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十年回顾
转自“棉花糖的基本面”
棉花自上市以来,风风雨雨走过了十个春秋,作为一个初学者在整理了一些资料学习后感慨颇深,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目前无论是从时间、价格还是政策,棉花都处于非常关键的节点,希望通过以下梳理能让大家对棉花有更清楚的认识。
一、郑棉期货十年
1、2004年(高开低走、收购期最低,收储稳定棉市行业信心恢复价格走高产业良性运转;期货有效发挥保值作用)
在经历了2003年的炒作单产减少、价格疯狂走高,产业大量预订外棉;由于棉农收益高习惯性增种思维促使2004年国内产量大幅增加;整个2004年充满供应充裕的预期;
棉花年度热点词:1、进口量大 2、国家收缩银根、资金紧张3、电力供应不足4、出口退税调低(17%-13%)
收储记录:
2004年8月18日宣布23号收储2003年国产棉和进口棉最高限价为13100元/吨(实际收11.2万吨)
2004年11月1日宣布从9号开始收购新花暂定30万吨,每吨11500元作为最高到库价;
2005年3月28日,调整2004年度国产棉收储价格,标准级棉花以12000元/吨作为最高到库价格。
2、2005年(纺织品“特保”谈判一波三折,出口消费订单稳托棉价,天气炒作供需助飞价格;期货发现上涨行情)
纺织品配额取消,出口订单疯狂下放;消费需求预期提升棉价;
2005年5月欧美特保对棉价形成压制,由于纺织品更收益于欧美消费者,最终谈判跟中国纺织行业形成双赢局面;
8-9月秋黄不接、需求稳定,内地棉区阴雨推迟上市减产、减质,郑棉期货发现引领棉价上涨行情;
棉花年度热点词:1、纺织品特保谈判 2、出口订单疯狂 3、阴雨、减产
3、2006年(内外用棉价差扩大、需求疲软,期货套保有效发挥;政策收储提振信心,棉价后走高)
上半年美国取消出口补贴利好全球棉价,炒作中国需求因素,工业品尽享牛市之路;
下半年需求疲软,内外用棉价差拉大导致国际竞争力减弱、印巴等国家纺织发展元年开启;
人民升值吞噬纺织行业出口利润,期末库存积压过大释放下跌动力;期货套保再显威力;国内外棉价差在500元/吨以内,基本实现内外棉价接轨。
棉花年度热点词:1、中国需求因素2、美棉取消出口补贴3、内外价差疯狂扩大,印度、巴基斯坦抢占订单;4、政策收储利好再次提振行业信心,集中上市棉价低开企业参与集体收购后走高;
收储记录:2006年初收购进口棉30万吨;12月26日开始收储至2007年1月17日收储30万吨新疆棉价格12700元;
4、2007年(纺织随用随买,期货仓单压力下期价下行;高配资源不足引发上涨预期,美棉减产提振全球棉价)
1-5月 棉花期货仓单数量多到14万吨;国家良种补贴鼓励种植增产预期很强、进口配额下放预期,导致价格下行;新疆棉花事实全过程
5月中旬以后高配资源不足,棉花市场局部缺口显现,棉纺企业定向采购积极性上升。
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造成了市场对于新棉产量下降的预期,国内棉花价格迅速飙升
在中国赴美采购团抛下5亿美元购棉大单和可能再次增发11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刺激下,纽约期棉、国内郑州棉花期货市场、电子撮合市场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明显反弹,国内棉花行情底部逐渐形成。
7月中旬时,随着次级债危机爆发基金出逃,到新花上市初期下行为主;
7月鼓励新疆棉销售30万吨采用搭配配额方式延迟半年后发放,
9月上旬后期,美棉探低反弹,郑棉也有资金在低位接盘,持仓迅速增大,期价也快速上窜,以于10月22日创下年度的新高,之后随着平仓的出现,持仓大幅下滑,期价再一次走弱,进入调整行情。但总体上,期价还是维持上涨的趋势中。
棉花年度热点词:1、棉种补贴2、美棉减产3、期货仓单4、高配资源
5、2008年(外围带动国内走高,期货套保最佳时;系统性危机显现郑棉充分发挥保值神力)
1-3月:郑棉呈现振荡缓慢上涨趋势,2007年我国纺织工业继续保持16%的增速,对棉花需
求持续增加。美棉减产释放处于于加速上涨阶段;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背景下,纺织企业进口外棉的动力不强,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国内纺织企业对进口棉花的依赖,使得国内棉花需求相对较活跃。
3月-9月:郑棉呈现振荡并持续下滑态势,国家为抑制经济过热、过快,采取了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银根紧缩,导致纺织企业融资困难。美国次级债危机并逐步加剧,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带动了美棉的持续走低,郑棉在其带动下跌势绵绵。
10月-12月:郑棉快速下滑政府出手收储后而反弹
9、10月份恰逢国内新棉集中上市,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上一年度库存棉未消化完毕,国内纺织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用棉数量急剧下降,上半年棉农高生产成本投入却在新棉上市季节卖不到好价钱,棉价恐慌性下跌,一度下跌至万元大关附近。随后在国家多次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政策,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和多次收储新棉政策的扶持下,期价出现了超跌反弹的态势。
收储记录: 2008年8月21日-2009年4月10日收储285万吨(278万吨收购价12600元);
棉花年度热点词:种植成本高,美棉减产,次贷危机,国家大量收储;
6、2009年(国家大量收储后市场流通不足,期现价格一路上行;经济危机后面积减产,期货发现棉花实际价值)
1月1日?8月31日,国家政策对棉花价格形成绝对主导。国家政策对棉价的干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促进纺织产业的复苏;二是灵活使用国家收储和放储政策,确保棉价走势稳定,兼顾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利益。国家在2009年5月22日启动国家储备棉轮出和临时收储棉花出库销售工作。
储备投放:拍储263万吨
1、2009年5月21日出台,本批将轮出2003年度储备棉31.3万吨,2004年度储备棉21万吨,出库销售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数量暂定100万吨。12900元/吨下调至12600元/吨;抛储政策再次进行了微调,降低了交易保证金,允许纺织企业委托有实力的棉花流通企业代理竞拍储备棉,
2、2009年8月14日国家再次出台抛储政策,增加轮出60万吨储备棉,其中包括2005年度
进口入储的棉花10万吨和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50万吨。此次轮出的2005年度进口入储棉花的竞卖底价为12500元/吨(标准级,下同),出库销售的2008年度临时收储棉花竞卖底价为12600元/吨。
3、2009年10月20日国家第三次出台抛储政策,再次出库销售50万吨储备棉,其中包括2006/2007年度收储的棉花36.1万吨,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13.9万吨。此次轮出的2006/2007年度储备棉竞卖底价为12900元/吨,出库销售的2008年度临时收储的棉花竞卖底价为13000元/吨。
9-12月新花上市由于减产预期以及拍储价格托底纺织企业积极收购囤积高配资源,市场拍储起拍价格支撑以及新花收购价格每日上扬激发下游产业积极先打预付款备货;小牛市提振纺织产业走向辉煌;
棉花年度热点词:底价拍储,新花减产,订单急下;
7、2010年(真正的棉花牛市、现货带动期货、期货反推现货,国家棉花近拍完、调控有心无力)
1-5月份棉花期现价格平稳,纺织企业在经历资源为王时代囤积原料库存很大;现货流通不足,三月份,棉花刚刚迎来节后"开门红",价格快速上涨,另外,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还显示,预计纺织企业对棉花的消费量将较产量高出13%;4月份四月适逢棉花的播种季节,不过由于受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主要产棉区的棉花播种时间都较往年推迟。5月初新疆部分地区又受到降雪的影响,冷空气频繁光顾,国内的棉花生长相当迟缓;
6-7月份棉价持续震荡盘整,新增的100万吨配额主要指向了南美的棉花,无奈南美棉花稀缺早成事实,而60万吨抛储仅够1月的供应,不少囤棉企业依旧看好后市,价格小幅冲高;
8-12月份,棉花抛储推高棉价,国储启动了"开仓放棉";2010年“豆你玩”“蒜你狠”整体商品出现在全球宽松下的恶果,棉花在减产受灾预期下再次被激发牛市热情,现货带动期货疯狂;八部委针对棉花价格异常波动动用非常规措施调控,期价率先大幅回调下跌,而收购市场现货并没有受大影响保持抢购人气,从而年末再次提振期价;
棉花年度热点词:商品疯狂炒作,热钱新棉,棉花期货牛市,国家抛储资源至底限;
8、2011年(期货套期保值左右再次发挥作用、牛市过后供应过剩,纺织行情低迷、棉价一路下行)
1-8月纺织业低迷,现货难销,期价震荡走低:2月份(农历年前)棉价以迅猛之势创下了历史最高点,年后扭头一路下跌直到9月份才止跌企稳,跌幅超过40%。1、资金炒作供需矛盾促使棉价严重脱离实际价值,纺织行业和终端消费无法负担如此高额的成本,棉价最终回归其真实价值;2、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美债务问题频出。经济走向是商品价格大势所趋;发达国家债务缠身,发展中国家面临高通胀的压力,2011年全球经济出现增速下滑的趋势,民众衣着消费意愿下滑。与此同时,美棉走势类似于郑棉,但美棉对郑棉的影响力弱化,期间美棉跌幅达到50%。3、棉价下跌引发流通环节棉花资源抛售,下跌预期到处都是棉花;在此期间人们往往被现实与未来价格做对比为吸引,比如现货从31000元跌到了28000元,进口船货报价25000-26000元,相当部分进口商人、大型纺织企业仍以资源为王的主要逻辑在此下跌过程中不断预定进口资源这也为2012年现货压力暴跌埋下伏笔;(总结:产业人士见利起意认为未来跟现实的价差就是买入机会这是非常不可取的)