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手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从总体上说就是增强说明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描写,可以增强说明的准确性,提高说明对象的明晰度,以达到科学地表现事物的目的。
客观世界的有些事物或现象,用概括的叙述、抽象的定性议论或者具体的定量说明,都是无法表达清楚的,非得用形象的描写不可。比如,对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的说明,要达到准确贴切的境界,就不能用概念做实质性介绍,反而要避实就虚,进行形象性的描写。《看云识天气》对雷雨到来之前天空出现积云到积雨云的变化过程的说明,就采用了描写的手法:“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来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天空。”这段话中“高大的云山”、“峰争奇”、“云山崩塌”等等,显然不是实体性的介绍,而是虚拟性的描摹。而这种避实就虚的描写,反而能更准确无误地表现出云山的形态,配以“迅速”“慢慢”“渐渐”“不一会”等一连串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十分严密地、很有分寸地说明了云的形态变幻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这种描写不含夸饰的成分,寓精确于虚幻之中,使读者得到明晰的印象。又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在开篇处就用
准确而贴切的语句描写道:“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
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这段话正是通过“大地”、“冰雪”、“草木”、“燕子”、“布谷鸟”、“叶子”、“秋风”、“昆虫”、“衰草”等物的生动描写,道出了大自然冬去春来、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的。
其次,通过描写增强说明的通俗性,提高说明对象的亲近度,达到深入浅出的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目的。
说明文往往要说明人们不易亲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和事理,这就要求将陌生的对象亲近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描写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例如,银河,这是十分遥远、博大而且从人的知觉角度来说显得抽象的事物。《宇宙里有些什么》则通过描写把它展示出来:“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中。从地球上望出去,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河。”这段话中“铁饼形状”、“美丽的环”、“套在地球周围”这一系列对形态的描写,使读者感到遥远、陌生的银河系,
原来是如此熟悉,如此贴近我们,抬头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在茫茫夜空中到它。再如《苏州园林》一
文在介绍了“假山和池沼”之后,继而用诗一般的语句这样写道:“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青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像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这段文字通过“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青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的生动描述,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苏州园林在栽种和修剪树木”方面也的确是“着眼在画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介绍的是生物学知识,作者将涉及到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科学原理,融化在生动的解说和形象的描写中,化深奥为浅显、通俗易懂,读来亲切自然。大班开学寄语
再次,通过描写,可以增强说明的生动性,提高说明对象的可感度,达到趣味盎然地说明事物的目的。
周杰 陈道明说明文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容易写得刻板、枯燥,因此,尤须注意对静态事物和动态过程作精当生动的描摹。《看云识天气》说明四种云的不同形态,卷云是“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卷积云“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积云“像棉花团似的……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发出金黄的光辉”;高积云“是成的
扁球状云块,……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这些描写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活泼,读者但觉可感可触,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栩栩如生。再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介绍“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时,它先用八个数字准确地交代了卢沟桥所修建的时间,桥长、桥宽以及石拱的数量及其长度。紧接着这样写道:“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文字堪称精美绝伦、生动无比,给《中国石拱桥》一文平添了几分姿,叫人常常惦记。读过《故宫博物院》的人,都会常常想起其中一段对太和殿的精彩描写:“大殿(太和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这段短文不过百来字,可其中提到龙的地方,就有十一处之多,如“龙座”“龙屏”“龙柱”“蟠龙”“金龙”“单龙”“双龙”“行龙”“升龙”“降龙”等等,真可谓处处见龙,活灵活现,达到了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的高度统一。
描写在说明文中要真正发挥以上三方面的功能,就得深入地去探讨其使用技巧。
梦见大门关不上写说明文的目的,大都是为了突破时间、空间和知识经验的局限,使不能目睹某种事物或不能理解某种事理的人,通过文字媒介,准确地了解此种事物或事理。说明文中描写手法的运用也须服从于这个总的目的。成功的描写要让读者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补充,去了解那陌生的、遥远的、抽象的事
物事理。因此,说明文中的描写往往采取比喻的修辞手段,这是说明文描写手法的主要技巧。这种比喻,喻体往往是人们常见的,容易理解的事物,以近喻远,以形象喻抽象。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描写万人大礼堂天花板密集的灯孔齐放光明时“就像满天星斗”,大礼堂的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以人人熟知的星月作为喻体,读者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就可以想象出灯光繁密明亮的情景和主席台两侧的挑台的形状特征。像《中国石拱桥》对不同石拱桥外观造型的静态描写,《蜘蛛》对蜘蛛捕捉食物,吐丝织网完整过程的动态描述,《宇宙里有些什么》描写恒星放光发热的特点,都采用了比喻技巧。一经比喻,抽象者变得具体,陌生者显得切近,深奥者化为浅显,更能收到有效的说明效果。新婚对联
在说明文中,描写往往是与记叙、议论、说明等手法交错使用,相映成趣的。一旦学生明了说明文中描写手法的特点、功能和技巧,并能正确地加以运用,假以时日,其写作与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杨清垓,教师,现居湖北监利。
可以在家兼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