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变化的原因、趋势、影响和对策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
邓郁松,博士研究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能源市场、企业发展战略与公司治理、社会信用主持和参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中国天然气产业政策研究”、“中国石油安全对策研究”、“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中国市场形势动态跟踪研究”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求是》、《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能源》、《国际石油经济》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邀请,能够有机会就国际油价的一些问题与在座的各位作一个探讨。今天我的演讲分三个问题。首先对国际油价的原因做一个分析,特别是对为什么大家难以准确预测国际油价做一个解释。第二谈一下国际油价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然后谈一下经济对国际油价变化的预警。
我们可以看一下,1977年- 2004年国际油价以当年的价格计算总体在8美元-37美元这一区间内波动,总体来看波动比较明显。我想,判断一种国际价格的变化,首先要知道这种产品的特性。总体来说,石油是一种大宗的国际贸易产品。2004年,石油贸易额大约占全球贸易服务额的8%,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
一种产品。由于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主要的石油消费国都需要从国际石油市场进口原油,因此国际价格显得尤为重要。同其它产品相比,石油是一种能源需求弹性较小的产品。也就是说,供需层面较小的变化可能会带动价格较大的波动。举两个例子,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由于石油产油国对西方的禁运,石油产量只是减少了7%,但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400%。那么再看一下,在有了期货交易之后,在2004年,全球原油的需求量是近20多年来增速最快的一次,但是增速也不超过4%,但是同期2004年原油的平均价格比2003年上涨了约40%。
同其它经济一样,供需始终是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再来看国际油价的变化,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油价的波动方向总体上反映了供求状况。不论是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带来的油价的暴涨,还是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油价的下跌,以及包括2004年来新一轮的油价高涨,都可以看到背后的供需因素在起着主要的作用。那在需求方面不得不提,对全球石油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一些大国因素。例如我们知道,美国在全球石油现货中大概占25%的比重,欧盟占了19%,此外包括印度、中国、日本等,都在石油现货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这些国家石油消费上的变化,会对整个国际石油市场的需求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世界在石油贸易上主要依赖欧美国家,欧佩克国家仍然对供给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两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在73、74年,在79、80年,都是因为欧佩克国家的主动性减产造成了石油价格较大幅度的上涨,没有人怀疑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主导作用。但是我们同时要指出虽然供需说起来很简单,
但是影响供需的因素却常常是不确定的。不论是经济增长状况、气候状况、还是产油国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社会的罢工,比如说,很多因素但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预测,而这些状况恰恰对国际油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怎么客户
1983年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原油期货合约之后,国际石油市场定价机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那么现在布伦特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定价的一个基本品。因此说,期货市场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在日渐增强。同其它市场相比,期货市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更加迅速也更加强大。当一个事件发生之后,它会迅速地传导到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对信息的判断往往会远远大于真实事件本身的冲击。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2004年中东国家发生的一些类似
等各种事件,这些事件对石油的真实产量的影响并不很大,但是在期货市场上恰恰成为炒作油价的重要题材。这一点是我们要尤其引起注意的。
那么第二点,期货市场的投机者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在内,它的比重在逐渐增大。而且当这些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之后,使得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之间相互连接作用在明显地增强。由于机构投资者在研究方面,特别是在更广泛的范围之内的研究能力,使得它们在很多时候事实上成为国际油价变化的先知先觉者。比如说它们能够更早地判断出美元汇率的变化。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90年代初,很多基金对英镑的沽空,包括亚洲
金融危机的时候对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等这一系列的冲击,应该说让你不得不很明确地判断,这个恰恰是很多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的强项所在。石油市场的定价已经不仅仅简单地局限在石油的范围内,而是有更多的其它因素。
另外,欧佩克一直试图对价格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但是总体上来看,它干预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干预通常具有滞后的特征。而这种滞后特征在期货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往往成为整个期货市场所考虑甚至利用的一个方面。因此,这些共同的作用造成了在整个供求决定着方向的基础上波动范围可能会增大。
还一个问题需要谈到是币值问题。商品的定价总是需要特定的货币作为定价工具。美元币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国际油价的相对变化。前面谈到了其它市场和石油期货市场之间的联系正在增强,可能这种传导作用会明显地显现出来。
虽然我们回过头来看国际油价,可以很清楚地解释出来为什么国际油价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但是很遗憾,但是对国际油价的预测总体上实际上并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国际油价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时候,应该说我们的预测与国际油价的预测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翻一翻,2003年底,几乎所有国际机构对2004年国际油价的预测整个的误差在10美元以上。
为什么国际油价的实际走势与大家最终的预测有很大的差异?我想,做任何预测,无论是宏观经济预
测,还是对特定商品价格的预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也就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油价进行预测。当预测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很多条件没考虑到的时候,你的预测肯定会出现问题。但是很不幸的是,国际石油市场确实不确定性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主要产油国在中东,而中东地区的政治因素却是很不稳定,这里面本身就蕴含这很大的风险。天气的变化对用油需求的影响也很大,而准确地预测天气的变化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包括“911”事件的发生,都是突发的事件,很多突发事件的存在,它本身就是不可预测的。那么多不可预测的事情存在,我们又怎么能够准确地预测国际油价呢?
那么好,即使我们不考虑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预测国际油价的时候,一定要依赖于很多信息、很多数据。信息、数据越全面、越及时,我们的预测才可能够越准确。但是同样,在我们的数据、信息来源方面也同样面临很大的问题。我们大家知道,IEA也好,欧佩克也好,都不能及时地公布对供给、对需求、对库存等各方面的信息。我们知道国际能源机构最初是由消费国为应对石油供给风险而建立起来的,而它整个组织内部的国家,信息报送的质量、速度是很好的,但是它对其它的国家并没有约束力。那也就是说,很多国际机构对当前一些信息的处理是建立在估算基础上的。如果信息是建立在估算的基础上,那信息的质量是大打折扣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信息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我们很难准确地预测油价。事实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2004年,在年初的时候,欧佩克做出了一个预测,但那只是基于它的一个判断。同样2004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它一直
在不断向上修正整个世界的石油需求、需求的增速。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的信息渠道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不确定信息的情况下,为准确地预测油价又增加了新的障碍。
以上是对国际油价难以预测的原因的一个分析,下面我谈一下国际油价到底对经济究
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很显然,价格是石油市场变化的一个主要信号,但是影响价格变化的原因并不相同。我们可以简单地看一下这张图表。红的线是全球的经济增长,黄的线是国际平均油价,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总体上可以看到,既有国际油价上涨、经济因素明显回落的情况,比如在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也有国际油价上涨,而国际经济同样保持高增态势的情况,比如2004年的情况。很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油价高,就一定会对经济产生同样的影响。要分开来看它的原因。之所以说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于供给方面的冲击。就是说,在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由于供给突然减少造成了整个经济总产出的下降、成本的上升、失业增加。如果说70年代美国出现了滞胀,应该说与这个有很大的原因。而在2004年,虽然2004年的油价比2003年增长达到了40%左右,但是2004年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6%,而2003年只不过是4%。那么很显然,供给层面的原因造成的油价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需求层面所带来的影响。
即便是同样的原因造成油价变化,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对不同的主体,它的影响程度也还是不一样
的。首先我们必须看到、要区分国际油价的制造者和接受者这样的概念。我们认为大国是油市产品价格的制造者,而小国是国际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说,如果因为大国的需求因素带动了全球国际油价上涨的话,那么由于大国本身它有背后需求层面的支持,有经济增长的支持,它可能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对于这些小国来说,它是国际油价的接受者,它本国的经济的产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那油价的上涨在某种程度上就可能会对它的经济增速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从制造者和接受者的角度来看。虞书欣发文道歉
第二从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来看也有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对国际油价变化的应对能力已经在大大的提高。也就是说,国际油价的变化对它们的影响要相对地小一些,因为这些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高,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一些比较落后的、外汇也比较少,又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来说,石油价格的上涨对它们的冲击会更大一些。
圭贤骂韩庚同时还需要谈到的一点是,石油价格的变化对石油出口国家来说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现在大多数石油出口国家,它们的石油出口收入大约在整个财政收入的70%左右,高的在90%左右。那也就是说,一旦国际油价发生大的变化,它本国的财政收入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对油价做一个准确的判断,或者说对油价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控制的话,那它本国的财政收入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一系列政策实施就受到很大的阻碍。比如我们知道,财政的支出相对来说是有风险的,但当你的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国际油价的变化的时候,你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当你收入不稳
定的时候,你的政策的能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显然,不论油价的变化对部分主体产生什么影响,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说,一旦高油价持续较长时期,它的下游成长速度将会很快显现出来。即便是因为需求因素带动油价上涨,反过来同样会对下游产业产生很大的成本压力,包括下游企业的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又会对整个石油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从中长期来看,石油价格向下游的传导反过来又成为调剂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一种必要手段。
最后,再来判断一下未来的国际油价的几种走势,和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政策手段和方式。很显然,比如我们从现在看到2012年,应该说整个世界石油资源的供给总体来看是比较乐观的。石油出口国它的需要是稳定的、较高的、可持续的石油的收入,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要高油价。高油价同样会损害石油出口国的收入。我们知道,当油价一旦较高的时候,很多的对经济的影响会显现出来。其它国家石油的产量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增长,同时替代能源可能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比如现在中国煤变油项目已经在开始实施,同时一些节能、节油
技术也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比如目前运输的耗油大约在全世界耗油的一半左右。在汽车的节油领域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包括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了百公里耗油3公升的计划。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也积极地实施混合燃料。如果油价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那么长期来看,可能恰恰会损害石油出口国
的利益。因此,我们认为,过高的油价并不是可以持续的,也是对产油国不利的。同样,过低的油价也会损害石油出口国的利益,它自动的调节机制应该说会较快发生作用,使得国际油价回升。
虽然过高和过低的油价都不会持续,但是由于本身的特点,以及目前的定价机制,在信息、统计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国际油价在近期内、或者说在中期里频繁大幅度的波动状况将仍然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将成为供求双方共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从欧美国家应对变化的经验来看,总体上来说,有这样些个方面:
第一,是通过供需调节的方式来应对价格的变化,包括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能源多元化的材料。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石油占它的能源消费的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杏决定与东出昌大离婚
第二,保证有一个较大的剩余生产能力对调节国际油价是非常有好处的。蔡宜达
第三,石油储备制度对调节国际油价是有利的。
第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从需求角度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格雷迈恩之墙
因此这就是从供需层面对国际油价的调节。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除了海湾战争、以及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带动了油价较大的波动之外,总体上看,国际油价的波动应该是令供求双方满意的。这恰恰得力于上面的应对方法。
除了从调节供需的方式来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之外,还有一些所谓的直接的措施。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建立能源价格基金的方式来应对国际油价变化。也就是说,无论国际油价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或通过收取能源价格基金的方式来保持国内油价的相对稳定。到目前为止,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仍然是施行燃油的补贴来保持国内油价的稳定。中国目前虽然没有建立能源价格基金,但是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定价体系,客观上使中石油、中石化承担了稳定国内油价的这样一种职责。但是,能源价格基金要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它要有这样一种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整个国际油价的波动都不能太大,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脱离了这样两个基本点之后,那整个能源基金它的运作负面影响要远大于它的正面影响。事实上,在2004年可以看到,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包括泰国,包括马来西亚等等,应该说,它的能源基金在发挥作用,但是显现出力不从心的迹象。一些国际机构建议这些国家要尽快取消或改变这种能源基金补贴的方式,而改用其它方式。
另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利用衍生品市场来规避价格风险。即便从国家的层面来说,一些国家也曾经利用过金融衍生品市场。早在1990年,墨西哥政府就曾经利用期货市场来锁定价格来保证本国石油收入的相对稳定。在2000年,美国政府实际上也借助了期货市场的功能,实现了战略石油储备的释放,达到稳定国内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双重目的。
然而,第二点衍生品市场同样存在一些限制因素。我们都知道,在目前的石油期货市场上,交易比较
活跃的、流动性比较强的合约都是在3个月到6个月的期间之内,6个月以上的合约通常不是很活跃。但是国家一年的预算也好、计划也好,它通常是按年度来进行的。因此这样一种流动性、市场规模,和国家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性。
同时,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本国的外部政策是否能够适应这种状况也是个未知数。同时,不论是在很多的发展中国家,不论是以国有子公司等名义,还是以政府机构的名义去参加,都会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压力。因此,这些条件的存在使得要大幅度地用衍生品市场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应该、也能够利用衍生品市场。
那从我们国家来说,我觉得应该明确一些基本的方向,包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包括
能源的多元化、包括以一种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来应对国际油价的变化。无论国际油价是否有炒作的因素,它毕竟是一个市场形成的价格。那你想,应对这种风险,最好的方式是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此外,进行积极的政府调控同样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我的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