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要想起到作用,推动业务改进是关键。不能帮助改进,财务分析就是形象工程,仅仅改进财务工作,财务分析便是自娱自乐。
一、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需要大胆地走进业务、探究业务,出数字背后的故事,把定位问题变成解决问题,把推脱责任变成分派任务。如此闭环往复作业,即可实现从财务分析经营分析的蜕变。
不同的阅读人,不同的财务分析
经营班子(内部人)看财务分析,是为了发现问题,进而设法改进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控股公司(上级单位)看财务分析,是为了加强监督监管,防止舞弊;
投资者(外部人)看财务分析,是为了甄别企业真实的信息,对企业经营前景与财务状况进行预判;
但企业内部人看来,财务分析就是由财务人员输出的工作成果,甚至有财务人员自问,财务分析有用吗?能有这样疑问的财务人员,基本上可以断定其在做财务分析时是闭门造车,就数据说数据,这样的分析既没有切入业务,也不能解决问题,当然作用有限。
二、如何让财务分析成为管理的工具
1、财务分分析始终应结合业务
财务分析可分析自已,也可分析别人,风投做尽调时的财务分析是分析别人,如同警方断案,嫌疑人是不会去主动交代的,警方需要根据其辩解不断抛出疑点,最终形成证据链;我们平时在企业做的分析属于分析自己,如同医生问诊,医生获得的信息很多,既需要做出诊断报告,还应提出方案。医生经验不同,则功力不同,肤浅的财务分析类似做体检,不过是通过指标对比出异常数据;层次略高的财务分析,可结合业务到异常数据背后的原因,有点类似医生给病人不诊断书,严谨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满足于原因,更重要的是提出解决方案,如同医生开出的一剂良方;
2、谁来做财务分析
大家一定想当然认为是财务人员做!如果你只想到这一层,做出来的财务分报告仅仅是自说自话,财务分析应以财务数据为依托,分析背后的业务,没有业务人员参与,财务分析很容易流于就数字论数字;(财务分析应由财务人员负责,但需要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通力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切入业务深处,成为管理的工具;
三、财务分析常见问题
1、数据过多、过细,但没有分析解读
为管理层提供的数据可能没有整合到相应的总数据中,更没有相应的解读。这种提交数据报告已沿用多年,大家习以为常了,甚至所有的内部人员都知道在哪里可以到这些数据。
解决方案:单纯的数据(财务数字)只能作为分析报告的备用材料,报告应该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只有原始数据;
2、仅对数据与预算相比较
一般情况下,业务数据基本上包括五个维度:既往实绩、当前的实绩、预算、预测、与行业或竞争对手的数据比较。预算是记录各部门承诺的工具;比如:一个财务年度的一季度实绩与预算之间的差异,没有合理的解释;(这可能是系统性问题,随后自然会恢复;也可能是过度乐观的预算导致的结果;也可能是某一个业务状况-某业务发展发生正面或负面的变化引起的;第三种是要引起重视的,因此这种变化应尽快反映在最新的预测中,但要阻止并逆转趋势,尚需更多的时间。因此,发现趋势中的早期信号是非常重要的;
3、未经整合的数据
有些公司是由一些独立的法律实体组成的,这些实体由公司内部部门的职能交叉联系在一起,即使内部也存在交易,而利润只能通过向外部客户的销售产生,因此,必须避免因增加公司内部交易而造成增长的假象;
4、没有可比性的数据
公司的组织结构变化、业务年度的调整,或类似的基本结构的改变,通常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但这样一个变化会导致不再有任何可能数据,比如前一年的数据,甚至没有预算和之前的预测可供比较了;
5、数据分析不到位,分析报告看不出头绪
财务分析报告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此类话语,“公司利率下降了20%,主要因为收入下降了10%,管理费用增加了20%,销售费用增加了15%”。这样的数据罗列,实际上并不能称为分析,因为我们看不出收入缘何而下降,费用因何而上升。
更合理的书写方式如下:“因华南市场推广受阻,xx产品销量降低了30%,导致毛利减少xx万元”,“因写字楼租金上涨xx万元,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了20%;华南市场广告投入增加xx万元,导致销售费用增加了15%”。把数据背后的原因说出来,分析报告会更有实际效用。
四、有意义的财务分析包含因素
1、一定要重视对比
数据的对比是财务分析的根本,无论是与自身企业之前的数据对比(纵向对比)、还是跟行业平均值比、再或者跟行业内其他公司比(横向对比),总之,通过对比才能看出指标的好坏,仅仅算出指标,看看大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弄清楚你要得到的结论
财务分析的前提,不能仅仅是分析指标、得到数据,首先要知道想分析哪个方面的问题,进而选取相应的指标,根据指标总结结论;其次,不能过分依赖指标,有的问题可能没有现成的指标供你用,怎么办,那就自己去创造一个指标,不要迷信指标;
3、关注指标的质量
这是财务分析的精髓。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一般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如果你把资产负债表中的这些项目加起来,做流动资产,要小心了。因为,这些只是形式。你要进一步分析这些资产的质量,比如应收账款,你去分析发现,这个应收账款,很有可能收不回来,尽管提了坏账,但是剩下的也很悬,这种情况下,你在分析流动比率的时候,还能将应收账款算在里面吗?
会计是门语言,我们要把它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不仅仅是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来得出浅显的结论.而是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及结合实际的论证,真正起到为企业经营、决策做辅助。
最后分享财务分析的五力模型给大家
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盈利质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偿债能力: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净营运资本周转率: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
行分析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发展能力: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