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学会⽤结果说话,才是真正的知⾏合⼀
王阳明。
本期,我们就说说另⼀位对我影响很⼤的⼈物:王阳明
王阳明,浙江余姚⼈。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即理
从⼩,⽼师就告诉王阳明,读书考取功名为第⼀等事。王阳明不赞同,认为读书成为圣贤才是⼈⽣第⼀等事。18岁时,他在⾼⼈的指点下,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试图从⼤⾃然的⼀草⼀⽊⾥到真理。
但是,当他盯着院⼦⾥的⽵⼦,格了七天七夜后,不但什么都没有发现,还把⾃⼰熬成了熊猫眼,害了⼀场⼤病。这就是阳明格⽵典故的由来。
这个画⾯,让我想起了开⼼⿇花⼤电影《羞羞的铁拳》⾥,沈腾和马丽熬鹰的桥段。
圣⼈的失败,在我们看来,就是⼀个可供谈资的趣事。但是对于有成圣理想的⼈,则是⼀种巨⼤的⼼灵冲击和转变。
这次事件后,激发了王阳明对当时流⾏的程朱理学的怀疑态度,并且埋下⼀颗种⼦,真理应该向内求。
后来,仗义执⾔的王阳明得罪了⼤太监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路上,被刘瑾派⼈追杀,他伪造跳⽔⾃尽才躲过⼀劫。
在偏僻的贵州,王阳明在⼀个⼭洞⾥,进⾏了著名的龙场悟道,创⽴了阳明⼼学。
他提倡“⼼即理”,要从⾃⼰内⼼中去寻“理”,“理”全在⼈“⼼”,“理”化⽣宇宙天地万物,⼈秉其秀⽓,故⼈⼼⾃秉其精要。
王阳明认为所谓的天道,其实就隐藏在每个⼈的内⼼深处。我们研究世间所有的外在的东西,还不如向你⾃⼰的⼼问个究竟,⼼灵是⼀切问题的本源。
⽐如,有⼀次王阳明与朋友外出游玩,朋友指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常说⼼外⽆物,⼼外⽆理,天下⼀切物都在你⼼中。可是你看这朵花,春天它⾃然就开了,冬天它⾃然凋谢,怎么说你的⼼能控制它呢?”
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时明⽩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外。”
2018年12⽉21⽇,7.0版本发布,的开屏画⾯变了,从以前的“地球和⼈”,变成了蓝底的唯美花瓣。对此,之⽗张⼩龙,在朋友圈发了王阳明这句话,算是⼀个回应。
对此,我的理解是,⼀个⼈在内⼼上,是知道什么是真理的。只要我们静下⼼来,觉知周围的环境,⼀定能追随真理。
听到王阳明这⼀理论,给我的冲击⼒很⼤。以前,我总爱给别⼈讲道理,别⼈愿意听就⾼兴,不愿听就觉得不好受。
现在我完全改变了⽅式,觉得启发、引导才是最重要的,探寻真理的这个动作⼀定要交给当事⼈,因为在每个⼈的⼼⾥都住着真理,只是有时候被外物蒙蔽了⽽已。
就像我觉得讲道理是为别⼈好,但是别⼈不听就⽣⽓,这就属于被⾃⼰的“分别之⼼”左右,过分在乎个⼈的感受,以及个⼈作为师者的权威。相应地也忽视了他⼈在认知真理上的主动性。
知⾏合⼀
知⾏合⼀,很多⼈的理解,⼤概就是既要学习,也要实践,两者要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
说到知⾏合⼀
在王阳明看来,这种理解是只知其⼀不知其⼆,理解得⾮常浅显。
他⽤孝敬⽗母当作例⼦,来说明他提出知⾏合⼀的真正含义。
⽐如,有些⼈也知道要孝敬⽗母,但实际上对⽗母不好,在王阳明看来,这种没有做出实事的⼈,实际上是不知孝的。
知行合一只有这个⼈真正地去孝敬⽗母了,有了这样的⾏动了,才能说他是知孝的。
当然,反过来说,思想是⾏动的先导,只有当他真正地认识到孝敬⽗母的必要性了,他才会去真正地⾏孝。
这个认识是他⾏孝的开始,⽽孝敬⽗母的⾏为是他认识的结果。就是说,知道了不去做,那不是真知道,知道了去做了,那个才是真知道。
所以王阳明说:“知是⾏之始,⾏是知之成。”他认为,凡是那些嘴上知道实际上做不到的⼈,他们的知和⾏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的本体了。未有知⽽不⾏者。知⽽不⾏,只是未知”。
要知,更要⾏,知中有⾏,⾏中有知,所谓“知⾏合⼀”,⼆者互为表⾥,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在知与⾏的关系上,他强调要知,更要⾏,知中有⾏,⾏中有知
现为⾏,不⾏则不能算真知。
这样的理论应⽤于今天的⼯作和⽣活中,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要整天说你懂多少做⼈道理、销售技巧,⽽要⽤结果来证
不要整天说你懂多少做⼈道理、销售技巧,⽽要⽤结果来证
这才是真正的知⾏合⼀。
明你真的懂这些道理,⽤事实说话,
明你真的懂这些道理,⽤事实说话,这才是真正的知⾏合⼀。
致良知
1510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
有⼀次,⼀个江洋⼤盗被官兵抓获。死猪不怕开⽔烫的⼤盗根本不把王阳明放在眼⾥,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要再讲那些迂腐⽆⽤的⼤道理。
王阳明不慌不忙,他说天太热,请脱下⾐服说话。⼤盗爽快地脱了⾐服。王阳明⼜让其脱内⾐,⼤盗照做。接着王阳明要求⼤盗把内裤也脱掉,⼤盗摇头不同意。
这时王阳明说道:“你连死都不怕,却怕脱掉内裤,说明你还是有廉耻之⼼的啊。”
王阳明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盗,他乖乖地认了罪。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在监狱采访的⼀些趣事,与之有异曲同⼯之妙。
在监狱⾥,虽然各个⼈犯都不怎么⼲净,但也是有鄙视链的,⽐如、、贪污犯罪的,在⾥⾯是最被瞧不起的。
特别是⼀些对幼⼥犯罪的,进去肯定会被“正义”感⼗⾜的犯⼈们,想各种办法收拾⼀番的。
这就表明,其实不管多么罪⼤恶极的⼈,在⼼⾥都有良知存在的。
在王阳明的⼼学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致良知”,这⾥的“良知”,就是指⼈⾃⾝的潜能和认知。在王阳明看来,这是⼗分巨⼤的能量,想要得到这样的能量,就得“致”,也就是主观地去思考探索,得有独⽴的思考⾏动能⼒,能不能探索到,关键就是“知⾏合⼀”,你的学问和⾏动要⼀致,绝不做⽆⽤学问。
王阳明和他学⽣的交谈,很好地说明了什么是“致良知”。
他的学⽣抱怨说,⽼师我犯了错误您为什么不提醒?
王阳明答,那你怎么知道⾃⼰犯了错误呢?
学⽣说,这是学习后知道的啊。
王阳明说,这就对了,我教导你学习,就是为了让你⾃⼰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啊,你怎么⽼指望别⼈提醒呢?
后记:学⼼学,不纠结
王阳明⽣命的最后⼀段时间,是在⼴西度过的。在赴⼴西平叛前夜,他留下⼼学四句教法:⽆善⽆恶⼼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简单来理解,阳明⼼学,重在修⼼。只有内⼼的强⼤,才能够使⾃⼰永远都不会被打败。“修⼼”,看似简单的⼆字,却没有多少⼈能够真正做到。
修⼼在于静⼼,⼼不静则难以载万物。只有克制躁动,平⼼静⽓地去做事,才能够更好地修炼⾃⼰,正如同王阳明所说,⼈须在事上磨,⽅⽴得住,⽅能“静亦定,动亦定”。
这其实跟现代⼼理学理论所说的如出⼀辙。世间⼀切问题,追根究底其实都是⼼的问题。⼼态正,看问题⾃然也就正;⼼态不好,看问题⾃然也会偏离事实的本相。
在任何极端的环境⾥,⼈们总会拥有⼀种最后的⾃由,那就是选择⾃⼰的态度⼼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有⼀句经典名⾔:在任何极端的环境⾥,⼈们总会拥有⼀种最后的⾃由,那就是选择⾃⼰的态度的⾃
由。
1529年,王阳明临终之际,弟⼦问他有何遗⾔,他说:“此⼼光明,亦复何⾔!”
后来,王阳明思想传到⽇本,影响了⼀批⽇本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500年后,王阳明的粉丝、⽇本经营四圣之⼀的稻盛和夫,也说了⼀句类似的话:“动机⾄善,私⼼了⽆!”
《知⾏合⼀王阳明》,或者在樊登读在当今⽇益焦虑、浮躁的时代,我特别推荐⼤家读⼀下王阳明,可以看⼀下度阴⼭写的《知⾏合⼀王阳明》《王阳明⼤传》和《王阳明哲学》。
书上听⼀下《王阳明⼤传》和《王阳明哲学》
作/者 / 简/介
⽕哥,咕咕狗企业⽂化⼤使。前资深媒体⼈,进出监狱最多的⼈,户外旅⾏狂热爱好者(单车环海南岛、青海湖、中越边境,88天单骑摩旅西部3万⾥),⾼校兼职讲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