整个经济形势的需要,而不应仅考虑财政的收支状况和举债时的期限规定.
(19)简要说明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
答:所谓公债的应债来源(亦可称公债的发行对象),就是公债发行的资金收入来自何处。也就是公债出售于何处,由谁认购。按照发行影响的不同,可将公债的应债来源划分为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两大类别。
第一,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商业银行在许多国家都是公债的重要承购者.这首先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购进政府债券是一项有利的投资,持有政府债券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在资金方面安全可靠;其次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银行购进政府债券是一种可靠的储备资产。政府债券(尤其是可转让债券)流动性较高,随时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极适于作为商业银行的第二线储备资产.当第一线储备资产(现金)不足时,随时可通过出售一定数量的政府债券来换取现金。从直接影响看,商业银行认购公债,将通过财政资金的使用和转移,在经济中增加相当于认购公债额一倍的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也是公债的主要承购者。但中央银行认购公债,通常是由于下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执行机关,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中主要是国库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息率(这也就是所谓“公开市场业务”),因而需要大量购入政府债券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其二,中央银行作为公共财政的支持者,在政府面临大量赤字的情况下,要通过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债,为政府提供资金援助(尤其在政府不能从其他方面到足够的公债收入来源时,更是如此)。
中央银行认购政府债券,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从财政部直接购入,即所谓直接途径;另一个是从公开市场上买进,即所谓间接途径。但是无论哪一种途径,其结果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从而造成银行存款多倍扩大,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
第二,非银行系统认购国债的经济影响。这里所说的非银行系统是指国民经济中除银行业之外的所有其他部门、企业和居民个人.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可将非银行系统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社会公众,主要包括居民个人、工商业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除银行之外的各种投资者;另一类为政府机构,主要指除财政部以外的中央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
先看社会公众认购公债的情形。社会公众承购政府公债,一般只会造成政府支出与民间支出的转换,不会增加或减少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但有可能引起市场利率的短时波动。
再看政府机构认购公债的情形。在不少国家,政府机构也常常成为公债的重要承购者。政府机构之所以认购政府债券,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政府内部的资金。
政府机构认购公债实际上仅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资金转移,或者说是政府各部门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资金余缺调剂,用经济学家的话说,“是从政府的一个口袋转入另一个口袋”。一般不会因政府机构购入公债而对经济产生任何扩张或紧缩性影响。只不过随着政府机构认购公债而将一部分资金使用权转交财政部,而财政部与各政府机构的支出模式或倾向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有可能在资金的使用方向或是具体用途上发生变化。所以,政府机构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基本上是“中性”的。
(20)阐述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答:①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指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其传导作用力的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流动性程度变动→社会的流动性状况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动.
当政府需要启动经济,对经济施加刺激时,扩大短期债券的发行,提高短期债券在全部政府债券中的比重,以此引起社会中的流动性增加,便是一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反之,当政府需要紧缩经济,对经济实施抑制时,就可采取相反的方法,扩大长期债券的发行,提高长期债券在全部政府债券中的比重,以此降低社会中的流动性。
用长期债券调换短期债券,无异于减少公债的流动性,用短期债券调换长期债券,则无异于增加公债的流动性。将上述的道理应用于此,政府债券的相机调换,同样可作为政府实施经济扩张或经济紧缩政策的一种途径。
银行系统认购或持有公债,通常会通过信贷规模的相应扩大而增加货币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流动性会因此而增加。非银行系统认购或持有公债,只引起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一般不会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社会上的流动性状况不会因此而受到多大影响。所以,公债应债来源的抉择,也是一种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的政策手段.
这就是,在经济繁荣、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时,尽量从非银行来源借入资金,缩小银行系统持有公债在全部公债中的比重,以此降低社会中的流动性。在经济衰退、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时,力求扩大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比重,限制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以此增加社会上的流动性。
当政府执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可选择在公债二级市场上卖出短期债券(同时买入长期债券)的办法,以扩大商业银行持有公债的比重,从而增加扩张信用的基础和社会上的流动性,当政府执行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时,可选择在公债二级市场上买进短期债券(同时卖出长期债券)的办法,以缩小商业银行持有公债的比重,从而减少扩张信用的基础和社会上的流动性。
总之,通过变动政府债券的期限构成(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和相机进行政府债券的长短期调换)、调整公债应债来源(相机决定政府债券的应债来源和相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政府债券买卖)等策略来管理公债的流动性.
②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指的是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发行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其传导作用力的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利息率水平变动→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动。
为此,首先可以选择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这主要是通过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来操作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一种最能体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意图而对市场预期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利率.它的高低通常可对金融市场的利率升降产生直接影响。这样一来,公债发行利率的相机抉择便成为政府对市场利率水平施加影响,从而贯彻其宏观经济政策意图的一个途径了。
当经济形势需要实行扩张时,可相应调低公债发行利率,以诱导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下降。市场利率的下降,是肯定有利于刺激投资,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的。当经济形势需要实行紧缩时,可相应调高公债发行利率,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上升。市场利率的上升,也是肯定会起到抑制经济的作用的。
也可以选择旨在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策略。其操作方法,就是相机买卖政府债券。这是鉴于债券价格同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原理,而在政府债券的二级市场上进行的着眼于公债实际利率(非名义利率)的公债管理活动.它通常是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的公债管理机构负责操作的。通过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的公债管理机构在公债二级市场上相机买卖政府债券,可促使政府债券价格发生涨跌,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升降。
具体而言,在经济形势需要实行刺激时,可在公债管理上采取买入政府债券措施。这就意味着,政府债券价格会因需求增加而上升(其实际利率水平下跌),市场利率水平会随之下降,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而在经济形势需要实行紧缩时,可在公债管理上采取抛售政府债券措施。不言而喻,政府债券价格会因供给增加而下跌(其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市场利率水平亦会随之上升,从而对经济产生抑制性影响.
总之,可通过选择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和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相机买卖政府债券)的策略来管理公债的利息率。
(21)分析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协调配合运用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①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同一性。
财政政策主要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以及赤字弥补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就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而论,无论税收政策的调节(减税或是增税),还是支出政策的运用(增支或是减支),都与财政的平衡状况密切相关。而只要财政上发生赤字,就有一个赤字如何弥补的问题。尽管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不少,诸如向银行借款,增发通货,直接扩大征税范围或提高税率等。但就由此而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来说,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式。从实际情况看,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基本上是靠发行公债来弥补的。这就是说,作为弥补财政赤字基本方式的公债,是财政政策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
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等“三大武器”来影响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调节货币供给量。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就是政府债券,它实质上是通过在公开市场(即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金融市场的一种活动。公债管理就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传导器”。
②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尽管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公债管理并不是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它毕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
就作用范围而论,公债管理既不能直接使公共支出和税收的规模及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能直接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它所面对的仅仅是既定规模的公债,包括已经决定发行但尚未售出的新公债以及已经发行但尚未偿还的旧公债。对既定规模的公债,采取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管理活动,乃是公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范围。
就政策目标而论,公债管理固然在总体目标上须服从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但直接目标同财政和货币政策却不乏矛盾之处。例如,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降低举债成本.为此,在财政政策上应控制公债的发行规模;还有,低利率时期多发行长期公债,高利率时期多发行短期公债,是在公债管理上降低举债成本的必需途径。这些通常是会同财政政策的直接目标发生冲突的。
就操作手段而言,公债管理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公债种类的设计,发行利率的决定,应债来源的选择等来完成的。这既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和政策支出以及弥补赤字的方式抉择等去实施有不同之处,也同货币政策主要以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三大武器”加以实施有所区别。
③可遵循的原则。
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公债管理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确定的政策框架内及经济环境中进行操作的,其作用的力度不能超过两大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其作用力的方向不能与两大政策所追求的目标相背。公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配合各个时期的财政、货币政策,补充和加强它们的政策效应。
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当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和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公债管理的操作可以尽情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当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同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相矛盾的时候,直接目标就要让位、服从于总体目标。公债管理的操作应当把追求总体目标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直接目标的实施问题。
(22)简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论点。
答:20世纪30年代大衰退之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主张年度预算平衡。他们认为政府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延缓后者的发展,因为这会造成原可为私人部门用于生产投资的资本,被挪作政府花费;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的赤字支出更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政府的赤字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年度预算平衡在理论和实际上都面临了无法解决的难题:它大大束缚了政府在反衰退方面采取财政措施的手段.面对经济衰退的频繁爆发,政府只能固守年度预算平衡,而在财政上无所作为。更为严重的是,年度预算平衡实际上起了加剧经济波动的作用.
大衰退的爆发,动摇了经济学家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反映在预算准则上,就是产生了周期预算平衡论。主张政府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平衡.不过这种平衡决不是以12个月作为一个预算年度的所谓年度的平衡,而是在控制经济周期波动的条件下,实现预算平衡。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赤字。这样既可直接扩大投资和消费,补充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足,又可间接地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盈余。这样既可直接压缩投资和消费,抵消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过旺,又可间接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公共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的巨大威力,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持周期平衡。
但是,周期预算平衡论也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又是其本身所无法解释的.这就是,周期预算平衡是以经济周期的规律性——即它始终围绕着某个正常水平上下波动——为前提的。然而,经济循环的上升或下降,其深度和持久性决不是相等的。繁荣时期的盈余不可能与衰退时期的赤字正好相等,从而相互抵消。经济周期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在长期严重的衰退之后,紧接着是短期而有限的繁荣。
周期预算平衡论无法解释政府财政发展的客观实际状况,美国经济学家A•勒纳明确提出了“功能财政”的预算准则。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该从其对经济的功能上来着眼,而不应仅注重其收支是否平衡。公共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平衡预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公共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不是预算平衡。不应为达到预算平衡而置经济平衡于不顾.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勒纳的功能财政论完全抛弃了预算平衡的准则,而把着眼点放在通过预算收支的安排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上。
(23)什么是财政乘数?它由哪几个方面的乘数组成?分别对GDP的均衡水平有什么影响?
答:乘数被定义为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财政乘数则是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三个方面的乘数的统称。
GDP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政府支出乘数。政府支出对GDP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GDP;相反,减少政府支出可以缩减总需求,减少GDP.GDP增加或减少的规模取决于乘数的大小,而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所决定的,或者说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税收的乘数。税收对GDP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增加税收可以压缩总需求,减少GDP;相反,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大GDP。GDP减少或增大的规模取决于税收乘数的大小,它恰恰比支出乘数小1.
GDP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平衡预算的“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永远是1。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GDP仍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对GDP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
(24)自动变化的政府支出包括哪些项目?简述它们的作用机制.
答:政府支出的某些项目具有内在的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公共支出中的各种转移性支出项目上。
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有一定的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在经济萧条时期,随着GDP下降,失业人数增多,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就倾向于自动增加。失业救济金的增加就是转移性支出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下降,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严重化.在经济繁荣时期,随着GDP上升,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就倾向于自动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同样是转移性支出的减少,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增加,消除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
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在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下降,随着符合接受福利支出条件的人数增加,作为转移性支出之一的福利支出倾向于自动增加,这样就有利于抑制私人消费支出的下降,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加剧。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增加,个人收入上升,随着符合接受福利支出条件的人数减少,作为转移性支出之一的福利支出倾向于自动减少,这样就有利于抑制私人消费支出的增加,防止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
农产品维持价格。按照通行的农产品维持法案,政府要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这种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经济活动的波动也是较为敏感的.在经济萧条时期,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的支出自动上升,这样就会增加农民的收入,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伴随着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抛出农产品,这样既可以抑制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又可以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通货膨胀。
(25)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划分的经济学基础是什么?
答: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职能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执行,而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则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
① 资源配置职能。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在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方面更有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企业和居民的了解程度高于中央政府,从而可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本地区的企业和居民生产或提供质量上乘、数量适当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
②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指公共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它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职能.但在一些较大的国家,地方政府也要承担相当的职责。公平原则要求一国的社会成员享受基本相等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待遇。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平原则,需要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低收入者,这就要制定完整的税收制度和公共支出方案.这种分配和再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权必须由中央政府来掌握,以避免出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至于各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造成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水平的不公平,也应由中央政府进行调节,保证不同地区间公共物品或服务水平的均衡。
③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类似,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也是中央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能。要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的物价水平,只能由中央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定支出构成和控制货币供给,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让地方政府履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缺点,主要在于:1)在小而开放的地区经济环境中,地方政府制定并推行需求管理政策往往是低效率的.2)难以协调的地区货币政策,往往带有极大的通货膨胀风险。3)由于资本市场的高度统一性,地区债务政策往往会给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4)地方政府推行独立的需求管理政策会导致产生新的冲击,并且会直接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稳定.
(26)论述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答:①划分税额。一般是指先统一征税,然后再将税收收入的份额按照一定比例在各级政府之间加以划分。
②划分税种。在税法立法权、税目增减权和税率调整权乃至税种的开征和停征权等税收权限主要集中于中央的条件下,针对各级政府行使职责的需要,考虑主体税和辅助税中各个税种的特征以及收入量等因素,把不同税种的收入分割给各个级次的政府财政,即按照税种划分收入范围,某些税种的收入也可以实行共享,但地方政府并不享有等同于中央的税收立法权。
③划分税率.划分税率,实际上就是一种同源课税、分率计征的方式。此类方式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上级政府对某一税基按照既定比率征税并将税款留归本级财政之后,再由下级政府采用自己的税率,对相同的税基课征且自行支配该税收款项。在这种类型中,下级政府亦可在上级政府征税的同时或之前,按照自己的税率对同一税基实施课税。二是采用所谓“税收寄征”的方式,即上级政府在对某一税基按照自己的税率征收本级税款的同时,代替下级政府并按照下级政府的税率对同一税基课税,尔后再将这笔税款拨给下级政府使用。
④划分税制。在划分税制的方式下,往往是分别设立了中央税和地方税两个相互独立的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系,中央与地方均享有相应的税收立法权、税种的开征和停征权、税目的增减权和调整权,并且有权管理和运用本级财政收入。当然,尽管两级税收体系相对独立,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衔接和相互补充的,而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
⑤混合型.混合型是在税收划分中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做法而形成的一种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划分方式。例如,在以划分税制为主的情况下,辅之以对某一个或某些税种的收入实行共享的方式;或者在以划分税制为主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某一个或某些税源实行分率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