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命的真谛?弱者的借⼝?
我逐渐发现其实我或者我们可能⼀直都在不⾃觉的思考这个问题,逃避这个问题。但是⼀直没敢直接⾯对,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直⾯我们内⼼疑惑,胡思乱想⼀下吧。
平凡,真谛?借⼝?
你若问我站那边,我会说,哪边都不想站。
这不打太极耍⽆赖吗! 好吧好吧,实在问我,我觉得真谛这边我更站点。
⼈的需求就像⼀个⾦字塔,从低到⾼,需求逐渐变得“⾼尚”。⽐如最底层为⽣理上的需求,吃饱穿暖。
往上安全需求,归属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到最⾼层⾃我实现,追求梦想的的需求。⽽想要有⾼层需求就必须满⾜底层需求,这便是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回到平凡的话题,当我们说⼀个⼈很平凡,很普通⼤概是从他的努⼒程度,上进⼼,是否与众不同,某⽅⾯异于常⼈,做出成就来评价。但是我想问的是,驱使他,那个不平凡的⼈的内在动⼒是什么?是你,我,他⽗母逼得?或许吧,逼能够光鲜⼀时,但成就不了⼀世。
在我看来,是⼀个⼈长期以往的坚持⼀件事的唯⼀理由,原因就是他从⼼底想做那件事,简单的说他有需求,他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他就会难受。这种需求就是马斯洛所说的⾃我实现的需求。正像独⽴⾳乐⼈暗杆在《童话镇PLUS》中那样唱到:“他们问我坚持了这么久是为了什么?我说我没有坚持,因为喜欢所以快乐。”所以必须发⾃内⼼喜欢某⼀事物,导致⾃⼰放眼望去⾃⼰的⼈⽣不能就这样将就着过,有⾃我实现的需求,⽽需求⼜得到满⾜,产⽣愉悦感,从⽽产⽣更多的需求,然后继续坚持,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使⼈不平凡。
⽽那些平凡的⼈,之所以平凡,不努⼒,可以对⽐⼩孩⼦来看。他们天真⽆邪,⽆忧⽆虑,见识少,对什么都好奇,价值观还未形成,对于好吃好喝的需求还很⼤,所以有些⼈单纯的没长⼤,⽽有些⼈,可能以为童年的⽣活的不完美,家庭条件的限制,接触到的信息,资源不⾜以创建出他⾃我实现的愿望,简单的说如果⼀个基因⾥喜欢钢琴⾳乐的⼈,如果他⼀辈⼦没有机会接触到钢琴,那么他这辈⼦可能就是平庸的。究其根本说的鸡汤⼀点,上述⼈没有梦想,没有⾃我实现的需求。
说个现象,电视台采访路⼈,你有梦想吗?⼤多数⼈可能⽀⽀吾吾,或者说出个挣⼤钱,当⼤官,传宗接代之类的⽬标。可是我们发现挣⼤钱,当
⼤官,传宗接代这些个⽬标,实际上或多或少是社会,⽂化,家庭等外界因素所强加给你的,他和你的⾃我实现的需求关系并不⼤,对你的内⼼⽽⾔,这只是个肤浅的愿望⽽已,或许强加的那些看似伟⼤的⽬标在你⼼⾥⼀⽂不值。
所以,梦想从来就是个稀有的东西,但却并不是个难以获得的东西。得到与否,就像我说平凡是个阶段⼀样,这也是个阶段问题,到这个阶段到来的快或是慢,取决于你收到的信息的多少与丰度。这就是为什么⼤学期间呼吁我们多尝试新鲜事物,多学习,多开拓眼界,⼈⽣⼀⼤幸事,是遇到⼀位好⽼师,这些信息和资源会试出我们内⼼的需求,⽽若只停留在原地,我们永远只是个长不⼤的孩⼦。
我认为,每个⼈都有⼀个觉醒期,但觉醒期的早晚决定个⼈的命运。———路遥《平凡的世界》
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平凡是⽣命的真谛?真谛为真的道理,终极的意义。这么⼤的题,我不敢接。我认为平凡可以是起点,因为此刻的你意识到了你是平凡的,⽽此刻就可以为起点。
那么平凡是弱者的借⼝吗?我先抛开借⼝不谈,先是弱者两字,就⾜以刺⽿。是啊,那些可能认为⾃⼰已经觉醒的⼈,将那些所谓平凡的⼈视为弱者,就好像标榜⾃⼰是强者⼀样。
前⾯我已经再三强调平凡只是个阶段,有的⼈早进⼊,有的⼈晚进⼊,这由个⼈的童年,家庭⽣活经历相关。没有梦想并不是⼀件可耻的事,更不是⼀个可悲的事。只要他保持⼀个正常的⼼态,孩⼦般的好奇⼼,⽣存条件得到保障,我相信,何时觉醒是个时间问题。
但是为什么,既然按我的理论来说,每个⼈,或者⼤多数⼈都会由发奋的时候,但是不平凡的⼈总是占了少数。
是 焦虑摧毁了他们的上进⼼,压⼒磨灭了他们的好奇⼼,焦虑和压⼒合起来将⽣活的热情驱赶得越来越远。⼤学⾥,我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焦虑的⾯孔,⿇⽊的游戏,疲惫不堪的学习,草草了了的毕业,推上刑场的⼯作。
那么这么多的压⼒从何⽽来呢?从上⼀辈,从社会,从⽂化中都有。但最致命,是从同⼀辈,那些号称不平凡者⼝中说出的“弱者”⼆字。
形象的来说,⼀个⼈,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到梦想,还在探索阶段,被社会,⽂化,同龄⼈,上辈⼈不停的催促着“努⼒努⼒努⼒”“弱者就要挨打”。⽽他们⾃⼰扪⼼⾃问,或者根本由于思想的幼稚根本没有问过⾃⼰,到底有没有⾃我实现的需求,就被逼着,被推着⾛,赶鸭⼦上架⼀般的,逼迫⾃⼰努⼒,如果逼对了⽅向还好,⽅向错了,只会积累叠加压⼒,最终到了问⾃⼰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被迫努⼒的⼼理完全崩盘,⽽⽆处宣泄的压⼒,往往从游戏,智能⼿机上发泄。
⽽这往往会导致⼀个恶性循环,⼼理上的强迫性重复。 压⼒焦虑→发泄→⼿机(发泄⼯具)→简单易得,见效快→内⼼愧疚→⽭盾加剧→更⼤的压⼒焦虑。
这样的恶性循环就造成了我们所说当代年轻⼈⼿机上瘾问题,⽽这样的上瘾现象正说明了:智能⼿机放⼤了⼤部分青少年的内⼼脆弱。他们的内⼼还不够强⼤到抵挡住这么⼤的社会压⼒,⽽这⼀内⼼的脆弱只能通过依赖某⼀个发泄⼯具来放⼤给我们看,就像成瘾的瘾君⼦多半有个悲惨的童年,周围不稳定的威胁所造成的内⼼创伤,通过来放⼤给我们看。他们在内⼼都是⽆助的。
所以当你再努⼒发奋的良⼼循环中,对于⼀颗处于恶性循环的脆弱⼼灵,喊出弱者时,或者主流⽂化打压略带消极的丧⽂化时,有考虑到这⾥吗?没有考虑到?那好。
我再来说个从平凡到不平凡,但同样因为由于正能量所带来困扰的例⼦,⽹络辩论节⽬《奇葩说》有⼀期“没有上进⼼我错了吗?”正⽅,胡渐彪讲述的就是⼀个⾮常好的例⼦,这就是颜如晶—--反⽅同时也是他的学⽣的例⼦,⼀个从刚开始⾮常平凡普通,对任何事都感到⽆所谓的⼀个⼥⽣,到后来遇到恩师胡渐彪,从中发觉了辩论的乐趣,从此觉醒⼀发不可收拾发奋努⼒最终站到了奇葩说的舞台让我们认识到了⼀个原来什么都不是,对什么都⽆所谓的⼥⽣可以在上进⼼的作⽤下,蜕变成了⼀位优秀的辩⼿。
有⼈说,唉你这不是扇⾃⼰的脸吗,正⽅观点是没上进⼼有错,这么励志的例⼦也在辅证这⼀点啊。
我说你先别急,颜如晶作为反⽅还没有说话,⽽且作为⾃⼰亲⾝经历过的事,提出的反⽅论点更值得我们去反思,发奋努⼒,上进⼼从外⼈看,和从当事⼈看,有什么不同。
颜如晶:其实胡渐彪说得很对,我现在很有上进⼼,⾮常⾮常有上进⼼,但是没有上进⼼没有错这句话要跟谁说,跟我现在这种⾮常⾮常有上进⼼的⼈说的,为什么,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上进⼼的时候就像他说的,开始的时候特别容易,⽽且特别喜欢,但是上进⼼的尽头在哪? 我害怕看见这个上进之后的结果,你知道吗?我特别怕最后我去参加了,我还是输了,我已经上进了,⽤你们说的努⼒去做了,结果是什么?我害怕看那个结果,所以我不敢做,但是⼤家,有放过我吗?没有,继续上进。 第四季来了,第四季怎么办?⼤家的粉丝可能会骂你们,会说你们,但我的粉丝⽐较奇怪,他们喜欢教我,你知道我的粉丝在第四季开始的时候给我发什么私信吗?他们说,你为什么在玩微博,你题⽬准备了吗?他们看了⽐赛,他们说,你看肖骁打的多好,你为什么说的这么短,你是不是没有尽⼒,我进那个什么,粉丝⾥⾯,因为我太累了,我进去⾥⾯看⼀下,他们说你为什么没有睡?你就是因为没有准备好,在玩。我玩了吗?我有玩,但是我真的很⽤⼼,在准备每⼀道题⽬。我每⼀次都上进,每⼀次都上
进,但是没有结果,肖骁也⼀样,我们俩,⼀起准备,抱在⼀起准备,我们讲什么?第四季你上岸,我恭喜你,如果你不是冠军,我们还要再游⼏季,直到没有⼈想冠我们为⽌,我们都必须在这⾥上进。 我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所有⼈讲,⼀个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是如果⼀个⼩兵发现,我
这怎么当都当不了将军的时候,有没有⼈跟他说,没有关系,你可以只当⼩兵,没有⼈跟我们讲过?你们不给冠军我没有关系,你们还不饶过我,你们不给我放开我⾃⼰,你们说我错了,那我应该怎么办?
也需你现在的⼼情很沉重,发现⽆论努⼒不努⼒,最后都会陷⼊⼀个死胡同。我来帮你冷静分析⼀下。
如果我们将⼈⽐做⼀辆⾏驶的⽕车,⽽处于觉醒期,感受到开始上进带来的美妙感时,算是⾛上了正轨。同样的,由于社会,⽂化,上⼀辈,同龄⼈对你⾛上正轨产⽣的激励,可以说你不上进时有多压抑,当你真正到爱做的事就会感到有多兴奋开⼼,于是你这辆⼩车越⾏越快,惯性也会随之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习于为常,事物难度的上升,你的热情逐渐下降,有的只剩下你正做的那份事原本最纯真的乐趣。
狂喜后的平静是最难熬的。就像朴树在发表《⽣如夏花》这样充满希望朝⽓的歌后,就患上了长达⼗⼏年的抑郁症。
这时的你可能热情没那么⾼了,想要偷个懒,想要休个闲,娱个乐。但是由于你之前的努⼒,车速已经很快了,有着强⼤的惯性,任何的调整都被放⼤后,体现到到你的脑中:这是罪恶的想法,这是弱者的想法,这样对得起⾃⼰之前的努⼒吗?
社会,⽂化,家庭,同龄⼈给予的压⼒这时卷⼟重来,最要命的是,这回连你⾃⼰都在数落你⾃⼰,加上了⾃⼰的压⼒后,对于那个刚刚建⽴起⾃信的⾃我进⾏了更加残酷的狂轰乱炸,⽽我们的内⼼只能弱弱的问⼀句:“上进⼼的尽头在哪,没有上进⼼有错吗。”于是可能不可避免的更加激烈的由智能⼿机或其它发泄⼯具放⼤我们的脆弱,进⼊恶性循环,强迫性重复。
所以⼜有⼀⼤部分⼈,⼜回归了平凡,回归了⽆所谓的状态,起码在他们看来没有那么痛苦了。
但是我想说,⽆论社会,⽂化,家庭为我们指的是⼀条外⼈看来多么正确的路,多么正的价值观,但那些始终不是我们⾃⼰的想法,不会为我们量⾝定做,当我们处于混沌,迷茫,停滞不前时,不能只盯着社会⽂化主流⾛,要明⽩,⽂化也是有局限性的,主流⽂化总有种精神洁癖,主流为了积极向上的⼤环境,必然宣传所谓正能量,不会宣传娱乐⽣活,休闲⽣活的观念,⽽外⼈在劝你时,往往也会染上这种精神洁癖。⽽如今兴起的丧⽂化,佛系⽂化等亚⽂化,正是对主流的⼀种补充,表达的实质上是当代青年对强制要求上进的⼀种放过。
当我们想要改变什么的时候,都要讲究规律,⽽娱乐,休闲,对艺术的需要是⼈们的刚需。如果⼀个⼈时时刻刻都在⼯作,奋⽃,从不娱乐,那叫极度亢奋,激素分泌失调,可能发展成狂躁症,那才是不正常。难道⼀个觉醒的⼈,就不需要睡觉了吗?
⽽我们在奋⽃过程中,感到疲惫,需要放松,娱乐,恰恰证明了我们不是精神病,是个⼼智健康的⼈,
⽽由此带上的⼼理负担,其实是社会主流⽂化的⼀种精神,⽽被的⼈,还觉得是⾃⼰的错,这不是很可笑吗?
我认为⼈⽣是场长跑,第⼀好的状态是到梦想,起跑的时候,⽽第⼆好的状态不是跑的最快的时候,因为那注定不长久,⽽是是那种⾛的很快,快要跑起来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可以在需要提速的时候快速奔跑,⼜能在遇到美景时,⾃然的放慢脚步。
胡渐彪所以平凡?不平凡?
最后在⽼歌姜育恒的《再回⾸》的歌声结束这篇的讨论。
不管明天要对多少伤痛和迷惑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