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之知行合一
作者:中根公雄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9年第01
        要: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关涉个人修养、道德实践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对后世影响巨大。本文从知行的本体、心的概念、本体与功夫等方面探讨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揭示出王阳明肯认的人的存在是经验的,认识的、观念的心和物在道德的、功夫的基础上完成统一,而该实践之思想即知行合一,强调在存在的形而上学上本体的良知难免会局限在精神活动中展开。
知行合一        关键词:知行合一 本体 心即理 功夫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901-49-57
        一、序言
        将人之存在往善的方向思考时,应该是在理想中还是在现实中来把握人的本性?若在理想中把握,采用的是从一种模式出发之方式;若在现实中把握,采用的是对一个事象进行分
析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不能否认的存在。存在的世界是现实的,所以心与存在之合一是一个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经验的事实也就是现实的存在,对经验的认识就会变成理想主义。
        明代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见于《传习录》,从他的门人徐爱的《序》中可知,阳明担心他的思想会变成教条而不能传达他的真意。阳明一生思想发生过较大变化,每一时期的思想都有某种程度的变化,但其根本思想没有变化。通览《传习录》,我认为知行合一就是他的根本思想。关于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如果我们不结合本体与功夫来看,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认心为恶可以不做功夫吗?认心为善还需做功夫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了解阳明的思想是理想性的还是现实性的。
        二、知行合一与心的概念
        (一)知行合一立论的宗旨
        依《年谱》记载,知行合一思想最早是王阳明在三十八岁时提出的,他为什么要提出知行的问题呢?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