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和临死前和大臣们说的话作文
在《大明风华》中,当朱瞻基即将死去之时,很多人都流泪了。一代帝王,年仅37岁,本应为了他的理想而大展宏图,如今却伤病缠身。朱瞻基临死之前来自己的母亲张太后,交代后事。张太后知道朱瞻基是因为在喜峰口大战中受了伤,因旧伤发作而面临死亡。张太后感伤:如果知道会这样的话,当初就不会让朱瞻基去打这一仗了。朱瞻基却说:“就算能猜得到,这一仗我还是会打,没有这一仗,百官如何臣服,边疆如何安宁,没有这一仗,军队内内外外如何换血整顿?”对于朱瞻基来讲,喜峰口这一仗已经重要到让他因此减少寿命也不会后悔的地步。
当然《大明风华》是部电视剧,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但这段剧情中,朱瞻基讲的这些话实际上是明朝自建立以后数代皇帝所坚持的理由,那就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明朝不少皇帝为之而努力,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甚至因为失败而被背负骂名,也有的明明成功却仍然被认为是昏君。
实际上,明朝曾经亲临战场的皇帝并不多,数下来也只有: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和朱厚照。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马上皇帝,亲征对他们来讲没有任何问题。朱高炽
在靖难之役中曾以万余军队镇守北京,抵抗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立下靖难之役首功。朱瞻基除了随朱棣北征之外,还亲征朱高煦叛乱,并在喜峰口大战中击败兀良哈。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却在土木堡战败被俘。朱厚照则在应州击败蒙古鞑靼部,可惜他的功绩却被掩没。
明朝自建立以来,皇帝一直都是以战场上获得功绩来使自己威望上升,进而掌握朝局。但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个热衷北征的皇帝忙于打仗,没时间治理国家,于是对明朝阁臣制度进行改变,使得明朝的阁臣权力变大,内阁的诞生和权力变大就是最好的证明。只不过朱元璋和朱棣雄才大略,明朝阁臣在他们手中翻不起浪来。然而到了仁宣时代,朱高炽本身就和阁臣走得很近,又进一步提高阁臣的权力,这时阁臣与皇权发生开始冲突。具体的表现是在朝堂之上与皇帝针锋相对,对皇帝的命令,阁臣甚至可以不执行或予以驳回。
朱瞻基当皇帝时已27岁,这个年纪与朝中阁臣相比太年轻了,朝中三杨的年纪等于朱瞻基的两倍多。朱瞻基作为皇帝想力压以三杨为首的阁臣,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战场上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到时他的声望会达到巅峰,即便杨士奇这样的大臣对他也只能惟命是从。朱瞻基做到了,他在喜峰口大战中击败兀良哈。用《大明风华》中朱瞻基的话来讲:没有这一仗,百官如何臣服?
大明风华演员表
朱瞻基驾崩之后,朱祁镇年仅8岁就继位。试想,朝中那么多德高望重的大臣,为什么会听一个8岁小孩子的话呢?由此可以想像,大明的大权是掌握在以三杨为首的阁臣手中,皇帝只是傀儡,这就是小皇帝的悲哀。当朱祁镇慢慢长大时,这些阁臣却始终把他当小孩看,不会主动交权。朱祁镇就明白了,要想掌握大权,唯有学他的父亲朱瞻基,用一场战场上的胜利来扭转局势。所以他御驾亲征,却不料在土木堡惨遭败绩,朱祁镇也因此成为昏君。虽然朱祁镇后来重新夺回皇位,并杀死了一些大臣,但大明的朝堂再也不是皇帝说了算了,大明的内阁终于从最先的顾问团成长为力压六部的部门,其内阁首辅的权力比肩丞相。土木堡之役也是明朝权力由皇权向阁臣转换的转折点。朱元璋当初废除丞相制就是担心丞相权力太大,但他没想到他一手打造的内阁却比丞相的权力还大。
正德朱厚照看起来喜欢游戏人间,其实他是有志向的,在朝中阁臣控制下生活的他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朱厚照也想学他的祖先朱元璋、朱棣和朱瞻基,用战场上的胜利来掌控朝局。于是他化名朱寿,自封威武大将军,悄悄溜出宫,前往前线,恰巧蒙古鞑靼部入侵。朱厚照指挥军队击败鞑靼部,取得应州大捷。然而在历史上记载的应州大捷居然只是杀死了敌军几十人的一场小胜利,朱厚照却因这么一场小胜利却四处吹嘘,真是荒唐。后人一直质疑应州大捷的结果,因为现存的史料已经表明此次战役双方交战的人数超过十万人,
这种大规模的战役怎么可能死了几十个人就草草收场呢?而结论就是,应州大捷可能歼敌上万人,是朝中的阁臣生生掩盖了朱厚照的功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或许连朱厚照都不敢相信,阁臣的权力已经大到这种地步了。后来,朱厚照驾崩了,他的死同样也是疑云重重,甚至不亚于应州大捷。
朱厚照之后,明朝再无皇帝曾经亲临战场,他们只会躲在皇宫里面,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过故宫。皇权和阁臣之间的斗争也仍然继续,只是战场转移到朝堂之上,双方相互碾压,也互有胜负,明朝的朝堂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