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毕竟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悄悄地影响着后世。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仰慕的杰出乡贤。虽说“知行合一”学说是《心学》的核心要旨之一,但是几百年来对于“知行合一”的解释竟然偏离了王阳明的本意,越趋越远了。
要解释什么是“知行合一”,让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司空见惯的词组--“道路”。现代辞典对“道路”有二个基本的释义,一是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或两地之间的通道。二是比方事物进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也就是说,“道路”一词的词意有实指和虚指二种含义。实指的含义是指从某一地点到达另一地点的路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走的路。虚指的含义是指事物进展、扩展、繁衍过程中客观规律的轨迹。但不论是实指还是虚指,总是离不开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这一层中心愿思。而路径的寓意又与“践行”相关。
先撇开实指的“道路”不说,虚指的“道路”实质是指“道之路径”(在近代用得更多的“路线”一词)。
对于什么是“道”?,其解释则显得扑朔迷离。连《老子》开篇也说,“道可道,特别道”。《老子》还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德经?二十一章》)。事实上,所谓“道”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而“路”就是指践行的路径。
假如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解释什么是“道路”,这就是符合客观真理的正确路径。
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胜利必需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行。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好像相对简单,但要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
知行合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历史上变革的失败,甚至革命的阶段性失败,莫不如此。
从哲学的本义来看,目标的确立事实上就是价值观的确立(是否符合“道”的要求);而路径的选择(走什么道路,或选择什么路线)事实上就是方法论的详细实践。
由此,哲学意义上的“道路”一词就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平常我们常听到的“走什么道路”,“执行什么路线”,就是指“朝什么正确方向”和“如何走”这二层含义。事实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涉及这个二层含义,无论大事,还是小事。
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究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熟悉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制造或创新真理。
因此,对于“道”的选择和推断是要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所以才有“悟道”一说;“路”则是需要亲身亲为,脚踏实地去实践的,所以才有“践行”一词。“道路”一词正是合二为一的哲学概念,而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正是这一层意思。
这就是说,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体系一旦形成后,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验证,并将实践的结果反过来修正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不断的“知”(感知、感悟)与不断的“行”(实践、践行)形成相互印证、循环往复的冲突统一体,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加地接近真理(致良知)。若用古代的语言表述就是“阴阳互根互寓以成太极者也”。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王阳明全集》-《答友人问》)。“知是行的办法,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知之真实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实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更不要真实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实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实笃实,更不要明觉精
察也。”(《王阳明全集》-《答友人问》)。从而很好地解释了“知行合一”这一冲突统一体(整体性)与其中的“知”、“行”(个体性)之间一体两面的关系问题,以及同处冲突统一体中的“知”与“行”个体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问题。
综上所述,假如把“知”设定为价值观的探究和定位(“知”的过程和“知”的结果),而“行”就是方法论的详细实践(“行”的协作和“行”的验证)。那么,“知行合一”就意味着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由于现代社会的浮躁,往往“知不深,行不足”,由此也怀疑“知行合一”的当代意义,实在是道之蒙尘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