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指导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有时觉得:写的记叙文常常让人一览无余,平淡无味?这可能跟记叙文中忽视设置悬念,没有写出事情的波澜有关系。“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的吸引力与悬念密切相关。
当初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和《三十而已》火遍荧屏,为人们津津乐道。为什么呢?除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直面都市青年女性的情感生活之外,跟这两部作品悬念迭起的艺术手法息息相关,令人惊心动魄,不停追剧。悬念可以利用读者的期待心理,增强读者的审美愉悦。悬念是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悬念设置的方法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
那么,什么是悬念呢?所谓悬念,就是把文学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而是故意在读者心中留下个疑团,使读者产生“非看下去不可”的心理,从而增添文学作品的吸引力和艺术效果。
对悬念设置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记叙文的叙事艺术。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悬念设置手法较为典型,我仔细研读后,觉得施耐庵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用省略和预叙设置悬念;用人物视角设置悬念;用矛盾冲突设置悬念。这些手法,对于我们写记叙文很有帮助。
一、用省略和预叙设置悬念
省略,即将某些影响情节的重要因素按下不提,让读者对情节的发展充满期待。预叙,即将所谓的计策和盘托出,这样让读者也会产生悬念:这样的计策能否完全实施呢?《智取生辰纲》将这两种手法有机运用,产生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如第16回,开头就叙述晁盖、吴用等七人聚义石碣村,商量夺取生辰纲的计策。吴用笑道:“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这“如此如此”,使读者对智取生辰纲的策略和过程充满期待,产生悬念。又如开头梁中书对杨志委以重任,杨志却几番推脱,为什么?杨志主张不能大张旗鼓地送,而是扮作客人和脚夫暗暗地送。他又担心奶公谢都管路上“鳖拗”,向梁中书申请取得指挥权。这样几经波折,除了突出杨志的精明细致外,还让读者产生疑问:这样的安排还会不会出现问题呢?隐秘的角落结局
二、用叙述视角转换设置悬念
法国学者,结构主义批评家热奈特认为,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三种。《三国演义》主要以全知视角叙述为主,而《水浒传》的突出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在于灵活地运用叙述视角的转换,设置悬念,情节腾挪跌宕,激发读者兴趣。如第16回开头的叙述,以全知视角为主,中间写杨志接受任命,却以内视角为主,流动视角为辅,杨志的目光到哪里,读者的目光就到哪里。读者就像被蒙在鼓里,共同和杨志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结尾“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叙述又恢复全知视角,说书人仿佛引导听众跳出圈外,读者这才恍然大悟,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魅力。
三、用矛盾冲突设置悬念
好的小说,一般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智取生辰纲》中的矛盾冲突同样精彩,设置悬念,令人阅读欲罢不能。课文中多角度一写再写天气奇热,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以凉衬热的也不下十处。为什么要如此不厌其烦,浓墨重彩地写热呢?除了烘托气氛,还推动情节的发展,激化矛盾冲突,帮助刻画人物的性格。用沈从文的话说,就是紧紧地“贴”着人物
写。天气炎热,激发了文中的三种矛盾。由于天热,杨志要趁热赶路,避开早晚易被抢劫的险情,军健们和老都管却因趁热赶路而无不怨怅,而好汉们正好利用炎热,事前埋伏,以逸待劳,伺机行动。杨志一行的运送与晁盖等好汉的智取是整个故事的主要矛盾,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天气炎热,明防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写主要矛盾。不同矛盾错综交织,又都是在天气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共同体现出《水浒传》矛盾冲突的艺术魅力。
总之,《智取生辰纲》这一回采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果说用省略和预叙的悬念是“是什么?果然如此吗?”,那么,用视角转换设置的悬念是“究竟怎么回事?”,用矛盾冲突设置的悬念则是“结局如何呢?”。这种高超的文学表现手法,出现在小说史上,可说是如种出土,其势凌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唐末的变文、宋代的话本到元代的平话,白话文学的发展都处于潜滋暗长的阶段。而以《智取生辰纲》等精彩章节为代表的《水浒传》,则以遣词纯熟,描写生动,手法高妙,开始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这种技术和手段就是白话文学的一次飞跃,是值得我们认真体会的。
同学们,学习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设置悬念的手法,并有机运用到你的平时的作文中去,不要生硬照搬,而要灵活迁移,一定会使你的文章波澜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技巧点评与应用
父女“变形记”
如东县双甸中学704班 陈宇 同学
(★赏析:文题化用电视栏目名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产生疑问:这“变形记”到底是什么?)
在我的家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我的爸爸。这是为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赏析:开头巧设悬念,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从“不喜欢”爸爸写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因为我是个女孩,我时常体会不到爸爸的默默付出,和他的良苦用心。每当爸爸让我去帮忙时,我总是习惯性地说:“爸,男子汉大丈夫的,竟然要我一个小女子去帮忙!你还是不是个男的?是不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这句话说得相当有理,我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后来,我渐渐改变了这种想法。
(★赏析:作者写自己体会不到爸爸的辛劳,这是现在孩子缺乏劳动教育的弊端。从“每当”、“习惯性地说”以及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孩子不爱劳动,反而振振有词,教育爸爸,加深悬念。读者不禁思考:这样的孩子怎么教育好呢?)
有一天,爸爸跟我说:“我们互换一下身份,今天你当爸爸,我当女儿好不好?”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不就当一天爸爸么,这太简单了!于是我便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后来——
(★赏析:情节顿生波澜,父女互换身份,实现“变形”,照应文题。从“我”的心理描写,用省略和预叙,进一步加深悬念。)
于是我的“女儿”便给我列了一个清单:早晨五点起床去超市买菜,买完菜回家做早饭,早饭要有牛奶、油条、火腿,吃完早饭洗衣服等,一大堆条条框框,我也不记得是多少了,只是记得挺多。但是我并没有被这些给吓到,我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就这么点任务,我肯定能做好,等着瞧吧!”
(★赏析:这里详细列举“女儿”开出的清单,为什么呢?表现爸爸平时为早饭准备的辛劳。本文巧妙设置了“我”和爸爸的矛盾冲突,没有正面展开,而是从“我”的体验中逐渐化解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