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帝国 全产业链战略 影视传媒企业链式开发
原文地址:"华谊帝国"全产业链战略--影视传媒企业链式开发经营模式探微作者:Luki_Van
事先声明:本文为作者的专业课《文化产业学》小组作业,如需转载请说明原因和出处。
2004年,华谊兄弟作为中国最大的私营电影娱乐公司,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娱乐传媒业的第一名。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民营电影企业,内地影视商业运作的典范。越来越引起业界的注意,本文章旨在通过同学们自己对华谊兄弟的有关资料的分析探微以华谊为典型的影视传媒企业的商业开发经营模式。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我们的研究结果进行阐释:华谊兄弟发展简介以及链式开发经营模式;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者链式互动模式分析;华谊兄弟产业链之延伸;资本运作对华谊兄弟产业链的影响;链式开发模式推广价值及评估预测。
一、华谊兄弟发展简介以及链式开发经营模式
范冰冰资料1994年,24岁的王中军回国创业,成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为中国银行导入CIS标准化规范
工程,3年后,进入中国10大广告公司行列。随后投入影视渐入佳境,1998年,华谊兄弟投资拍了第一部电视剧《心理诊所》,虽然没有拍戏的经验,王中军利用自己做广告的优势,进行很好的推广销售,第一部戏就盈利100%。2000年12月19日,华谊兄弟公司与太合控股有限公司一起融资5000万元创办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影视部升级成了影视制作公司。同年,王中军买下了一家当时仅有7个艺人的演艺经纪公司。如此一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华谊兄弟明星大腕拍电影电视剧也变得方便了。2003年,政策放开,允许民营企业控股发行公司。王中军立刻增持西影发行股份公司股份,实现了绝对控股,一劳永逸地拿到了在中国市场上的电影发行权。华谊兄弟在和影视相关的音乐领域也插上一脚,2004年11月,华谊兄弟又和战国音乐公司成立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涉足唱片制作、发行、艺员经纪、新媒体技术的开发等音乐领域。至此,王中军开始宣称:"我们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的确,经过15年的建设,王中军构建了一个影视传媒经营帝国。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公司:
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公司
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谊兄弟文化经纪公司
华谊兄弟音乐公司西影华谊电影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电影国际发行公司
现在,华谊兄弟拥有国内最为完备娱乐产业链条,是中国唯一一家电影、电视剧、音乐制作以及经纪人均位列前3名的影业公司。在过去三年,连续保持100%的增长率,占据了国内制片市场40%的份额、电影发行市场30%的份额。近年华谊电影作品有:《没完没了》《手机》《非诚勿扰》《天堂口》《功夫之王》《夜宴》《寻》《风声》电视剧作品有:《士兵突击》《我在天堂等你》《我的团长我的团》《身份的证明》《鹿鼎记》《蜗居》等。
有人这样评价华谊兄弟董事长兼CEO王中军:他是善于圈钱、圈人、圈地的经营者。而作为中国最大的私营电影公司,华谊在电影市场、资本市场的演绎不仅改变了中国电影人传统的市场观,还给当前处于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中的企业带来了示范性的作用和新的思路。回眸华谊兄弟在电影领域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华谊兄弟是在按照自身的需要,逐步打造
出了自己的产业模式,从制作生产、艺人经纪、宣传营销各个环节都能自产自销,将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利润都收到自己的口袋里。华谊的产业链控制战略如下图所示:
这种全产业链控制战略我们就引入另一个概念即链式开发模式来进行剖析。我们小组对链式开发模式有两种解释,第一种:链式开发商业模式是从产业链角度出发掌握产业链中的重要结点,开发相应的能对某个产品或产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的商业模式。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加工制造到营销以增强对上下游产业的掌控力。这种商业模式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对产品或产业价值的深度挖掘能力,只有对产品或产业的价值具有深度挖掘的能力才能做到产业链的延伸,做到吃深吃透。第二种:企业集中于产业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不断优化内部价值链,获得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以多种方式与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专业性企业进行高度协同和紧密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使企业获得了低成本快速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从而在商业竞争中取得优势。总的来说,一个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一个就是增强对产业链各个结点的控制力。
《南都周刊》上的一篇文章曾总结了有关链式开发的三个特点:
1.围绕企业产品生产制作和推广发行等为中心
2.依据需要开发新的业务
3.最终自主完成对全产业链控制
结合上面所提到的华谊的发展资料,我们可以看到链式开发模式在华谊的体现:
华谊公司借助从电影制作到发行市场,院线资源和院线分成,版权管理及有效管理机制提升创收水平,创收及收益分配,打造优势平台后铺光产品延伸的综合能力,配合公司的发展战略,上下游全面法阵占据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能力。
1)从整体上看:7大公司整合成一个高效统一的制作研发行销团队。
2)从内部人员上看:大量的明星云集,成龙,陈道明、胡军、王姬、李冰冰、范冰冰,章子怡,周迅,黄晓明,张靓颖…无法胜数且无不星光闪耀令人炫目;导演就不用提了,压梁大轴冯小刚等华谊兄弟麾下齐集冯小刚、张纪中、陆川、黄磊、路学长、陈大明等风格迥异、处于不同年龄段的知名导演等等。
二、华谊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者链式互动模式分析
华谊兄弟是国内唯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近年来成功投资拍摄了多部票房过亿的大制作电影和多部精品电视剧。电影票房市场份额15%,行业排名第二;电视剧生产能力在民营机构中排名第二,占2%市场份额,以收入计算市场份额在6-8%之间,行业排名第三;艺人经纪业务排名行业第一(以旗下签约艺人人数计算)。
电影行业的高速增长为公司电影业务的发展提供保障。我们认为,在未来的5年我国的电影行业将维持在高增长的态势,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2011年票房总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2014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公司通过募集资金将进一步扩大电影业务的制作规模,明年将达到年产6部电影的水平,充分分享电影业成长的盛宴。
电视剧已经成为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06-08年公司电视剧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11%,精品电视剧的推出直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为公司未来进行大成本商业电影的摄制提供保证。公司拥有76名签约艺人,是国内经纪公司中签约艺人数量最多的一家。0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3万元,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艺人经纪业务"双轮驱动"。艺人经纪业务取决于明星的数量和造星能力;公司未来2年的签
约艺人将达到150人,且凭借良好的造星能力和培养机制将不断提升艺人的收入贡献,"双轮驱动"提升公司艺人经纪业务的收入增长将超过30%。
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者之间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艺人经纪对制作平台的依赖。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今天的中国娱乐市场上,离开有规模的制作平台,艺人经纪是很难独立发展的。短期内有规模的艺人经纪公司必须依附于有规模的制作平台,这也是华谊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内在需求。
二、制作公司对艺人经纪的依赖(获得利润)。制作公司依赖于影视作品产生的边际效应所带来的"间接回报"--借助影视作品把作品中的艺人炒热从而赋予这些艺人更高的商业价值,然后依靠艺人经纪分享其中部分的商业利益,以弥补电影市场本身的规模问题和盗版给影视投资带来的利益损失。经纪公司从艺人"劳动密集型"的活动中(如拍戏、商演)中获得的毛利是相对有限的,真正的大头应该主要来自于公司能够产生明显附加值的广告和代言(在中国尤其如此)。而在这一点上,有规模的制作公司同样有着很大的优势-他们可以把植入式广告和艺人的广告代言结合起来,提出更加符合广告客户需求和广告业发展趋势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首先,电视剧与艺人方面。电视剧对新明星帮助很大,新明星、刚毕业的新演员,靠电视剧这种大众娱乐的方式来铺垫,通往演艺之路。《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将王宝强这枚新人彻底打响。其次,电影与艺人方面。电影对艺人的互动,则是把艺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对明星来说更高端一些。艺人通过电影,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价。例如葛优、舒淇、吴倩莲等大牌明星在《非诚勿扰》、《没完没了》等电影中出的表现,让自己的演绎之路更上一层楼。
简而言之,电视剧,电视剧为艺人提供了上戏的机会;艺人为电视剧,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演员储备。2009年上半年,华谊兄弟旗下十个制片人工作室,有三十多部戏处于发行期或制作期。记者对现有资料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在这些电视剧中,共有华谊兄弟经纪旗下艺人20多名,占经纪公司艺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