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驹腾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八下期中语文试卷
1. 学校举办“诗苑漫步”系列活动,为了动员同学们参与,广播站提供了下面的宣传稿。请完成第下列六小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歌的蓬勃兴起,三千年绵绵不绝,不断向前发展。今天,诗歌不仅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诗经》相传为孔子编成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间跨度超过 500 年的诗歌,共 311 篇(现存 305 篇),因此又称《诗三百》。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只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可与之媲美。
    《诗经》拉开了中国诗歌的唯幕,从此,神州大地杰出的诗人、光辉的篇章纷至沓来。从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到柳宗元的“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从杜甫的《春望》,到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从“三曹”到“四杰”;从王孟到高岑;从李杜到周柳;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贺敬之的《回延安》;从北岛的《回答》到顾城的《
一代人》……这一串串光辉的名字,足以彪炳史诗,永不褪!他们创作的首首经典诗歌,足以吟诵千年,绝不戛然而止。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诗词王国,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
    诗歌是语言艺本的精髓所在,诗歌最好的鉴赏方式就是朗读,在朗诵中品味,在朗诵中沉醉,在朗诵中光芒显现。朗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年前思想家孟子就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这是自有文字记载起,有关朗读最早的记载。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
    ……
    朗读诗歌,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木奇葩的芳香。朗读诗歌,_____,_____。
    让我们一同漫步诗苑,感受诗歌魅力。
(1)  听了“诗苑漫步”系列宣传稿,有同学写了以下语句。请你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
字。
i  采    最美的诗词,赠你一个诗意的四季。
ii  mò    上花开,鹅黄,红,眉黛。人间四月天,是暖,是希望。
iii  读诗,背诗,别人不堪其苦,我却是gān之如饴   
(2)  第三段有两个错别字,将它们出来,并把正确的汉字书写在横线上。
(1)词语    中的    改成   
(2)词语    中的    改成   
(3)  下列对文中四字词语注解有误的一项是   
抽油烟机哪个品牌最好最实用
刘蓓主演的电视剧    A.纷至沓来:纷纷到来;接连不断地到来。沓,意思为“多,重复”。
    B.夏然而止:突然中止。戛,读音为“jiá”。
    C.名副其实: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也说名符其实。
    D.叹为观止:形容眼花缭乱,心神动荡。
(4)  第一段有一个病句,请出来,抄写在横线上,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答:   
(5)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充句子。(注意句式整齐、修辞手法一致)。
朗读诗歌,       
(6)  文稿对部分诗人作注,下列注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田园诗是陶渊明的大开创,并在开创之始便达到了极高水平。陶渊明开拓的这片“田园”达到了景、情、理的完美融合,是他生活情趣与人生理想的寄托。
    B.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诗自觉承担历史与时代的重任,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伟大的艺术表现力,将美育与教化的社会作用发挥到新的高度。
    C.柳宗,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柳宗元之山水游记之所以引领当时,名重后世,就在于他不仅仅是描摹山水详尽生动而又不繁杂,语言简洁流畅、主动传神,骈散结合,韵味绝佳,更在于他是以情写文,情感真挚又激烈,感人肺腑,而能片刻超脱情感。
    D.我们学过的《<诗经〉二首》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不同的是《关雎》意境含蓄,场景朦胧:《蒹葭》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2.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1)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3)  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诗言志。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了“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的心声: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不失“        。”豪迈与豁达;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心志。
3.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本题。
喜雨
[明]朱曜
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眠。
笑摘园蔬漉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
雨夜
[宋]项安世
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注释]牸(zì):母牛。漉:滤。
这两首写“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4.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四小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跳,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泰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比至楚,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者也?”平原君曰:“胜①之舍人也。”楚庄叱:“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者,以园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②,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
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以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注释】①胜:平原君赵胜。②白起:秦军主将,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伐楚之战,攻陷禁都郢城。
(1)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胜之舍人也      问今何世
    B.客何者也        武陵人捕鱼
    C.要离刺庆忌也    秦围邯郸
    D.毛先生三寸之舌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2)  翻译下面句子。
i  秦王挠,长跪而谢之。
   
ii  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
   
(3)  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
(4)  唐雎与毛遂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请比较唐雎和毛遂取胜原因的异同。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956 年 2 月 29 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在这封家书中,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请在阅读完全书的基础上回答。
练海棠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表
6. 阅读《水浒传》精彩片段,回答第下面两题。
    次日,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
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旁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