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销中旬刊XDYX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金融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银行传统支付模式。这也使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了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断开发各种新型移动支付模式,为自身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如今,人们所熟知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广泛深入银行移动支付领域,如阿里巴巴、腾讯等,这些企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呈现出了垄断性特点,几乎占据电子商务支付市场半壁江山。尤其是智能手机已经得到全面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行移动支付使用规模,促进银行移动支付方式逐渐向多样化趋势发展,其中包括移动远程支付、手机现场支付等。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银行移动支付不仅操作便捷,而且效率较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
一、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覆盖面更广且服务效率更高,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各界金融服务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风险种类多、风险来源广及管理薄弱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进一
步发展。如今,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社会大众,都对互联网金融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其具体定义却鲜有人知。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大力研究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相关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这也使业内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互联网金融定义。结合现有资料和文献总结来看,可以将互联网定义概括为,其是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深度融合演变而来的一种全新金融服务模式,主要通过网络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完成资金融通、投资等各种金融支付业务。简单来说,互联网金融就是加深金融业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
深度,使传统金融能够在网络技术支撑下,不断拓展资金融通、支付、结算等功能,并以此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经历了一系列升级和改革,其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第一,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广泛使用的一种支付模式,其中包括为人们所熟知的、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与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下商户合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移动支付使用规模,使其逐渐替代传统支付模式,为交易双方带来更多便利。第二,金融机构升级转型。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逐渐与互联网加深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金融行业业务规模,其中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第三,网络征信。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金融用户的信用数据,并对其信用额度进行客观评估。第四,P2P 及众筹平台。P2P 借贷平台主要为个人之间的借贷提供便利;众筹平台主要为股权融资提供便利。第五,网络理财平台。这些平
台能够为金融用户提供更多理财产品,使其通过购买虚拟金融产品,获得最大化经济收益。现如今,随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网络理财平台也越来越多,包括京东金融、余额宝等。
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来看,可以将其特点总结为以下方面:第一,服务成本较低。互联网金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主要分为服务成本和交易成本两种,其中服务成本包括开发新客户、提供人工服务等过程投入的费用。与传统服务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需要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所以人工成本较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服务成本。并且,互联网金融在为金融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能够全面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第二,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客户体存在一定特殊性,这些体大多是由零散个体组成的,不同个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不尽相同。互联网金融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另外,在互联网金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移动支付发展研究
卢炜欣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北京100872)
要: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网络技术广泛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一系列升级和改革,其中第三方支付已
经成为新时期广泛应用的支付模式,对传统银行支付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同时为移动支付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移动支付主要指交易双方利用移动设备完成支付操作,通过转移货币价值获取相应价值的商品或服务,这种电子支付方式既便捷又高效,广受人们推崇和青睐。现阶段,智能手机成为移动支付最常用的设备,所以很多人也称之为手机支付。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进行概述,探索发展银行移动支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旨在为扩大银行移动支付应用规模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移动支付;发展策略
001
现代营销中旬刊
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支付使用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在移动支付过程中只需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即可,无需携带现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效率。除此之外,金融客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网络理财平台和理财产品,能够为金融客户开发更多资金获取途径。第三,大数据精准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各种金融业务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评估,有利于及时发现金融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预测发展规律和危害程度。现如今,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既能够提高双方交易效率,也能够降低金融业务风险,为金融行业安全稳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就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完成支付操作。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支付模式。也正是因为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促进全球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易趣是我国第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诞生于1999年,该网站开启了国内移动支付的先河。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阿里巴巴集团为移动支付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广泛应用背景下切实改变了人们的支付行为和支付习惯。2013年,腾讯企业开发出了平台,支付作为平台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完成线上支付操作。2014年,苹果公司借助银行移动支付发展机遇开发出了Apple Pay,并成为苹果用户广泛使用的新型移动支付方式。随着银行移动支付的不断升级和改革,其应用规模也逐渐扩大。
结合银行移动支付应用现状来看,可以将其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按照应用方式对移动支付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指纹支付、扫码支付、短信支付等。第二,按照支付媒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银行卡支付、话费支付等,如较为常见的支付或支付宝支付。第三,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公共事业缴费支付、小额消费支付等。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水费、电费支付。第四,按照结算时效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现场支付、远程支付等,也就是支付地点不同。第五,按照技术手段进行分类,可以分为NFC 支付、短信支付等。可以看出,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支付方式也逐渐增多,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为交易双方提供便利。
二、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意义
(一)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更好地服务客户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的票号和钱庄就是银行的雏形。结合商业银行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实物金融阶段、电子金融阶段与移动金融阶段。不同阶段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的体验存在差异,但主要目标都是满足金融客户的不同服务需求,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移动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广为流行的一种支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金融服务渠道,能够为广大金融客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有利于拓展国内金融客户的消费范围。现如今,除了城市地区广泛使用移动支付方式外,农村地区也开始推广这种支付模式。结合应用效果来看,移动支付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也能够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条件。
(二)移动支付改变结算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在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支付和结算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运行水平能够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服务效率。随着金融行业不断升级改革,支付清算体系也得到了一定优化和完善,逐渐从传统票据交换系统转变为电子联航系统,现如今正朝着银行卡支付系统转变。在传统金融服务中,资金大多采用票据划拨方式,随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电子支付体系也不断完善。这也使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使用电汇形式完成结算工作,结合大量实践来看,这种结算方式既能够提高支付效率,也能够缩短客户结算时间。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移动支付方式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移动支付应用规模。当前我国较为常用的支付清算体系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央行支付、第三方平台支付等。这些金融体系组成了现代社会的移动支付系统,能够为人们跨区域、跨时间支付提供便利,有利于提高众生活质量。
(三)移动支付形成规模效益,提升中小银行竞争力小型商业银行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业务网点更多,但在处理金融业务方面能力有限,所以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达成理想的规模效应,这也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但随着银行移动支付模式蓬勃发展,中小银行综合竞争力也随之增强,借助移动支付便捷性、灵活性、高效性优势,可以打破支付业务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在移动支付模式支撑下,小型银行足够与大型银行相匹敌。另外,商业银行在引入移动支付模式后,能够切实突破传统实体银行网点带来的各种约束,不仅能够减少网点建设成本和人工成本,还能够减轻网
点维护工作量。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范围,为广大金融客户提供便利,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为中小银行建立竞争优势。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移动支付发展的路径
(一)构建银行主导支付模式
我国移动支付产业之所以发展速度飞快,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撑,并且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地位,是其他机构无法取代的。尤其是信息技术广泛普及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为网络消费者支付提供了更多选择。商业银行要想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持续稳定发展,就要积极转变支付方式,创新移动支付形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商业银行建立与其需求相符的移动支付模式。在此基础上客观预测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律,可以发现,将银行卡与手机相融合,已经成为银行移动支付未来发展的大势所
002
现代营销中旬刊XDYX 趋。这一背景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支付方式,完成移动支付操作。众所周知,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金融体系,在打造移动支付模式过
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使银行更加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
移动网上充值话费(二)着力推动支付服务创新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银行移动支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要想建立自身主导的移动支付方式,就要不断拓展业务,积极转变服务模式,大力开发移动支付平台,突出移动支付模式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结合第三方支付机构创新情况来看,在移动支付服务过程中,大多围绕智能手机终端开发支付平台,并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导致开发出的支付平台与消费者支付偏好不符。虽然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能够创造一定经济效益,但并不利于银行长期发展,所以银行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自身与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的距离,既要保证支付平台安全便捷,又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以此提升用户支付体验。具体来说,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营造场景化支付平台,通过创新移动支付方式提高移动支付效率。这就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与大数据服务商之间加强合作,通过大数据收集各类数据信息,基于此分析用户的支付喜好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与用户需求相适应的移动支付产品,全面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银行需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面向广大客户介绍新型移动支付产品,并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广泛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将这些信息作为优化和完善移动支付产品的依据。第二,场景化消费。银行要借助地方优势,加强与当地学校、医院或线下商家的合作。根据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
支付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移动支付产品,以此提升用户支付体验。另外,商业银行主导开发符合消费者生活场景的移动支付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费者关注度,有利于更多消费者使用银行移动支付方式。第三,银行作为移动支付产品的开发者,要具备较高的金融服务意识,重点对客户需求进行调查,为其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在此基础上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对移动支付产品进行优化改良,以此提高用户满意度,使其成为银行固定的移动支付客户。
(三)与产业链各方合作
虽然银行在移动支付业务方面具备多种优势,但在制造移动设备方面存在多种制约因素,所以银行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过程中,要积极融入支付产业链。通过与移动设备制造产业深度合作,弥补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自身移动支付业务稳定运作奠定基础。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想要促进移动支付业务有条不紊发展,就要具备多种必要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与外界加强协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始终遵循开放性基本原则,积极寻求资质条件较好的合作机构,确保自身能够
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并且,银行在与其他机构合作的同时,也能够突出移动支付产业链的优势,充分借助银行长期积累的金融服务经验,构建更加完善和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以相互分享经验,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利于双方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共赢。
(四)坚持安全与便利相平衡
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要想进一步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就要在保证移动支付安全、便捷的同时,全面遵循平衡发展原则,不断优化用户支付体验。实际上,安全性和便捷性可以同时存在,二者并不冲突,银行在优化用户移动支付体验时,不能为了达到便捷效果降低风险管理要求,需要保证二者协同发展。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银行移动支付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风险隐患,所以银行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时,要加强风险管理,积极引入各种技术管理手段,构建健全完善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当前,大部分银行都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过程中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并发出预警信号,为广大用户支付带来安全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促进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支付便捷性。同时,也对银行传统支付模式造成巨大冲击,导致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受到威胁。因此,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已经成为银行建立竞争优势的大势所趋,这也是帮助银行更快、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的有效途径,所以银行必须建立以自身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支付业务,尽可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支付体验,为自身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使银行移动支付能够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娜娜,张庆,王浩.移动支付环境下商业银行聚合支付缴纳税费应用探索[J].质量与市场,2022(23):136-138.
[2]娄辉.银行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消费心理学考量[J].中国信用卡,2022(09):72-74.
[3]史世瑞,李雪蕾,闫家铭.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时代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J].租售情报,2022(06):73-75.
[4]郝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银行移动支付发展探讨[J].财经界,2022(14):8-10.
[5]迟春静.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1):74-76.
[6]陈一洪.商业银行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路径探析[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21(11):39-41.
作者简介:
卢炜欣(1990—),女,汉族,广东省中山市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银行金融。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