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篇一: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
2.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现象,逐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难点】
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播放下面的图片。
导入实录:请同学们看下面一幅图片,中国经济的起飞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那么,有的同学可能就会问了“什么是宏观调控,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怎样进行宏观调控”,要想揭开这些谜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科学的宏观调控》。
环节二:综合探究
1.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过渡语: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漫画“假”“欺”何时休,思考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3)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的目标
过渡语: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接下来我们看宏观调控的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请同学们分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思考一下这些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目标。
3.宏观调控的手段
过渡语: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宏观调控的手段。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三个案例,分别指出在案例1、案例2、案例3中国家运用的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案例1: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今年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案例2:
在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中,蕴涵的经济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等。
案例3:
2016年3月25日上午10时上海市政府将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工商局、市金融等部门共同参加,重点介绍上海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相关举措。
提高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年限,从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若其交易对象为个人,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限购审核将前置至交易备案环节。
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贷款比例不低于70%。,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在以上三个具体的案例中,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宏观调控的这三种手段的区别和联系如下图所示:
环节三:拓展延伸
分析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1.央行:2016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2.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和反价格垄断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4.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回答。
1.经济手段
2.经济手段
3.法律手段
4.行政手段
环节四:小结作业
【篇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
高碑店一中 姜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从对市场经济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分析、理解,认识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且能够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具体实例看宏观调控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法制意识,且教育学生不能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同于金钱关系,要正确理解和看待市场经济。
教学重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例证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市场经济?它具有哪些一般特征?
导人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明确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需要,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讲授新课: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注:此问题从两方面来阐述:第一,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用市场调节;第二,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有其弱点和缺陷。)
(教师设疑)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能否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呢?(多媒体展示图片)
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 情景假设一:离消防部门远近不同的两地同时发生了火灾,双方都有打了119报警,假设只能出动一辆消防车,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消防部门与受灾方讨价还价,会出现什么后果
呢?(让学生推测后果:如让市场调节,受价值规律支配,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哪一方出的价钱高,就救哪方。)
情景假设二:的高额利润,如果让市场来调节,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学生推测:受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刺激大量的人,,结果给公民,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学生思考、讨论。略)
(教师归纳)
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板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提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些部门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则不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
不能调节:对国防、治安 、消防等公共消费设施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
制去调节,因为这些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国家和政府根据国防现代化和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的需要出
发投资兴办的领域。
不让调节;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经营者可以在发其财,但公民的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则会受到损害,所以不能依靠市场调节,而只能由国家和政府采取打击和严惩的措施,取缔从事生产经济麻醉品、板支弹药、黄音像制品的不法商人。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用一切领域、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引导学生举例,如乐于助人,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教师进行教育不能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不能把人与人的关系等同于金钱关系,要正确看待和理解市场经济。)
(引导过渡)我们说市场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它不能调节。那么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
是否只靠市场孤军奋战就可以了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