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么给用户这个“不得不关注你的理由”?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到底怎么跟数以亿计的广告、新闻、软文、电影、段子抢夺只有24小时的注意力?
很多人说文案“要有创意”、“要配高质量图片”、“要有场景感”、“要走心”,甚至有的上升到玄学领域,说“文案的关键是要有灵魂”。
可是,本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任何信息能吸引注意力,是因为它能够用某种方式“逃”过大脑的信息筛选。
我们面临的信息太多,而大脑处理能力有限,所以大脑中有一个海马状突起,扮演信息筛选器的职责,帮我们过滤绝大部分无关信息。
海马状突起把我们眼前的绝大部分信息过滤掉,只让少数信息进入注意力。
比如你看到下面这些信息,可能会首先注意到“炸裂,李叫兽这篇文章是假的”这个信息,它可能比其他信息更加容易通过过滤器的过滤,进入你的大脑。
这就是为什么在你毕业的那年,会感觉“今年毕业相关的新闻这么多”,网易新闻上到处都是各个学
校的人拍的奇葩毕业照。
实际上并不是那一年毕业的新闻变多了,而是那一年毕业相关的新闻更加容易通过海马状突起的筛选,进入你的大脑,从而让你感觉变多了。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能够通过海马状突起的筛选呢?大脑到底喜欢什么的信息呢?
为了生存,一般来说,大脑只关心具备2个属性的信息:1,与我相关;2,反差信息。
在长期的进化中,为了生存,大脑只关心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并且对反差、变化类的信息异常关心——一动不动的狮子可能你不关心,但一只跑过来的狮子你就得注意了(反差)。
比如下面4类信息,对一个普通的北京市民来说,肯定是右上角的信息更加容易进入大脑:
所以对于写文案吸引注意力来说,就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
1. 与我相关-绑定“关注圈内的信息”;
2. 反差-让关注圈内的信息出现变化
与我相关-绑定“关注圈”内的信息
是的,上面说了,人们在乎的永远是自己的事情。在乎的是自己的职位,自己的金钱,自己的晚餐,自己的恋人和自己喜欢的电影。
假设上面这些是用户大脑的关注圈——他们自己的职业、金钱、晚餐等是“与我相关”的信息。
可是我就是一个卖床垫的,就是一个做APP的,本身和用户普遍关注的范围没有关系,怎么办?
毕竟,没有谁闲着没事就关注一个床垫。
那怎么办呢?
既然产品不在“关注圈”内,可以想办法绑定一个用户关注圈内的内容啊。
在正常情况下“0压力床垫”抓不了注意力,用户大脑直接就把信息过滤了,转而去关注什么“XX嫖娼被抓”这样的内容。
但如果你把该信息同用户本来就容易关注的信息进行绑定,就不一样了——假设所有人都对“美女”信息比较敏感,我们就绑定这样的信息,然后说:
柯震东我们对“床垫”这类信息不敏感,它们会被大脑过滤。但即使你是路人,往往也对“腰细臀翘的美女”这种信息比较敏感,它们很容易瞬间进入你的大脑。
所以,如果你的产品本身不在用户的关注圈内,就想办法让你的产品绑定一些“关注圈”内的内容。
“关注圈”的内容,把你“领进门”。
因此,为了避免“写文案的第一个错误”,你在写第一句文案之前,就应该先列出:我的目标用户,现在正在关注什么?什么信息,容易被他们认为是“与我相关”的?
那么人们一般会关注些什么,认为什么信息是“与我相关”的呢?
(1)人都有一些固定的长期兴趣,孩子、美食、性、熟悉的品牌、成功的捷径等。这些长期兴趣相关的信息,很容易进入大脑。
《香港嫩模游艇开party秀美腿》
(2)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
《通知:明天霜冻红预警,史上最强!》
(3)每个人都不想脱离体,都想关心其他人关心什么(热门消息)。
《最近朋友圈疯转的H5,到底是什么鬼?》
(4)人们关心和正在做的事情有关的。
《惊,李叫兽文章出现重大bug!》
(5)和人们普遍存在的情感有关的。(反对或者支持某件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