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卷1号文                中心边缘
一朵花,盛开在众人注目之下,受尽赞誉;一朵花,盛开在孤寂无人的山谷之中,亦要坚守自我。身在中心,心可在边缘;身在边缘,亦要心在中心。
身在中心,心却沉沦,最终走进了边缘,身处中心,我们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赞美,在众多荣誉光环之下,不思进取,迷失自我,最终一切成就化为乌有,被束缚在边缘。今日柯震东和房祖名因被逮捕,房祖名更可能因“藏毒”而坐牢;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因她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复旦大学宿舍的凶手案至今令人惊惴未定……他们,或受到粉丝的崇拜,或获得众多比赛的名次。他们,生活在中心之中,是“天之骄子”,但又有何用呢?“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们迷失而放纵自我,就要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
身在边缘,心在中心,最终笑傲人生。位于边缘,有不甘,有嫉妒,但更要坚守自我,化蛹为蝶。奈良美智,向世界背过身去,最终成为日本一流的绘画大师;门罗,生活在加拿大的边远小镇,坚持勤勉写作,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了文学上的至高荣誉。她们,既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傲人的天赋,她们,生活在边缘,心却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她们就像雄鹰展翅一样,承受着边缘的痛苦,但坚持,边缘的质朴与真实就像强心剂一样,使人获益良多。
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浮躁、成功学大肆其行之下,多数人追求中心,不顾一切追求别人的关注与赞同,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身处边缘,享受边缘的别样与质朴。就像越来越多的“城市化”,乡村变成城市,乡村的宁静被喧嚣的机器声打破,于是,乡村成了中心,成了城市,但乡村的淳朴、质朴却不复存在。如果乡村在城市化过程中,不盲目追求社会效益,维护自身的风土人情,合理开发与利用,那么,边缘的乡村才能成为繁华永久的城市。
我们追求中心,无可厚非,因为如果你是一棵树,是树就要长成参天大树,但不要规避生活的荆棘,不要随着身份地位的转变,而丧失了自己原有的良知与纯真的心。身处边缘,亦需心怀大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亦能获得中心的人们的青睐。
边缘与中心,看似对立,实质相同。无论如何,亦要坚持自我,不被虚伪的现实所迷惑,在自己的心间种下质朴的种子,让它茁壮成长,让自我登上自己心中的巅峰!
评分:一类文 23+23+1056
【简评】本文立意深刻,“中心”和“边缘”的选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可贵之处,是对“中心”和“边缘”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身在中心,心却沉沦,最终迷失自我;身在边缘,心怀大志,心向中心,最终登上巅峰。体现了作者很强的理性思辨能力。所选材料贴近现实,典型新颖,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哲思。
2号文                      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海子曾这么说过:“在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我自己。”而今,我却说:“在人人都像挤往中心的时代里,我只想在边缘。”这是一个人人都想当英雄的时代,每个人都想挤向中心获得一席之地。其实,边缘也可以是中心,在边缘的我们,也可以当自己的中心。
边缘,是一个能让人静心思考,厚积而薄发的地方。
在边缘里,没有英雄的扎堆,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更没有尔虞我诈的计谋;只是有质朴,只是有宁静,只是有不加装点的真善美。
难道不是吗?是否记起了《后会无期》中的三个主角?在剧中,这三人便是生活在边缘,他们是平凡的,甚至还调侃道:“从小就听过很多大道理,但仍过不好这一生。”我却不这么认为。江河和浩汉虽是平凡,活在边缘,根本与成功挂不上钩,但是他们却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在汽车上完成了横跨中国大陆的旅程。他们虽活在边缘,但在这一旅程中他们不正是中国大陆的中心吗?《后会无期》正是在公路上向我们诠释了边缘也可以很中心这一道理。我们虽在边缘,却仍是自己的中心。
近年来,大量年轻人逃离北上广也验证了啊!这帮年轻人在边缘上进行创业,开辟市场,更好地到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身价值,渐渐地成为行业的中心。数年后,他们必定自豪地说:“边缘也可以很中心!”
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土豪炫富,屌丝自嘲,但更多的是生活在土豪之下、屌丝之上的边缘人物。他们有真本,在各行各业中努力奋斗,厚积而薄发,成为行业的精英,时代的重要支点。他们正是向人们诠释边缘也可以很中心,做自己的中心这一道理。
相反地,城市是令人向往的,中心拥有更多机会和认同。但中心的喧嚣往往让人容易迷失自我。
正如王菲曾说:“我们要恍惚地面对世界,笔直地面对自己。不要在乎金钱和名利,那让人深度虚伪的东西。”这不正道出了在中心地带,名利和金钱极易让人迷失自我吗?当自我迷失以后,活在中心有意义吗?生命有意义吗?
请我们不要畏惧边缘,边缘也可以很中心,做自己的中心吧!
【简评】一类文,21+21+951分。
本文提出“边缘也可以是中心”的观点,强调处在边缘的人要有发奋图强、并使自己成为中心的进取精神。立意深刻,角度独到。引用适当,对比鲜明,论述充分,语言流畅。如果再引入一些典型事例,则更有说服力。
3号文                  边缘也是中心
狂啸的柱体状的龙卷风的风眼袭过的地方必定满目疮痍,而风柱的边缘处则损失较轻;急速的漩涡中心必卷走所有的东西,而它的边缘处最易恢复平静;苍穹中最亮的星不一定是中心那一颗,而边缘处有可能出现更亮的一颗。这无不告诉我们,边缘也可以是中心。
作为一个边缘人,有中心里的人看不见的东西。
他,李安,在美国人眼里他是华人,是边缘人;在中国大陆人眼里,他是台湾同胞,是边缘人;在台湾同胞眼里,他是福建人,是边缘人。他是边缘人,曾经一度被中心的人、主流的人排斥,正是因为不甘沦为平庸的边缘人,他用自己的的看法把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融合,大胆创新,看到了中国大多数导演、大多数中心人看不到的创意,最终凭一部电影一举成名,获得奥斯卡大奖。
处于边缘不可怕,不可悲,只要不让自己沉沦在普通边缘人中,终究能让边缘成为中心。
做一部边缘的纪录片,让中心的人唤回对边缘的情感。
《舌尖上的中国》,正如其导演所说:“只是一部普通的纪录片罢了。”那它为什么这么红?因为其中除了视觉盛宴、味觉盛宴,还有情感的的盛宴。它拍摄的不是中心城市,而是城市边缘的楼房、人文故事。我们看到了朴素雅致的吊脚楼,看到了最原始的渔船,看到了北京的四合院。我们看到的不是中心的美食,而是乡间50元以下的小吃,肉夹馍、绿豆饼等,更重要的是那淳朴的乡风、质朴的人们,安静的生活让人唤起对家乡、对远离喧嚣的边缘生活的想念,以及对沦陷的边缘的寻和挽回。
因为不想边缘的一切沦陷在工业之间的浪潮中,这些边缘的一切让人重新拾起,逐渐变成中心,也让《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中心。
处于边缘人,住在边缘地,不要紧,要紧的的是那颗心。
张默、房祖名这些出身就含金钥匙的人,是中心人,而、等事让他们从中心跌到边缘,相比之下许多山区的的小孩,秉着积极向上的心不随大流沦陷,积极把自己从边缘人变成中心人。论圣贤之士,陶渊明回到边缘地区,反而过得自由自在,快然自足而大作经典。如此看来,边缘也可是中心,而中心也可是边缘。
只要你守住本心,不让心随大流沉沦,拼搏进取,一样可以让边缘成为中心。
边缘只是地域的界限划分,我相信,只要你把你的心当是中心,你便是中心。
评分:一类文19+21+848分。
简评:文章开篇运用类比法摆观点“边缘也可以是中心”,符合题意。文章主体紧扣中心论点从三个方面展开,结构清晰,内容较为充实,且不乏见解闪光点,如“作为一个边缘人,有
中心里的人看不见的东西”、“处于边缘人,住在边缘地,不要紧,要紧的的是那颗心、“边缘只是地域的界限划分”等,并且在论证中援引了李安、《舌尖上的中国》、李默、房祖名、陶渊明等古今素材,材料较为恰当和丰富。文章语言简练流畅,用语有力到位。不足之处:首先,第二处分论点(“做一部边缘的纪录片,让中心的人唤回对边缘的情感”)的设置更像是一个素材的分析句,与其他两处不匹配;其次,叙多于议(如第二则素材),有罗列堆砌素材之嫌,而分析论证的力度则不够;最后,个别地方语句欠打磨(如倒数第5段),最后一句回扣中心不当。
4号文                  心之所向,便是中心
我认为,中心与边缘,没有明确的划分,因为心之所向,便是中心。
中心令人向往,便利与机会众多。边缘让人平静,质朴而别样。人们总是在一个明确的中心与边缘之间徘徊,不知去哪。在我看来这没有必要徘徊,因为中心与边缘本没有界限,只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之有所区别。
心之所向,便是中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身居闹市,但心中有另一个更远
的地方,而那个地方,便是闲适之处。人们在闹市中忙碌,他却一心在往宁静闲适,那里便是他的中心,那个边缘之处,就是他的中心。因为心之所向,边缘之处成为中心,所处中心成为边缘之地。
人们之所以在中心地带迷失,是因为他们的心之所向发生了变化。此变化,或许是因为最初的目的发生改变,或许是厌倦了此处的生活。正是如此,原本的中心越来越远,远到人们认为它不存在,平静地无声无息,最终便是人们所说的边缘化。而那原本平静的边缘,却因为心之所向而成为中心。当所向往的地方不再是所处的中心时,人们在中心处便会失去目标,毫无奋斗动力。因此,决定中心之处的,是心之所向。
中心可成边缘,边缘亦可成中心。决定两者关系的是你的心,你可以向往经济发达的生活,那么城市便是中心,你也可以向往平静的日子,那么乡村便是中心。如此一来,平静的地方不一定是边缘,令人向往之处不一定诸多便利、机会与认同。所以说,心之所向便是中心,一千颗心便有一千个中心。
人们所认知的中心与边缘,往往只是词语表面的意思,其实真正的中心与边缘,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心都有不同的向往。你的心在哪,哪里就是中心,即便是别人所认为
的边缘,也会因你的心在那而成为另一个中心。心之所向,便是中心,我们无法知道边缘之地在何处,但我们可以确定属于自己的中心。只要心之所向不变,中心就不会变。只有在这个时候,中心和边缘才有所区别。
如上所说,心之所向,便是中心,是没有错的。因此,如果你还在中心与边缘间徘徊,犹豫不决,请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因为心之所向,边缘之处或许就是你的中心!
评分:20+19+645
点评:本文扣住了题目材料,符合题意,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中心”与“边缘”,指出“中心与边缘的区分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柯震东但文章中心论点表达不够简洁明了。写作思路不够清晰,存在一定的内容交集。论据偏少,内容较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