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青春有格》教案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青春有格”,本框与之前所学的“青春飞扬”一框共同组成了对青少年精神成长方面的要求。相比于前一框理解“青春”的含义,这一框更强调了过好青春时期的要求。通过这一框的学习,帮助学生具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耻而后勇,树立底线意识,增强自控力。最终,帮助学生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引导学生追求“至善”,积善成德,见贤思齐,自我省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身心发育急剧加速,好奇心理强烈。但是他们的心智尚不健全,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社会的阅历尚浅。很容易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宜采用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行为,要求他们做到“行己有耻”,追求“止于至善”。
3.【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内涵及具体要求。
5.【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6.【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新闻:河南新郑三中老师上网课后去世)
过渡:我们正值青春年华,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不能违反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的界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青春有格》。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一、行己有耻的含义。
1.讲述行己有耻的含义。
过渡:那我们就来看看网课爆破手的行为,他们是否知耻呢?我们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二、行己有耻的做法
青春有你2前九名2.多媒体图片展示网课爆破手的负面言论。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由此可见,网络爆破手们没有丝毫知耻之心。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首先①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这里要讲述羞恶之心也就是知耻之心的作用和要求:作用: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要求: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节;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
响。)
3.多媒体图片展示网课爆破手的“法盲”言论。
提问:你如何看待网课爆破手的言论?他们的行为是否违法?
(学生回答)
出示法学专家解读网课爆破行为的视频。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网课爆破是违法行为,严重的甚至涉及到犯罪,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遵守法律法规。所以我们如何做到行己有耻呢?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多媒体出示一些违反道德法律的图片为学生讲解。)
4.多媒体展示抽烟上网吧等不好的行为。
提问:如果同伴约你去干这些,你如何做?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做到行己有耻还需要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这里讲解一下相关链接里面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教师过渡:我们在了解了行已有耻的含义和要求之后,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还需要进一步追求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
目标导学二:止于至善
一、止于至善的含义
1.含义: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教师过渡:知道了什么是止于至善,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以下行为是不是追求止于至善?
二、止于至善的做法
2.多媒体展示一些身边的好事(捡垃圾、帮助同学等)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我们再看看看社会上的“止于至善”——播放视频“点点善举汇聚成光”
教师总结:那同学们总结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啊?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多媒体展示小童坚持去敬老院做好事的事例。展示几种观点,请同学们辨析,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提示:这主要是要讲解我们要树立榜样。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很多同学说要向小童学习,没错,我们在追求止于至善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寻生活中的贤,将他树立为榜样。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寻榜样大作战:请同学们①与大家分享你的榜样,并讲述他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②一位同学指定另一位同学,大家分析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③思考榜样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追求止于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还要②在生活中寻贤,将他们作为榜样。(这里要讲解一下榜样的作用。)
4.多媒体展示托尔斯泰和杨震的事例,请同学们分析他们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具有的是什么品质?(学生回答)
提示:自省和慎独。
教师总结:在追求止于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还要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来端正自己的行为。
三、本课小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做到行己有耻,追求止于至善,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